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煥晴
·藥物與臨床·
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觀察
惠煥晴
目的探討纈沙坦用于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腎內科就診的120例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糖尿病腎病Ⅲ期住院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控制血糖,降壓降脂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降壓藥給予纈沙坦80~160 mg,1次/d,兩組入院前,后均檢測24 h尿蛋白量、血壓、scr、ccr以及K+濃度;治療2周后觀察治療前后以上指標的變化。結果scr、ccr、24 hUPQ以及BP的改善均優于對照組,血K+濃度前后變化無統計學意義。結論纈沙坦通過控制RAAS系統發揮降壓機制,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腎臟保護,安全有效。
纈沙坦;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長期發展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由于其進展緩慢,臨床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患者往往出現蛋白尿以及臨床癥狀后就診,才發現到了糖尿病腎病嚴重期,此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病情已經不可逆轉;或者患者雖然已經注意對糖尿病腎病進行防治,仍然進展到了IV期,我們認為增強預防意識,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控制糖尿病腎病進展的關鍵。近年來,研究者發現傳統的病因治療已經無法有效的控制疾病的演進,RAAS系統的紊亂對糖尿病腎病造成了不良影響,并且針對此因素進行的治療行之有效,我院腎內科根據文獻資料,結合臨床觀察,發現纈沙坦在針對性治療中通過控制RAAS系統發揮降壓機制,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腎臟保護,安全有效,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腎內科就診的120例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糖尿病腎病Ⅲ期住院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65例,女55例,Ⅰ型糖尿病患者26例,Ⅱ糖尿病患者94例,年齡32~87歲,平均(52.5±12.3)歲,病程(14.6±2.7)年;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35例,臨床糖尿病患者Ⅰ期42例,Ⅱ期32例,Ⅲ期患者11例,排除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糖,腎臟疾病,高血壓,排除就診前服用ARB類降壓藥物及ACEI類藥物,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控制血糖,降壓降脂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降壓藥給予纈沙坦 (北京諾華制藥廠生產),80~160 mg,1次/d,兩組入院前,后均檢測24 h尿蛋白量、血壓、scr,ccr以及K+濃度;治療2周后觀察治療前后以上指標的變化。

2.1兩組DN患者scr,ccr以及24 hUPQ的結果比較(表1)
2.2兩組DN患者血壓以及血鉀的結果比較(表2)

表1 兩組DN患者scr,ccr以及24 hUPQ的結果比較
注:﹡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DN患者血壓以及血鉀的結果比較
注:﹡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3不良反應 研究組出現1例失眠,1例出現皮疹,失眠病例給予谷維素口服后癥狀緩解,繼續治療;皮疹患者給予抗過敏的藥物口服,癥狀也得到緩解,其余病例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糖尿病腎病的病因主要有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蛋白攝入。長期高血糖狀態下,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質易漏出并沉積。
高血壓雖然不是糖尿病腎病發病的因素,但是高血壓可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和腎功能惡化。高蛋白飲食能加速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損害。但近年來研究發現,除了上述的傳統因素以外,RAAS系統在形成糖尿病腎病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腎臟局部RAAS[1]可以激活腎小管細胞的凋亡,局部增多的醛固酮[2]會引起腎臟局部的炎性反應,導致基質的沉積以及蛋白尿的產生;腎臟進行性損害的基礎是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導致的血壓升高,增加腎小球囊內壓,升高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尿蛋白排泄,造成腎小球內高壓、高灌注、高濾過及增加腎臟細胞外基質蓄積。其二,AngⅡ誘導產生的轉化生長因子β可促進細胞外基質的局部積聚,導致腎小球硬化。其三,AngⅡ本身是促生長因子,可以刺激纖維細胞增生和膠原蛋白合成,導致腎小球系膜細胞的增生與肥大。
臨床上糖尿病成慢性遷延性發展,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許多并發癥的出現,其中糖尿病腎病是其中之一,發生得越早對患者的危害就越大。糖尿病腎病主要分為早期和臨床的糖尿病腎病兩期,尿蛋白的排出量是區分分期的主要依據,微蛋白尿期屬于早期,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當尿常規出現明顯白蛋白尿時,我們稱為臨床糖尿病期,此期我們分為五個階段,Ⅰ期和Ⅱ期是較為常見的階段,可以持續20~30年無明顯的腎損害,但是發展到IV期的最終結局就是腎衰竭,病情不可再逆轉。因此,也是我們治療上應力圖使病情停留在Ⅱ期前的主要原因。
臨床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病情進入IV期的時候,控制血糖的水平對整體疾病的治療作用已經不確定,而控制血壓的水平仍然有可能延緩病情的發展,這與腎臟的RAAS系統也是緊密相關的,臨床實驗證明[3],只要降低腎小球囊內壓就可以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將尿中的蛋白量減少到微白蛋白的程度。
纈沙坦是一種口服有效的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Ⅱ(AT1)受體拮抗劑,它選擇性地作用于AT1受體亞型,阻斷AngⅡ與AT1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產生降壓作用。另一方面,纈沙坦通過以下機制保護腎臟。①改善系膜細胞分泌細胞外基質以及腎臟血流學基礎,降低尿蛋白排泄。②改善腎小球足細胞的功能,誘導肌動蛋白凝集。③調整硫酸鎂肝素的合成,降低蛋白分子的通透性,從而減少尿蛋白的漏出。
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利用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副作用少,不影響體內電解質K+的平衡(不抑制與血壓和鈉平衡有關的離子通道);并且突然終止纈沙坦治療,不引起高血壓“反跳”或其他副作用。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是一種較為安全的降壓藥物,同時也是有效的保護腎臟的糖尿病患者用藥,值得臨床應用。
[1] Liu F, Brezniceanu ML, Wei CC,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angiotensinogen increases tubular apoptosis in diabetes. J Am Soc Nephrol,2008,19(2):269-280.
[2] Siragy HM. Xue C. Local renal aldosterone production induces inflammation and matrix formation in Kidneys of diabetie rats. Exp Physi01,2008,93(7):817-824.
[3] 宗文漪,楊文英,向紅丁,等.厄貝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伴白蛋白尿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多種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8,24(11):55-58.
450006 鄭州,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