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2013年10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主任楊威一行5人,到北京市藥品認證中心調研工作,并對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調研組參加了北京市藥品認證中心召開的座談會,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梁洪出席會議。座談會上,楊威聽取了北京市藥品認證中心主任屈浩鵬關于中心各項工作的情況匯報,對該中心隊伍建設、工作成績及科研能力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加強檢查員隊伍交流,促進區域合作;二是開展項目聯合研究,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
北京市藥品認證中心領導表示,中心將按照國家局認證中心領導的指示精神,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堅持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科研不竭,力爭使藥品認證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后,楊威一行在屈浩鵬的帶領下參觀了北京市藥品認證中心的辦公環境及各職能科室。
(趙志遠)
本刊訊日前,北京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在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及各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配合下,圓滿完成了北京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重點監測品種生產企業的摸底檢查。
此次檢查是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展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回顧檢查的基礎上完成,是繼北京市藥監局2011年發布《北京市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重點監測品種目錄》(京藥監械〔2011〕43號)后,針對目錄中8大類30個品種的生產企業專門就不良事件監測工作開展的專項檢查,是將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向生產企業推進的又一舉措。
整個工作歷時兩年,檢查覆蓋了北京市所有已注冊醫療器械不良事件重點監測品種的生產企業,并現場解答了企業對不良事件監測工作的問題,指導了上報工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企業制度執行性差和上報意識不足等問題進行了座談,進一步完善了監測制度,提高了企業的監測意識,強化了北京市重點品種監測企業的不良事件監測體系,為下一步將監測工作深入推進奠定了基礎。
(藥訊)
本刊訊2013年11月1日,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中心正式履行新職能,在原有“三品一械”基礎上,增加食品內容,全面受理首都市民關于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安全方面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
據北京市食藥監局投訴舉報中心主任李寧介紹,中心現有35個電話座席,建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一體化的舉報數據處理平臺。本著對投訴舉報人高度負責的態度,該中心將在第一時間集中、有效、快速地處理投訴舉報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匯總分析。
履新第一天,截至17時,該中心共接聽熱線電話279個。其中,解答消費者咨詢196件,受理消費者食品藥品投訴舉報83起。預計今后“12331”熱線來電數量還將有大幅度增加。
該中心將根據工作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方案,在把“12331”打造成一個為公眾服務的平臺的同時,還要做好食品藥品突發事件預警、食品藥品知識普及以及釋疑解惑工作,成為與市民進行食品藥品風險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平臺,為守護首都食品藥品安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裴雪)
本刊訊前不久,北京市西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化妝品的經營情況進行摸底調研,對人流較為集中的商場超市和化妝品專柜進行重點檢查,及時糾正不規范行為,確保安全。
西城區食藥監局在調研中發現,超市內集中販售的化妝品銷售點, 因超市統一管理,經營較為規范,其索證索票制度也較為完善。問題集中在一些大商場的化妝品專柜,這種化妝品專柜的經營主體有兩種,一是化妝品店自己持有營業執照,另一種是使用商場的營業執照,員工都是該品牌自己雇傭的人員,她們不僅接受廠家的垂直管理,還受到商場管理層的約束,在制度執行上就相對混亂。西城區食藥監局針對這些重點問題進行了突擊檢查,及時糾正了部分未按照制度留存票據和檢驗報告的行為,規范了西城區化妝品市場的秩序。
(文楠)
本刊訊日前,北京市石景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石景山公安分局聯合出動80余人,一舉打掉了盤居在石景山區六合園、依翠園和大興區諸葛營一年之久的非法生產郵寄假藥團伙,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查獲假藥近5000瓶,包裝、標簽、說明書2萬余張。
2013年8月份以來,石景山區食藥監局陸續接到舉報,患者稱郵購的喘力克膠囊和蟲草喘力平膠囊,服用后身體不適。經初步查證,確定此兩種藥品為假藥。石景山區食藥監局與公安部門協商后,決定立即成立專案組,從網站、信箱等線索入手,經歷了兩個多月的跟蹤,蹲守及多方艱苦調查,最終確定了嫌疑人,鎖定了其辦公地點和制假窩點,最終一舉破獲此案。
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調查處理中。
(王東波)
本刊訊為加強對轄區食藥市場的監管工作,最大化地實現食品藥品企業的社會化監督。前不久,北京市門頭溝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門頭溝區工商聯合會舉行座談,就行業組織自律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
門頭溝區工商聯副主席王維良詳細介紹了該區非公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非公經濟對于區經濟發展和安置就業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門頭溝區食藥監局局長程杰說,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非公經濟在國民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在轄區食品藥品企業中非公成分已超過98%,因此,加強對非公企業的引領、指導和規范是實現轄區食藥市場社會化監管、全面提升食藥企業綜合水平的理性途徑。程杰希望進一步加強與工商聯等相關部門的橫向聯合,通過行業組織自律機制和政府監管等多種渠道實現對轄區食藥市場的全方位監管和服務,從而引領門頭溝區食藥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李全軍)
