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堅 蓋蕓
聯合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
李志堅 蓋蕓
目的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聯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方法收集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對照者為研究對象,分別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漿D-二聚體水平,并進行相應分析。結果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的水平,心肌梗死組明顯高于健康對照者,P<0.05。結論聯合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心肌梗死;超敏C反應蛋白;D-二聚體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大多數患者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1]。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是一種急性期組織炎癥的標記物,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發展與炎癥反應有密切的關系,目前血清hs-CRP被認為是新的冠心病獨立的危險因素[2];D-二聚體(D-D)是纖溶酶水解纖維蛋白后產生的一種特異性產物,血漿中D-D的高低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和預后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過檢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hs-CRP和D-D水平的變化,探討其對診斷心肌梗死的臨床價值。
1.1一般資料 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在我院急診和住院檢查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齡48~74歲,平均62歲,上述所有患者疾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病協會專家制定的相應診斷標準[3]。同時收集6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45~77歲,平均65歲。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心肌病、腦疾病、惡性腫瘤、最近發生感染、外傷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兩組間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標本采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抽取空腹靜脈血,第一管在1 h內分離血清,檢測hs-CRP;第二管枸櫞酸鈉抗凝后離心,分離血漿檢測D-D水平。
1.3檢測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通過下面方法進行檢測。hs-CRP檢測采用液相免疫比濁沉淀法,在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的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分析,試劑盒由芬蘭Orion Diagnostica公司提供測定,正常參考值范圍:<3 mg/L。D-D采用膠乳免疫比濁法,應用Sys-mex CA-550血凝儀,試劑由上海太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參考值范圍:<0.5 mg/L。實驗各步驟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操作,并同時做正常、異常質控對照,質控結果均在質控范圍內。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急性心肌梗死組與對照組比較 急性心肌梗死組的hs-CRP及D-二聚體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hs-CRP及D-二聚體結果比較(mg/L)
注:﹡P<0.05 VS對照組;△P<0.05 VS對照組
2.2兩組間hs-CRP及D-二聚體陽性率比較 急性梗死患者聯合檢測hs-CRP及D-二聚體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單獨一種檢測(見表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診比較常見的危重疾病,因持久而嚴重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從而激活神經-內分泌系統,引發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最終導致多項生化指標改變,因此它對機體是一種嚴重的創傷,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識別急性心肌梗死, 挽救患者生命,減少致殘率至關重要。

表2 AMⅠ組hs-CRP及D-二聚體陽性率比較(例,%)
注:﹡P<0.05 vs聯合檢測;△P<0.05 vs聯合檢測
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一種急性相反應蛋白,是炎性淋巴因子刺激肝臟和上皮細胞合成的,并能與肺炎鏈球菌莢膜C多糖物質反應,機體無炎癥時機體內的水平較低,機體受到損傷的早期,它在體內的濃度就迅速上升,參與機體早期的免疫反應,因此,hs-CRP可作為一種敏感的炎性標志物表示機體的炎性反應程度[4],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發展與炎癥反應有密切的關系,目前血清hs-CRP被認為是新的冠心病獨立的危險因素。本研究中,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一致。
D-二聚體(D-D)是纖溶酶水解纖維蛋白后產生的一種特異性產物,血漿中D-D的存在說明體內有血栓形成和溶解,既能反映體內凝血酶的活性,又能反映纖溶酶的活性,有國內學者研究顯示[5],D-D的陽性檢出率和含量在冠心病患者體內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因此它的高低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和預后有重要的作用。
本組資料顯示,急性心肌梗死組患者血hs-CRP和D-D水平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且hs-CRP和D-D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單一指標檢測,這表明聯合檢測hs-CRP及D-D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 王吉耀.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3-295.
[2] 黃華,陳林興,蔡壁新,等.心肌肌鈣蛋白I、超敏C反應蛋白和尿酸聯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意義.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09,3(11):19-22.
[3] Bonow R O, Bennett S, Casey D E Jr, et al. ACC/AHA Clinical Performancer Measures for Adults with Chronic Heart Fallur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erformance Measures(Writing Committee to Develop Heart Failure Clinical Performance Measures):endorsed by the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 Circulation,2005,112(12):1853-1887.
[4] 陳召起,王永霞,胡宇才.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與急性冠脈綜合征臨床相關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7):766.
[5] 龔亞馳,朱健華,倪衛兵.肌鈣蛋白I、D-二聚體聯合診斷心肌梗死的價值.臨床醫學,2008,11(28):58-59.
Clinicalvalueofcombineddetectionof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andD-dimerfo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LIZhi-jian,GAIYun.
Departmentoflaboratory,LaiyangCentralHospital,Shandong2652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60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60 healthy controls were collected from October 2007 to October 2012, were detected separately 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lev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ResultsThe ultra-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levels,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P<0.05.ConclusionDetection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D-dimer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hs-CRP;D-Dimer
265200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中心醫院檢驗科(李志堅),婦產科(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