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應用語言能力,對于英語閱讀課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而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本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做出探索。
關鍵字:新課改;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1 新課改背景及其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隨之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巨大轉變。與學生為主導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所在,新的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的主體。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方面構成了英語課程的總目標,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依據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評價體系也發生了改變。在本教學設計案例中,改變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評價體系,增加了學生自我測評的體系,體現了這節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的教學亮點。在新課改英語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教學設計以人教版高一必須第三冊的第五單元閱讀課A Trip On “The True North”為例,對各個步驟的閱讀教學設計進行詳細說明。
2 教學活動設計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主要講述了兩個女孩到加拿大探親旅游的故事,是一篇游記類的文章。在本閱讀課的教學活動設計中,依據新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策略、閱讀技能及其情感態度。讀前教學設計。1.視頻導入課堂。課前提前布置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利用互聯網資源,尋找關于加拿大國情介紹的視頻,播放給全班同學觀看,深入了解加拿大。設計說明:通過由學生自主尋找課堂導入視頻,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策略,自主尋找學習資源,激發學生興趣。2、猜猜游戲,教師展示世界地圖,用英語進行方位描述,讓學生猜出教師描述的國家。最終落到加拿大的地理位置上,讓學生對加拿大的地理位置進一步明確,為閱讀文章打下基礎。游戲結束后,讓學生趁熱打鐵,完成Warming Up中的練習。設計說明:通過簡單的一個小游戲方式,即訓練了學生通過“聽”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學習策略。讓學生明確閱讀材料中的背景知識,為閱讀理解文章打下基礎。讀中教學設計,快速閱讀階段。1.小組討論:若果你寫一篇英語游記,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討論結束,請學生分享答案。2.教師給出先前討論問題的答案 :destination、location、transportation、travel companion、intention ,并要求學生根據給的這5個關鍵點,在文中找出相關信息,填空。教學設計說明:本環節中,依據新課程標準設計了兩個閱讀任務。一是學生通過討論,自主總結,一篇游記主要會涉及到哪些問題。二是學生根據游記涉及到的因素,從文章中快速瀏覽信息,用略讀技巧來填空。略讀主要是有目的的快速閱讀,獲取信息,而不是一字一句地讀。本教學環節主要培養學生合作獲取信息和快速瀏覽獲取信息的能力。接著是細節閱讀環節。小組合作完成下面問題,找出細節的信息。1.What's population of Canada? 2.Why are they not flying to Canada? 3.What happens at the Calgary Stamped? 4.What's the key points of Vancouver?教學設計說明:閱讀技巧,根據問題給的提示信息,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找出細節的信息,培養學生通過合作的學習策略獲取有用的信息。接著再通過“畫”旅游路線的方式把從文章中獲得的信息轉換出來,達到閱讀后輸出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細節閱讀能力。最后是讀后環節。教師設置一個語境:我國游客要參觀溫哥華,作為溫哥華的導游,給這我國游客介紹溫哥華。根據所給語境,做角色扮演,進行對話。設計說明:通過閱讀文本,以對話的形式輸出閱讀得到的信息,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最后是學生自我評價環節,通過3個問題進行自我評價。第一,我了解了文章大意了嗎?第二.我了解了加拿大的地理位置了嗎?第三,我掌握了文章中提到的溫哥華的特征了嗎?設計說明:課堂最后,由學生對自己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自我評估,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評價學生的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3 案例評價
3.1 契合新英語課程標準精神
新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聽和讀是英語兩項重要的理解技能。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兩項技能都有涉及到,改變傳統的教師翻譯課文,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倡導學生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利用多種資源進行英語學習,培養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閱讀策略獲取信息的能力。
3.2 評價機制的轉變
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評價,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地位,教師主導評價體系。新課程評價強調學生主動參與評價,建立開放的評價氛圍,使學生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鼓勵學生個人和小組進行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促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自覺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在本教學設計中,增加了學生自我評價一項,豐富了學生的評價機制。讓學生評價自己本堂課學到的知識,增加學習的信心。
3.3 培養學習策略,提高語言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的學習策略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英語學習的策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才是最好的。在本教學設計中,教師培養了學生的多種學習策略,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袁昌寰.中學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郭海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與閱讀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0年53期
[3]朱文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拓展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年31期
[4]教育部.201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作者簡介
王蕊,云南省玉溪市人,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0級英語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