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喬建歌,張 璐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上海 200240)
跌倒是患者跌坐在地面、地板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的非預期事件;住院患者中,跌倒作為負性事件的發生率最高,是社區人群的3倍[1-2]。跌倒已給患者、家人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醫院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評價醫院醫療護理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3]。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教育與管理,對跌倒的預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2年2月起,我們依據以循證實踐原則和方法構建的《住院患者跌倒預防臨床實踐指南》(《指南》),以護士和患者為切入點,通過對我院4個病區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教育管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院4個病區(呼吸內科、老年科、神經內科和骨科)護士54名,平均年齡(29.6 ±6.5)歲;平均工作時間(8.7 ±7.3)年;學歷:碩士1名,本科15名,大專32名,中專6名;職務:護士長4名,護士50名;職稱:護士26名,護師22名,主管護師6名。住院患者258例,男154例,女104例,平均年齡(65.7±17.5)歲,溝通良好,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
1.2 方法
1.2.1 分組 將2011年8月—2012年1月4個病區的住院患者和護士設為對照組,按照醫院跌倒管理制度實施常規跌倒安全教育和管理。將2012年2—7月4個病區的住院患者和護士設為實驗組,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管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2 系統化跌倒安全教育與管理 ①成立跌倒安全管理小組,負責制定跌倒安全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并負責落實和督查。②每個月組織實驗組護士進行2 h的跌倒專項知識培訓和學習。③組織學習《指南》相關理論和證據,培訓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和討論、集體講座、觀看JBL預防跌倒錄像并進行書面的案例分析。④對住院患者實施針對性、個體化的跌倒安全管理路徑,將跌倒評估、藥物指導、活動鍛煉、病床扶欄、陪護和夜間上廁等跌倒預防措施從入院至出院細化至每3天1次落實督查,并有責任護士和患者家屬的確認雙簽名,確保各項跌倒預防措施落實到位。并根據患者病情、生活自理、活動狀況實施個體化的跌倒預防措施。⑤實施以護士、家屬、陪護人員為一體的、多方位的跌倒安全告知和培訓教育,減少安全隱患。⑥完善細化原先的入院跌倒危險因素評估方法和管理流程。⑦改進病房環境和安全設施。
1.2.3 評價指標 ①6個月前后護士跌倒知識、態度、行為測評問卷:問卷在參考相關文獻及咨詢有關護理專家的基礎上設計而成,并進行前期預試驗,內容包括跌倒相關知識15項條目、對跌倒重視程度及認識10項條目、跌倒預防實施行為10項條目組成。分值越高,表示護士跌倒預防知識、態度、行為實施越好。②6個月前后患者跌倒預防認知度和預防措施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跌倒預防措施認知度12個條目和預防跌倒措施落實的滿意度7個條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跌倒預防措施認知度和措施落實滿意度越好。
1.2.4 共發放護士跌倒預防知識、態度、行為問卷108份,收回有效問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共發放患者跌倒預防措施知曉度和滿意度調查問卷258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軟件包SPSS 13.0軟件對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和t檢驗。
2.1 兩組護士跌倒知識、態度及行為總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跌倒知識、態度及行為總分比較(±s)

表1 兩組護士跌倒知識、態度及行為總分比較(±s)
知識總分 態度總分 行為總分對照組組別 n 54 7.27 ±1.38 23.13 ±1.93 31.35 ±5.44實驗組 54 13.26 ±0.99 28.98 ±1.22 38.24 ±2.80 t值17.603 12.792 6.307 P值 <0.01 <0.01 <0.01
2.2 兩組患者跌倒預防認知度和預防措施滿意度總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跌倒預防認知度和預防措施滿意度總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跌倒預防認知度和預防措施滿意度總分比較(±s)
跌倒預防認知度 跌倒預防措施滿意度對照組組別 n 126 29.01 ±6.3 17.73 ±2.6實驗組 132 34.03 ±3.0 20.39 ±1.3 t值10.6 8.87 P值 <0.01 <0.01
