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
1種可調節角度口腔鏡用于輔助困難氣管插管的臨床觀察
趙新
目的一種可調節角度口腔鏡在困難氣管插管中應用效果的臨床觀察。方法對比困難和正常氣道兩組患者的氣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時間、有無插管并發癥。結果兩組患者插管時間有統計學差異,氣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發癥發生率無差異。結論可調節角度口腔鏡,作為一種困難氣道輔助氣管插管工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可調節角度口腔鏡;困難氣管插管
困難氣道的氣管插管,一直是麻醉醫生需要經常面對的棘手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麻醉界同事已經有多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制作出一種可調節角度口腔鏡,通過喉鏡的光源和口腔鏡面的反射,使麻醉醫生可以看到患者聲門的位置所在,配合插管鉗,將氣管導管置入氣管內,使用簡單方便,效果良好,現將臨床觀察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間30例住院患者,行全麻氣管插管,均在手術室施行,年齡32~65歲,ASA I-Ⅱ級。根據Cormark和Lehane喉鏡暴露分級(Ⅰ級,可見全部聲門;Ⅱ級,可見部分聲門,Ⅲ級,僅可見會厭;Ⅳ級,只能看到軟腭,看不見會厭)分為兩組,實驗組(A組,Ⅲ級,使用可調節角度口腔鏡輔助氣管插管,n=15例)和對照組(B組,Ⅰ~Ⅱ級,正常氣管插管,n=15例)。
1.2方法 患者均由兩位或以上麻醉醫師共同進行操作,患者取仰臥位,開放靜脈通道,使用德國Dr?ger Fabius 2600350麻醉機和美國通用Dash3000型監護儀,麻醉誘導前使患者充分面罩純氧通氣,兩組均靜脈注射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2 mg/kg,維庫溴銨0.08~0.12 mg/kg,手控通氣3 min左右,待患者下頜完全松弛后開始氣管插管,氣管導管前段涂抹石蠟油,A組喉鏡片挑起會厭后完全看不到聲門,即使適度推壓喉部仍未改善喉鏡視野,由助手置入可調節角度口腔鏡,插管醫師囑助手調節鏡面角度,直至通過鏡面反射看到聲門,再由插管醫師置入帶有導絲的氣管導管,將插管鉗夾住導管前端,由鏡面所視引導,將導管前端置入聲門,邊插入,邊退出導絲,口腔鏡由助手取出,喉鏡片取出;B組聲門顯露良好,可直接明視插管。兩組插管成功后均放入牙墊再取出喉鏡片,膠布固定氣管導管,接麻醉機后聽診雙肺呼吸音清而且對稱,兩組均順利度過圍麻醉手術期。
1.3觀察數據 ①氣管插管成功率。②氣管插管所用時間,以喉鏡片置入口中時開始計時,到喉鏡片取出計時結束。③氣管插管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插管時門齒有無脫落、拔管后是否咽喉痛出血等。觀察并記錄數據①、②、③發生的例數。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一例患者經此方法插管未獲成功,患者清醒后經氣管表面麻醉,用纖維支氣管鏡插管成功,其余為一次插管成功。B組均一次插管成功;A組氣管插管時間76.6±17.4 s(纖支鏡除外),B組氣管插管時間49.1±13.7 s;A組拔管后咽喉疼痛8例,B組拔管后咽喉疼痛9例,均在48~72 h內自愈,無門齒脫落和黏膜出血。(表1)

表1 兩組記錄數據比較(例,%)
注:兩組比較#P>0.05,*P<0.05
據報道,麻醉相關死亡中,由困難氣管插管所致的占30%左右[1]。困難氣道是麻醉醫師不能回避的話題,難度大、風險高[2],目前已經發展多種技術和器械用于解決此問題,包括最常用的纖維支氣管鏡輔助下氣管插管[1],視頻喉鏡是一種近年來興起的新型氣管插管工具,能清楚地暴露聲門,提高困難氣道的插管成功率[3],也有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Prcutaneous Dilafional Tracheostomy,PDT)取得滿意效果的報道[4,5],此外還包括各種光棒、可視硬質管芯類、喉罩[6]、食管氣管聯合導管[7]等。
筆者制作的可調節角度口腔鏡,包括中空手柄、平面鏡、推動鈕、連接桿、鏡面連接桿、鉸鏈以及制動鉸鏈幾個部分組成(見圖1、2、3)。使用時,鏡面屈伸約135度角的范圍,可通過拇指輕輕推動手柄上的推動鈕實現,在不移動手柄的情況下,看到較為廣泛的范圍。手柄采取人體工程學設計,曲線與手指貼合,手握感覺舒適,借助喉鏡片光源,將反射鏡像指引麻醉醫師確定無法直視的聲門位置,使用方便。本方法需要助手協助完成,需要二者默契配合方能完成,因為要通過鏡面觀察確定聲門位置,插管時間有所延長,仍有通過口腔鏡可以看到聲門,卻無法將導管置入氣管,需纖維支氣管鏡指引才能完成的病例,雖然如此,此可調節角度口腔鏡作為氣管插管的輔助工具之一,有臨床應用的價值。

圖1

圖2鏡片細節圖

圖3 使用狀態示意圖
[1] 楊建生. 困難氣道患者85例的麻醉體會,中國實用醫刊,2012,39:93-94.
[2] 劉尚昆,陳映紅.清醒患者困難氣道行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45-46.
[3] Aziz MF, Healy D, Kheterpal S, et al.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effectiveness of the Glidescope in difficult airway management: an analysis of 2,004 Glidescope intubations,complications,and failures from two institutions.Anesthesiology,2011,114(1):34-41.
[4] 李剛,李珺.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困難氣道處理中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46-47.
[5] 宋明東,蘇月南.導絲擴張鉗氣管切開術在急診困難氣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中國醫藥,2011,6:1104-1105.
[6]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困難氣道管理專家共識.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200-203.
[7] 阮緒廣,江偉航.食管氣管聯合導管用于困難氣道的臨床觀察,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8:85-86.
450007 鄭州市中醫院麻醉科(趙新);鄭州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余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