唐雪飛
脫離鉛作業19年后急性鉛中毒發作1例分析
唐雪飛
1.1一般情況 患者男,49歲,汽車修理工,司機。因家中變故,連續大量飲酒十余天,末次飲白酒1300 ml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乏力、面色蒼白,繼而出現臍周和上腹部持續性腹痛,陣發加劇,伴腹瀉深褐色便,應用消炎藥無緩解。綜合醫院鋇透示:鋇劑小腸內潴留,小腸節段性痙攣。胃鏡、腸鏡、胸腹CT、肝臟B超均正常,化驗Hb 91~72 g/L,ALT 55~90 U/L,余無異常。骨髓象:增生活躍。以“腹痛待查,貧血”轉來我院。
1.2診療經過 主訴:持續腹痛伴陣發加重2周。追問職業史,從事電池充電、電路維修和回收舊電池工作11年,用氣焊切割舊電池鉛板和用焊錫焊接電路,其間未行職業體檢。之后改作司機至今19年無明確鉛接觸。19年間身體健康,善酒但不常飲。
查體:T37℃、P88次/分、Bp120/78 mm Hg,急性病容,貧血貌,神清語利,心肺聽診正常,腹部平坦,無胃腸型及蠕動波,壓痛以臍周為主,深壓疼痛加重,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略強,肝區無叩痛,肝脾肋下未及。雙手尺側痛覺略減退,雙腳趾痛覺敏感,雙膝反射正常。血常規:WBC 7.0×109/L RBC 2.26×1012/L Hb 74 g/L MCV 100fl PLT 340×109/L,肝功能檢查:ALT 47 U/L AST 29 U/L TBIL 47.2 mmol/L DBIL12.1 mmol/L IBIL 35.1 mmol/L,尿常規:蛋白質±尿膽原+,血鉛9.292 μmol/L 尿鉛4.372 μmol/l尿棕色素+4 ALA>200 μmol/l。診斷:①急性鉛中毒。②貧血。
治療予二巰基丁二酸0.5 g bid po連用3 d,停4 d為一療程,同時予升血藥、還原型谷胱甘肽、水溶性維生素。用藥第二天腹痛明顯緩解,兩次黑色稀便后大便恢復正常。驅鉛第三療程后Hb 96 g/L。第五療程后雙手痛覺改善。第六療程后Hb 126 g/L,肝功能恢復正常。

表1 驅鉛化驗情況
鉛對人體是多臟器損傷的毒物,以神經系統、血液、肝臟為主,對腎臟也有一定損害。吸收入血的鉛以磷酸氫鉛、鉛與蛋白結合復合物及鉛離子等形式存在,逐漸變成溶解度低的正磷酸鉛沉積于骨骼中,一般情況下半衰期為2~20年[1]。骨鉛的含量與接觸劑量有密切關系, 并隨接觸的時間呈現明顯的劑量-反應關系[2]。患者既往從事汽車修理,焊接電路和用氣焊切割舊電池鉛極板時,有鉛煙冒出吸入體內,此工作持續11年。鉛由呼吸道吸收遠較消化道完全,鉛經呼吸道肺泡彌散和吞噬細胞吞噬而直接進入血循環[3]。環境中的鉛以一種較為穩定的濃度持續進入體內時, 血中鉛也相應以一種較為穩定的濃度轉移到機體各組織器官中,使血中鉛的濃度一直維持在一定的水平[2]。接鉛作業期間患者未進行血鉛、尿鉛的檢查,也未出現明確的鉛中毒相關癥狀。作業時鉛煙不斷吸入體內,血液中的鉛緩慢地以磷酸鉛的形式沉積在骨骼內,骨骼成為鉛在體內的蓄積庫。當體內呈酸性環境時,骨骼內的磷酸鉛又以磷酸氫鉛形式游離到血液中,引起急性鉛中毒[4]。該患者在脫離鉛接觸的19年內,身體基本健康,平日無大量飲酒習慣。19年后,連續大量飲酒,體內大量的乙醇轉化成乙酸,同時乙醇使肝對乳酸利用下降,產生大量乳酸[5]。體內形成了酸性環境,儲存在骨骼中的鉛大量游離到血液中轉變為磷酸氫鉛引起急性鉛中毒,出現倦怠、惡心嘔吐和臍周及上腹部難以忍受的持續性腹痛等急性鉛中毒癥狀。
文獻表述,鉛抑制血紅蛋白合成酶,引起低色素正細胞性貧血,急性鉛中毒時可有溶血[1]。體內溶血時,血清總膽紅素增加,以間接膽紅素為主,直接膽紅素基本正常,尿化驗尿膽原增加[6]。該患者血常規RBC 2.26×1012/L Hb 74 g/L HCT 0.226 MCV 100fl,血清總膽紅素TBIL 47.2 mmol/L明顯升高,直接膽紅素DBIL 12.1 mmol/L略升高, 間接膽紅素IBIL 35.1 mmol/L明顯升高,尿化驗尿膽原+。因此認為該患者既有血紅蛋白合成酶受抑制的低色素正細胞性貧血,又有溶血性貧血。在急性鉛中毒時肝腎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1],患者ALT 47U/L可能有肝臟輕度受損。脫離接鉛19年后,飲酒誘發了鉛動員,出現鉛絞痛、貧血、肝損害,患者最終被診斷為“職業性中度鉛中毒”。
[1] 夏元詢.化學毒物全書.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23-128.
[2] 龔建福,黃賢儀,陳曉霞. 鉛在小鼠體內部分臟器中分布的實驗研究.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2,25(1):30.
[3] 朱子揚,龔兆慶,汪國良.中毒急救手冊.第3版.上海: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755.
[4] 梁友信.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92.
[5] 丁保乾.中毒防治大全.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47.
[6] 戚仁鐸.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36.
116031 大連市第四人民醫院職業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