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
腹部及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價值探討
宋春
目的探討腹部及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價值。方法對136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進行腹部及陰道超聲檢查,將超聲結果與臨床診斷以及臨床病理檢查結果結合進行分析。結果136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中,異位妊娠66例,卵巢黃體囊腫破裂11例,急性盆腔炎18例,卵巢腫瘤蒂扭轉8例,不全流產25例,胎盤早剝4例,急性子宮穿孔4例,超聲與臨床結果符合131例,符合率96.3%。結論腹部及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在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具有快速、簡便、無創、準確率高等特點,為臨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客觀依據。
腹部及陰道超聲;婦產科急腹癥;診斷
婦產科急腹癥也稱急性下腹痛,為婦科常見的癥狀之一。可以由于盆腔內或盆腔周圍臟器的疾病引起,也可因為心理因素使一些器官無疾病患者感覺疼痛。由于其發病較急、病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故需要及時作出診斷并治療[1]。超聲的掃查可以連貫地、動態地觀察臟器的運動和功能;超聲對實質性器官(肝、胰、脾、腎等)以外的臟器,還能結合多普勒技術監測血液流量、方向,從而辨別臟器的受損性質與程度;超聲對人體沒有輻射,對于特殊患者可以優先采用。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門診及住院婦產科急腹癥患者136例,年齡20~43歲,平均30歲。患者主訴有急性下腹疼痛,伴有不規律陰道流血、停經、膿性白帶及白帶增多、發熱等癥狀,病例均經臨床和手術病理檢查證實。
1.2方法 首先,充盈患者膀胱后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其次,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對陰道進行超聲檢查。對子宮、附件、盆腔進行多切面、多角度掃查,測量子宮形態、大小,宮腔有無孕囊或積液,附件區有無包塊,腹腔有無積液并測量積液深度等。
聯合超聲診斷與術后病例檢查結果對比,見表1。

表1 聯合超聲診斷與術后病例檢查結果對比(例,%)
2.1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為孕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并生長發育。最常見的發病部位為輸卵管,占所有病例的95%。其流產或破裂時,可致腹腔內大出血,如診治延誤,可危及孕婦生命。
超聲顯示:子宮稍大,宮腔內無妊娠囊,宮旁可見一低回聲區,內有胎芽或胎心時可確診;內出血多時子宮直腸陷凹和腹腔有液性暗區。近年來將輸卵管妊娠的超聲表現分為四型:流產型、破裂型、未破型(妊囊型)及陳舊型。
經陰道超聲對診斷更有意義。經陰道超聲檢查,縮短了探頭與受檢組織器官的距離,降低了聲衰減,并且采用高頻探頭提高了圖片分辨率,圖片清晰、準確率高,對異位妊娠病灶具有準確、快速、方便和無需充盈膀胱的優點[2]。
患者66例,確診64例,漏診1例,誤診1例。因患者月經不規律,無明確停經史而誤診。
2.2黃體囊腫破裂出血 卵巢在排卵后形成黃體,正常成熟黃體直徑2~3 cm。若黃體腔內有大量的積液,使腔的直徑超過3 cm 以上者則稱黃體囊腫。妊娠黃體也可增大為囊腫,一般于妊娠3 個月后自然消失。黃體囊腫可由于某種原因引起囊腫破損、出血,嚴重者可引起急腹癥。癥狀多發生于卵巢功能旺盛年齡及月經周期的黃體期,有突發性下腹痛史,可有誘因[3]。
超聲顯示:子宮形態大小及內部回聲正常;在子宮旁或附件區探及囊實性邊界不很清晰的包塊;探及無回聲區(積液、積血);超聲腹腔刺激征陽性(探頭在腹壁加壓時腹痛,探頭離開腹壁時腹痛加劇)。
經陰道超聲檢查與腹部超聲相比更接近盆腔,不受腹部脂肪和瘢痕影響,使子宮卵巢顯示清晰。
患者11例,確診10例,誤診1例,因未詳細詢問病史而誤診。
2.3急性盆腔炎 急性發作的以小腹或少腹疼痛拒按,伴高熱惡寒,白帶增多等為主要表現的盆腔炎稱為急性盆腔炎。可因炎癥輕重及范圍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發病時下腹痛伴發熱,若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欲不振。月經期發病可出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非月經期發病可有白帶增多。