3.1 《指南》在我院試點應用情況 JBI循證衛生保健模式是澳大利-3EJoanna Bfiggs循證衛生保健中心主任Pearson等[4]于2006年提出的,認為循證實踐包括證據生成、證據綜合、證據傳播、證據應用4個步驟,每一個組成部分均相互影響,達到促進整體健康的目的。課題項目組成員根據循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針對住院患者跌倒預防措施形成指南草案[5]。該指南在上海4家醫院各病區進行臨床應用,我院作為其中之一參與本項目的臨床試點,依據《指南》中的相關證據內容,我們進一步完善跌倒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病區護士和患者為切入點,對護士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教育,對患者落實個體化的跌倒安全管理路徑,為《指南》在臨床推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礎,使《指南》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3.2 系統化的護士跌倒安全教育可提高護士跌倒預防的知識、態度和行為 在系統化的跌倒安全管理中,護士作為直接執行者和參與者,對跌倒預防的措施制定和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士對跌倒預防的觀念和認知直接影響各項預防措施的落實程度。我們首先在試點科室護士進行《指南》相關證據培訓,試點科室的護士作為證據應用者,在接受相關培訓后,能夠根據證據內容,按照臨床實際情景、經驗和患者的愿望,選擇合適的證據運用到臨床護理中去。在每個月的專題培訓會上,舉行跌倒案例討論,通過分析討論近年來在我院發生的跌倒案例,利用魚骨圖羅列出所有引起跌倒的原因,制定改進措施。以解決問題的問題管理方式對目前跌倒管理中存在的難點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防患于未然。組織護士觀看預防跌倒視頻錄像和書面的案例分析,了解護士跌倒安全知識掌握程度。也改變了部分護士原先對跌倒管理上存在的一些誤區和觀念,她們認為跌倒是不可預防的,是無法控制的。表1顯示,通過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教育,實驗組護士對跌倒的知識、態度、行為比對照組有所提高。
3.3 針對性、個性化安全管理路徑可提高住院患者跌倒預防的認知度和預防措施的滿意度 通過探討制定住院患者安全管理路徑,該路徑從入院直至出院,將我院原先的跌倒危險因素評估以總分制界定高危監控對象改變為危險因素存在監控評價制,并從病區環境、地面、照明、活動行走、呼叫設施、輪椅使用、夜間起廁、警示標識、家屬陪護、病床扶欄等方面落實跌倒預防措施,實施以護士、家屬、陪護人員為一體的、多方位的跌倒安全告知和培訓教育,減少安全隱患。實驗組病區護士制作預防跌倒書面宣傳資料和病區海報,召開患者、家屬、護工安全教育溝通會。在跌倒安全管理路徑表上,制定了責任護士和家屬的雙簽名落實確認記錄,護士長不定期督查預防措施的落實情況,每1名護士從入院防跌倒宣教、活動告知、警示標識、引起跌倒危險的藥物指導、環境管理上真正執行到位,責任護士自身預防跌倒的安全管理意識有所增強,患者對護士預防跌倒措施的落實滿意度也有所提高,也得到患者家屬的認可好和好評。
3.4 《指南》在臨床應用的促進和阻礙因素 《指南》在住院患者跌倒預防循證實踐的各個過程中,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起來,也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5]。《指南》在試點病區實際操作中,可促進護士在接受相關培訓后積極參與到跌倒管理活動中去。但《指南》在臨床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些與患者本人的意愿、依從性、家屬的配合和醫院的環境設施、管理和護士的夜間人力資源配置不匹配等不安全因素,存在跌倒預防措施實施中的盲點和薄弱環節,對跌倒發生存在不可預計的問題,值得護理管理者和臨床護士探討和商榷。
在住院患者跌倒預防循證實踐的各個過程中,實施系統化的跌倒安全管理,可提高臨床護士跌倒預防知識、態度、行為和住院患者跌倒預防的認知度和預防措施滿意度,護士更自覺實施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減少患者住院期間的不安全因素,有利于保障住院安全。
[1]Lamb SE,J?rstad-Stein EC,Hauer K,et al.Development of a common outcome data set for fall injury prevention trials:the Prevention of Falls Network Europe consensus[J].J Am Geriatr Soc,2005,53(9):1618-1622.
[2]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British Geriatrics Society,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Panel on Falls Prevention.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persons[J].J Am Geriatr Soc,2001 ,49(5):664-672.
[3]姚麗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與評估表的建立[J].上海護理,2005,5(3):1-3.
[4]Pearson A,Wiechula R,Court A,et al.The JBI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J].Int J Evid Based Healthc,2005,3(8):207-215.
[5]成磊,胡雁,吳金球,等.《住院患者跌倒預防臨床實踐指南》的設計和初步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67-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