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藥物與臨床·
降鈣素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中的診斷價值
王琦
目的探討降鈣素水平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發感染的診斷意義。方法根據已經確診為急性胰腺炎45例患者進行間斷性靜脈采集血液標本試驗分別監測血清降鈣素(PCT)值,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計數,分別比較三者對AP并發感染的診斷價值。結果在第1天所有病例的血清降鈣素原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而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結論血清降鈣素可以正確反映感染的程度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對患者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降鈣素水平;急性胰腺炎;感染的診斷治療
1.1一般資料標本采集為2010年至2011年期間來我院就診的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標本,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75歲,其中男33例,女12例。對照組在我們醫院的醫體檢健康的志愿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齡由21~72歲。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實驗組為分別對45位患者進行血液采集,采血時間間隔為入院第1天,第8天,第16天,分別檢測不同時間段內的PCT、WBC計數、CRP含量。對照組采血標準為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通過離心器離心收集血清放置于-20℃環境保存[2]。
1.2.2實驗原理實驗檢測PCT通過采用雙抗夾心免疫測定法和最終酶聯熒光法相結合測定,利用電泳法測定CRP含量。

實驗組血清中的降鈣素原顯著高于對照組血清中的含量,而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計數兩組無明顯差異,詳情見表1。
45例患者中發生并發感染的患者比未發生感染的患者血清內的PCT含明顯要多。詳情見表2。

表1急性胰腺炎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降鈣素原水平的感染指標測定結果比較情況

表2感染組與未感染組不同時段PCT含量比較情況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臨床以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和血胰酶增高等為特點。病變程度輕重不等,輕者以胰腺水腫為主,臨床多見,病情常呈自限性,預后良好,又稱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少數重者的胰腺出血壞死,常繼發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種并發癥,病死率高,稱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其臨床表現為:急性胰腺炎常在飽食、脂餐或飲酒后發生。部分患者無誘因可查。其臨床表現和病情輕重取決于病因、病理類型和診治是否及時。腹痛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和首發癥狀,突然起病,程度輕重不一,可為鈍痛、刀割樣痛、鉆痛或絞痛,呈持續性,可有陣發性加劇,不能為一般胃腸解痙藥緩解,進食可加劇。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帶狀放射,取彎腰抱膝位可減輕疼痛。水腫型腹痛3~5 d即緩解。壞死型病情發展較快,腹部劇痛延續較長,由于滲液擴散,可引起全腹痛。極少數年老體弱患者可無腹痛或輕微腹痛,腹痛的機制主要是胰腺的急性水腫,炎癥刺激和牽拉其包膜上的神經末梢;胰腺的炎性滲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組織;胰腺炎癥累及腸道,導致腸脹氣和腸麻痹;胰管阻塞或伴膽囊炎、膽石癥引起疼痛[3]。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或全腹壓痛明顯,并有腹肌緊張,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移動性濁音,并發膿腫時可捫及有明顯壓痛的腹塊。伴麻痹性腸梗阻且有明顯腹脹,腹水多呈血性,其中淀粉酶明顯升高。少數患者因胰酶、壞死組織及出血沿腹膜間隙與肌層滲入腹壁下,致兩側脅腹部皮膚呈暗灰藍色,稱Gre曠Turnet征;可致臍周圍皮膚青紫,稱Cullen征。在膽總管或壺腹部結石、胰頭炎性水腫壓迫膽總管時,可出現黃疽。后期出現黃疽應考慮并發胰腺膿腫或假囊腫壓迫膽總管或由于肝細胞損害所致。患者因低血鈣引起手足搐搦者,為預后不佳表現,系大量脂肪組織壞死分解出的脂肪酸與鈣結合成脂肪酸鈣,大量消耗鈣所致,也與胰腺炎時刺激甲狀腺分泌降鈣素有關。
PCT是一種多肽激素,由116個單位的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分子量為13,它可以從甲狀腺腫瘤細胞培養液中,在健康人體內含量少,不能被檢測到,在患者機體發生全身炎癥時,容易被發現,一般如手術和非細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癥患者血清降鈣素原僅略有上升,當全身炎癥反應非常嚴重時,血清降鈣素原在患者體內會顯著上升,因為這時候全身其他組織也會產生PCT而非由甲狀腺產生的。血清中的PCT含量分度標準為:PCT<0.05ng/ml為正常,PCT>0.12ng/ml為顯著升高。世界衛生醫療研究指出,對血清中的PCT含量的連續動態監測可以判斷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情況和預后情況,因此臨床上廣泛應用PCT。
實驗結果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含量比健康對照組中明顯高于血清中的其他物質,如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基本相同,無統計學顯著差異,因此,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診斷是一個很好的診斷指標。
在對感染和非感染患者血清降鈣素原的動態監測可以發現在感染組,血清降鈣素原的含量總是比感染組要多的多,并在入院當天即可發現有明顯上升,感染患者在住院第8天時血清降鈣素原含量達到高峰,然后持續下降,說明感染的患者在連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3位患者的PCT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后PCT含量仍然居高不下,有此可以看出PCT含量與感染程度成正相關。所以臨床上可以通過連續監測PCT的含量來診斷患者的感染情況和預后情況。
上述調查結果,可以得出,血清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還可以通過監測PCT的指標,反映患者的治療情況,為良好的預后做好的指導作用。
[1]常大黎.降鈣素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中的診斷價值.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113-114.
[2]曾珠.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中的應用價值.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1,25(1):25.
[3]石磊.降鈣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并感染中的價值.中國實用醫藥,2011,6(15):146-147.
45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急性胰腺炎在過去幾年中的發病率上升,發病率的增加,更加容易造成感染的幾率,一旦感染發生,患者容易發生感染性休克引所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礙,對患者的生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由于目前醫療水平有限沒有唯一血清指數標準可以反映急性胰腺炎的感染程度。因為血清降鈣素與急性胰腺炎感染程度成正比的關系,所以血清降鈣素可以用來作為實驗的目標,對迅速判斷患者的感染嚴重程度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院通過在45對患者體內血清降鈣素進行檢測和患者的臨床狀況相結合的方法,探討其對診斷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的價值,現在總結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