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向偉
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的影響評價
段向偉
目的探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的影響。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本院診治的非心臟手術患者90例,隨機將其分為硬膜外麻醉組(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組(全身麻醉),每組各45例,于術后第1天和第7天,對兩組患者術后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進行評分,以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與全身麻醉組相比,硬膜外麻醉組的MMSE評分明顯升高,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都對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有一定影響,而全身麻醉對于恢復期的影響相對較大。
不同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麻醉恢復期
近年來,老年患者術后如何平穩(wěn)度過麻醉恢復期,成為臨床比較熱點的話題。有研究報道,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的快慢,以及恢復程度,與麻醉藥物和麻醉方式有關[1]。本研究中,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河南省汝陽縣人民醫(yī)院診治的非心臟手術患者90例,隨機將其分為硬膜外麻醉組(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組(全身麻醉),每組各45例,對兩組患者術后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評分,以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和比較,探討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間,本院診治的非心臟手術患者90例,隨機將其分為硬膜外麻醉組(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組(全身麻醉),每組各45例。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65.0~85.0歲;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65.5~84.0歲。在年齡、性別和原發(fā)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0.5 h,口服5 mg安定,肌內(nèi)注射0.5 mg阿托品。
1.2.1硬膜外麻醉組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給予1.3%~1.6%利多卡因,以及0.2%地卡因的混合液6~15 ml,必要時,可以適當追加麻醉藥量。
1.2.2全身麻醉組 給予咪唑安定(劑量為0.05~0.1 mg/kg)、異丙酚(劑量為1~2 mg/kg)、芬太尼(劑量為4~6 μg/kg),以及卡肌寧(劑量為6~8 mg/kg),進行麻醉誘導后,進行機械通氣。手術開始后,靜脈注入0.1 mg芬太尼,異丙酚和卡肌寧,其給藥速度分別為4~8 mg/(kg·h)和0.5 mg/(kg·h),并且間斷吸入0.8%~2%異氟醚,進行麻醉維持。手術結束時,給予新斯的明(劑量為0.02~0.04 mg/kg)、阿托品(劑量為0.01~0.02 mg/kg),以及氟馬西尼(劑量為0.03~0.06 ml/kg)。硬膜外麻醉組術后采用自控鎮(zhèn)痛泵,進行鎮(zhèn)痛。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MMSE(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評分,以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和比較。根據(jù)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2],通過簡易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于術后第1天和第7天,對患者的MMSE評分,總分為30分,以患者的文化程度作為評分標準,分為三個等級:文盲、小學文化,以及中學以上文化,其評分數(shù)值如果分別低于17分、20分,以及24分時,則可以判定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2.1兩組術后MMSE評分比較 于術后第1天和術后第7天,與全身麻醉組相比,硬膜外麻醉組的MMSE評分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MMSE評分比較分)
2.2兩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比較 于術后第1天和術后第7天,與全身麻醉組相比,硬膜外麻醉組的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比較(例,%)
術后患者麻醉恢復的程度可能與年齡、精神、環(huán)境,以及合并癥等多個因素有關,而且,麻醉藥物、鎮(zhèn)靜藥物也會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的危險因子[3]。本研究中,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對于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都有影響,但是,與全身麻醉組相比,硬膜外麻醉組的MMSE評分明顯升高,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大腦作為麻醉藥物的作用靶器官,當體內(nèi)殘留麻醉藥物代謝后,大腦就可以恢復到麻醉前狀態(tài),但是近年來研究表明,麻醉狀態(tài)下,由于腦組織血流減少,腦代謝也會出現(xiàn)異常情況,甚至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永久性改變。
阿托品可以使患者術后的數(shù)字記憶能力明顯減退,甚至出現(xiàn)短暫性失憶;異丙酚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遞質和受體系統(tǒng),對空間記憶功能具有長期的損壞作用;異氟醚對以海馬為基礎的學習記憶認知功能的影響時間相對較長,影響程度相對較重[4]。
總而言之,全身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影響較大,醫(yī)護工作者需要格外重視,密切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及早治療。
[1] 陳金仙.不同的保溫措施對全麻下食管癌手術患者麻醉恢復期的影響.廣東醫(yī)學,2007, 28(4): 633-635.
[2] 陸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4(3): 260-261.
[3] 溫海明.不同室溫對全麻下肺葉切除術患者體溫及麻醉恢復期的影響.廣東醫(yī)學,2007, 28 (12): 1996-1997.
[4] 王麗.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麻醉恢復期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6):125-126.
471200 河南省汝陽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