超聲顯示:①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子宮略增大,輪廓模糊,肌層回聲減低不均勻,子宮內膜增厚,回聲減低。彩色多普勒顯示炎癥區血流較豐富。②急性輸卵管、卵巢炎、輸卵管積膿、輸卵管卵巢膿腫。炎癥較輕時輸卵管增粗因而附件區可見迂曲的條帶樣低回聲,邊界毛糙,卵巢輕度增大,實質回聲減低,炎癥加重后,輸卵管傘端粘連形成膿腫時,超聲可顯示一側或雙側附件區的“曲頸瓶”狀或“臘腸型”或不規則團塊狀的低回聲區。炎癥累及卵巢,卵巢增大,回聲減低。③盆腔蜂窩組織炎:子宮略大,漿膜層增厚、毛糙,肌層回聲不均勻,子宮周圍可見數目不等的不規則低、無回聲區。④闌尾炎膿腫導致盆腔膿腫時,在子宮右側和后方見到不規則的低、無回聲區,掃查右下腹部可能顯示腫大闌尾及與盆腔內包塊相通的低回聲區。
患者18例,確診17例,誤診1例。
2.4卵巢囊腫蒂扭轉 卵巢囊腫蒂扭轉是指供應卵巢囊腫的血管發生了扭曲,使卵巢囊腫缺血,甚至壞死破裂,引起劇烈腹痛。為婦科急腹癥之一,好發于瘤蒂長、中等大、活動度良、重心偏于一側的腫瘤(如囊性畸胎瘤、粘液性及漿液性囊腺瘤最易發生蒂扭轉),多發生在體位急驟變動時、妊娠早期或產后。
超聲顯示:盆腔內囊性包塊,位于子宮兩側的附件區,其大小不等,壁可菲薄,張力較大,囊內常有散在光點或小光團回聲,外形規則,邊界清楚,同時伴有局部明顯壓痛。超聲支持該診斷,彩色多普勒顯示囊腫基底部即蒂扭轉,根部無明顯血流信號通過。
患者8例,確診7例,誤診1例。
2.5不全流產 不完全流產常發生于較晚期妊娠(10周以后),胎盤正在發育或已形成,流產時胎兒及部分胎盤排出,整個胎盤或部分胎盤仍附在子宮壁上,子宮不能很好收縮,導致出血不止,甚至發生出血性休克。
超聲顯示:子宮不同程度的增大,宮腔內探及異常回聲,呈點狀、片狀和團塊狀等,邊界模糊不清,在殘留組織回聲的基底與宮腔璧相連接處局灶性血流信號豐富。
患者25例,確診率100%。
2.6胎盤早剝 胎盤早期剝離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胎盤早期剝離是妊娠晚期嚴重并發癥,往往起病急驟,進展快如診斷處理不及時會發生嚴重并發癥如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腎功能衰竭及產后出血嚴重威脅母兒生命。
超聲顯示:①胎盤基底部與子宮壁間見不規則或條索狀液性無回聲區。②胎盤局部增厚,胎盤與宮壁間見回聲增強區,分布不均勻,邊界不清。③胎盤明顯增厚,體積增大,正常胎盤回聲很少或幾乎不見,胎兒被擠一邊,僅見胎盤內遍布雜亂回聲,邊界不清。④胎盤下緣顯示異常回聲。患者4例,確診率100%。
2.7子宮穿孔 子宮穿孔是指宮腔手術所造成的子宮壁全層損傷,致使宮腔與腹腔,或其他臟器相通。 子宮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損傷中最為常見。可見于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人工流產、中期引產、診刮術等,探針、宮頸擴張器、吸管、刮匙、胎盤鉗或手指都可造成穿孔。穿孔部位可發生在宮底、峽部或宮頸管,其中以峽部最多見。
超聲顯示:未損傷血管的小穿孔可不顯示陽性回聲,或損傷處可見一光亮條,為吸宮時進入的氣體;較嚴重者從損傷處至宮腔內可見一較粗的光亮的條形回聲,損傷血管時可造成內出血或陰道大出血[4]。
患者4例,確診率100%。
超聲檢查在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診斷中有一定的特異性,能直接觀察子宮的大小、形態、內部回聲及宮旁有無異常等,深受婦產科醫生的信賴。經腹部超聲檢查范圍廣,可以探查到陰道探頭視野以外的包塊。陰道探頭則更加接近盆腔內結構,發現較小的病灶,不受腸腔氣體、瘢痕和腹部脂肪的影響。縮短就診時間,操作方便,無痛苦,并且可重復性強,準確性高。但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項:①重視患者的病史,根據病史可迅速判斷出病灶的大致部位。②對于不典型的病例要連續觀察其動態改變。③正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④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多角度、多切面掃查,分析圖像特征。因此,腹部和陰道超聲聯合檢查對婦產科急腹癥的診斷及病因的鑒別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使用得當,就能為采取緊急治療措施提供有力依據。
[1] 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585.
[2] 謝雪琴.經陰道超聲檢查在異位妊娠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7,19(7):443-444.
[3] 許旭東,楊守和.經陰道超聲在卵巢黃體破裂中的診斷價值.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2):149.
[4] 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1:103-108.
457400 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益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