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醫院(100031)高美景 吳玉林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100050)李虹偉
冠心病存在多種危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炎癥如CRP、白細胞亦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展過程。近期研究發現,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p-PLA2)是一慢性炎癥指標,在動脈粥樣硬化早期血管內膜就出現Lp-PLA2的聚集。Lp-PLA2
[1]主要由單核細胞、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和肥大細胞生成分泌。Lp-PLA2可以水解磷脂甘油sn-2位上的短鏈酰基,如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使之失去活性,同時也可以水解氧化的磷脂,生產溶血卵磷脂及非氧化的游離脂肪酸,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Lp-PLA2[2]在血循環中約80%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僅占10%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結合,剩余的部分與極低密度脂蛋白結合。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癥,血糖升高通過炎癥反應也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合并糖代謝異常的冠心病患者血Lp-PLA2是否升高的更明顯目前并不明確。
1.1 對象 入選2007年10月~2008年2月在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中心住院的患者。入選標準:①年齡18~85歲;②所有入選患者均行冠脈造影、OGTT檢查(已確診糖尿病患者無需行OGTT檢查);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或>85歲;②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穩定性心絞痛;③既往有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惡性腫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嚴重肝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血肌酐超過115μmol/L)、甲狀腺功能不全、銀屑病、COPD、自身免疫性疾病、陳舊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EF<0.4)、急性心功能不全等;④入院前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⑤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條件的入組患者共78例,男性45例,女性33例,平均年齡(61.6±10.9)歲。

附表 四組患者一般臨床情況比較
1.2 方法 入院后收集患者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入院收縮壓、舒張壓、吸煙史、糖尿病病史等,入院第二天抽取靜脈血保存以測Lp-PLA2活性,擇期行冠脈造影及OGTT檢查。根據冠脈造影劑OGTT試驗結果分組:第一組為合并糖代謝異常(AG)的NSTEACS組(NSTEACSAG)34例,第二組為不合并糖代謝異常的NSTEACS組(NSTEACS)20例,第三組為單純糖代謝異常的非冠心病組(AG)12例,第四組為不合并糖代謝異常的非冠心病組(CONTROL)12例。
1.3 Lp-PLA2檢測方法 入院后第二天取肝素抗凝的空腹靜脈血3mL,置入4℃冰箱中,1h內以3000rpmin低溫(4℃)離心20min,取上層血漿置于-80℃冰箱中保存。標本測定應用美國Cayman公司提供的PAF Acetylhydrolase Assay Kit,利用酶水解底物方法測量Lp-PLA2的活性。具體步驟包括:第一步配液:①Assay Buffer1:3mL Assay Buffer1加27mL HPLC水,最終配成Assay Buffer[0.1M Tris-HCL(pH值7.2)包括1mM EGTA],用于重組底物和稀釋樣本。②DTNB:在每個瓶內加1.0mL HPLC水。保存條件:冰上,黑暗,8h內用完。③2-Thio PAF:用氮流將2-Thio PAF中的乙醇釋放。每一個瓶內加12mL稀釋的Assay Buffer1,最終為200μM。④Human PAF-AH(標準)。第二步分析細胞外PAF-AH活性:設空白孔(無酶的對照組):10μL DTNB+15μL Assay Buffer,2孔。陽性對照組(Human PAF-AH):10μL DTNB+10μL PAHAH+5μL Assay Buffer,2孔。樣本孔:10μL DTNB+10μL 樣本+5μL Assay Buffer,2孔。所有孔中均加200μL底物啟動反應。仔細搖動96孔板30s混合。應用酶標儀在414nm條件下,每分鐘讀取吸光度,取10個時間點。利用直線回歸求取光密度變化率ΔD414/分,根據說明書提供的公式計算[Lp-PLA2(μmol?min-1?mL-1)離心機:BFX5-320型低速自動平衡離心機;酶標儀: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正態分布的計量數據兩獨立樣本比較應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應用F檢驗,計數數據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一般情況 如性別、吸煙、入院時收縮壓、舒張壓各組無明顯差異(P>0.05),見附表。
2.2 入選患者血漿Lp-PLA2活性比較
2.2.1 NSTEACS患者與非冠心病患者Lp-PLA2活性比較 NSTEACS患者與非冠心病患者血漿Lp-PLA2活性分別為0.021931±0.006768827及0.01424±0.005142258(μmol?min-1?mL-1),經兩獨立樣本t檢驗P=0.000,Lp-PLA2活性在NSTEACS患者中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2.2 糖代謝異常與Lp-PLA2活性 ①四組患者Lp-PLA2活性分別為0.020897±0.006758、0.023688±0.006583、0.012938±0.005785、0.015542±0.005126(μmol?min-1?mL-1),組間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②NSTEACSAG及NSTEACS患者血Lp-PLA2活性均較CONTROL組患者高(P<0.05),說明不論合并或不合并糖代謝異常,Lp-PLA2活性在NSTEACS患者中均升高;③AG組患者較CONTROL組血Lp-PLA2活性低,NSTEACS-AG組較NSTEACS組,血Lp-PLA2活性也低,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糖代謝異常對Lp-PLA2活性無明顯影響;④NSTEACS-AG及NSTEACS組患者Lp-PLA2活性均較AG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能及早發現并干預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可預防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目前,臨床比較重視血脂、急性炎癥標記物等問題,但佛明翰研究發現僅約50%冠心病患者血脂升高,且臨床經強化抗脂治療并未完全阻止冠心病的發生。因此,人們尋找其他有關冠心病發病的相關因素。目前,越來越多研究提示冠心病是一慢性炎癥過程,而Lp-PLA2是冠心病慢性炎癥指標,參與冠心病的發展過程。劉甲興[3]發現冠心病患者較非冠心病患者Lp-PLA2活性高,且其活性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相關。本研究同樣發現Lp-PLA2活性在NSTEACS患者中明顯升高,較非冠心病患者明顯升高,提示Lp-PLA2存在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而非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Lp-PLA2不僅是炎癥標記物,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而且通過服用降脂藥物[4]或其特異性抑制劑可降低Lp-PLA2活性,從而能為臨床治療冠心病提供新的治療靶點。
最近,在歐洲和中國分別開展的兩項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結果:在冠心病病人中,1/3患有糖尿病,另還有1/3出現糖耐量異常,即約2/3的冠心病患者同時合并糖代謝異常。K.Julier[5]等胰島素依賴組與對照組(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非糖尿病者),Lp-PLA2無差異,但非胰島素依賴的糖尿病患者,Lp-PLA2活性較對照組升高。曾有學者觀察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PLA2(PAF-AH)活性與白三烯B4的水平。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PLA2較對照組升高(P<0.05)。但本研究通過對比糖代謝異常的患者與普通患者血清Lp-PLA2活性發現,即使合并糖代謝異常,但Lp-PLA2并無升高,結果提示糖代謝異常對Lp-PLA2并無明顯影響。考慮糖代謝異常的患者引起血管內皮損傷與Lp-PLA2無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