本刊訊近日,北京市通州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絡基礎設施搭建完畢,實現了轄區十五個街道、鄉鎮的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與局機關各辦公場所均能連通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一辦公網絡平臺。
信息化建設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正常開展工作、履行監管職責的基礎。基于在信息化基礎設施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經過及時協調網絡依托單位,各基層食藥所配齊了相應的網絡設備,并已具備接入政務外網的基礎條件。下一階段,通州區食藥監局按照北京市食藥監局辦公信息化網絡搭建工作要求,協調有關單位嚴格按統一劃分的IP地址分配表配置,經過與區信息中心協商溝通,采用IP地址跳轉方式實現各單位連通至北京市食藥監局辦公區。
(宋站雨)
本刊訊(記者 陳淑玉)日前,國藥泰斗金世元再收三名新徒,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林曉蘭(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藥學部主任華國棟(中)、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藥劑科主任李培紅(右)成為金老所收的在醫院中藥房一線,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又一批新徒弟。

▲趙奎君 攝
本刊訊日前,平谷區藥檢所組織人員參加了北京市計量協會組織的《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培訓班,最終兩名檢驗員考試合格,順利取得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員資格。
此次獲得資格認定的評審員要在北京市技術監督局評審中心的統一管理下開展實驗室評審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學員的業務水平更可以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對于提高平谷藥檢所質量管理水平也大有裨益。
培訓中,平谷區藥檢所學員認真學習了《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審核要點及常見問題、實驗室資質認定常用術語及法律法規基礎知識、《北京市計量和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及技術專家使用資格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制度,不僅加深了對《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理解,也學到了許多解決實驗室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范保瑞)
本刊訊前不久,北京市懷柔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舉辦了為期兩天的食品藥品監管培訓班。
培訓班分別從《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食品生產企業基礎知識與監督檢查》、《藥品和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基本常識與監督檢查》、《醫療器械監管》、《器械保化監管》等方面對學員進行了授課。授課結束后又分成六個小組,由專業的授課老師帶領學員分別到餐飲單位、藥店、超市進行了實地的現場教學。
通過授課和現場教學,全體干部職工掌握了食品藥品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能知識,培訓工作達到了預期目的。
(張磊)
本刊訊前不久,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科學制定檢查計劃,有效完成了本次藥品安全風險排查專項工作。
此次排查中,該分局共排查藥品生產企業22家,醫療機構7家,排查藥品批發企業7家,零售企業17家。全面排查了藥品生產、流通、使用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6家企業分別存在包材、物料儲存不當,未按處方銷售處方藥,未按要求執行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等情況,并一一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
通過此次檢查,該分局進一步掌握了開發區內藥品生產、使用、流通環節的風險。同時,充分利用電子監管系統、藥品追溯系統等現代化工具,創新了檢查方式、方法。該分局還將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督,規范企業經營管理,鞏固風險排查成果,維護開發區良好的藥品市場秩序。
(黃文佳)
本刊訊(記者 陳淑玉)日前,記者在 “中國醫藥企業倫理準則發布大會”上獲悉,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等九家相關醫藥協會商會在會上聯合簽署了實施《醫藥企業倫理準則》倡議書。倡議醫藥行業遵循該《準則》中,以醫療保健和患者為中心、誠信、獨立、合法、透明和責任的六大原則,自覺遵守《準則》各項條款,為大眾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醫療保健環境。此次發布大會是在國家預防腐敗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下由九家國內相關醫藥協會商會共同舉辦的。
2011年9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發布了一項共同宣言,意在制定和推行APEC在關鍵領域的道德準則。次年9月,來自APEC經濟體的行業合規專家、反腐敗專家及健康工作者和商業道德研究者組成的專家工作小組在墨西哥提出了生物制藥領域的商業道德準則,即《墨西哥城原則》。中國派代表參與了《墨西哥城原則》的簽署。《墨西哥城原則》號召經濟體各成員所有生物醫藥行業利益相關者,擁護共同的道德標準,其中包括公司、行業協會、專業組織以及管理單位和反腐敗單位。《墨西哥城原則》的中文譯名定為《醫藥企業倫理準則》。《墨西哥城原則》旨在確保企業的商務決定建立在顧客和患者最高利益這一原則之上,期望透過清晰、和諧的商務規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該原則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產生了深刻影響。
部分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國際組織代表、相關醫藥衛生行業協會、企業有關負責人出席了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