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杰 張晨霞 李文碩
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靜注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的麻醉體會
孔令杰 張晨霞 李文碩
目的比較地佐辛復合丙泊酚、芬太尼復合丙泊酚與單純丙泊酚靜脈注射三種方法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的麻醉效果。方法選擇患者自愿接受無痛吸宮術300例,隨機分成三組,每組100例。即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組(D組,n=100)、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組(F組,n=100)、單純丙泊酚組(P組,n=100)。觀察三組丙泊酚用量、蘇醒時間、術中躁動、呼吸抑制情況和離院時間等。結果D組、F組患者的藥物注射靜脈痛、躁動、呼吸抑制發生率、蘇醒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P組(P<0.05),D組和F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不良反應和監測指標三組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地佐辛復合丙泊酚與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應用于無痛人宮流產術麻醉,均安全可靠,鎮痛效果滿意,但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的術后鎮痛效果更好,且很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
地佐辛;丙泊酚;人工流產術
丙泊酚是一種新型短效靜脈麻醉藥,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蘇醒快的優點,但很少鎮痛作用,近年來常復合應用阿片類鎮痛藥,如芬太尼和地佐辛以增加麻醉效果,本文就此三種方法的安全性與療效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隨機、雙盲、對照研究。選擇ASA分級I~Ⅱ級自愿接受無痛人工流產術300例,年齡21~40歲,體重42~81 kg,術前無高血壓、心肺疾患及神經系統疾病。隨機分為三組,每組100例。
1.2方法 患者術前禁食6 h,禁水4 h,入室后監測BP、HR、P、SpO2,開放靜脈輸入乳酸鈉林格液。D組(地佐辛+丙泊酚),先將地佐辛2 mg靜注,3~5 min后手術區消毒,再將1%丙泊酚以1.5~2.0 mg/kg以1 min 20 s~1 min 40 s速度緩慢推注,待患者的神志和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手術,術中視患者的體動情況及手術時間每次追加丙泊酚30~50 mg,當患者SpO2低于正常時托起下頜,同時面罩加壓給氧。術畢惡心者可靜注一定量胃復安及地塞米松10 mg,對心率、血壓變化明顯者對癥處理,術畢呼之睜眼為意識恢復,留觀察室觀察,待意識完全清醒后方可離院。F組(芬太尼+丙泊酚)為先靜注芬太尼0.05 mg,3~5 min后以1 min 20 s~1 min 40 s的速度緩慢推注1%丙泊酚1.5~2.0 mg/kg。 P組(單純丙泊酚組)為手術區消毒后直接靜注1%丙泊酚。
1.3監測指標 術中患者均面罩吸入純氧,手術全程監測BP、HR、P、SpO2等各項指標,并記錄麻醉效果、蘇醒時間、丙泊酚用藥量、術后不良反應和離院時間。

D組、F組患者注射藥物靜脈痛、體動、呼吸抑制發生率、蘇醒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P組(P<0.05),蘇醒時間D組、F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不良反應和各項監測指標三組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三組的丙泊酚用量、術中反應、術后惡心嘔吐以及離院時間比較例)
人工流產是婦科門診常見手術,人工流產綜合征是此類手的主要并發癥[1]。妊娠婦女年齡大多數在21~40歲,過去吸宮術均在清醒狀態下實施,但在擴張宮口及吸刮子宮時均感強烈疼痛,它所引起的自主神經反應可使患者的血壓、心率發生明顯的變化,嚴重時出現人工流產綜合征。如子宮頸損傷、吸宮不全、有時也可發生子宮穿孔,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丙泊酚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無痛人工流產手術,因其鎮痛作用差,常與芬太尼復合應用。地佐辛是混合型阿片受體激動-拮抗藥,其呼吸抑制發生率低于嗎啡和芬太尼,鎮痛作用強,并具有良好的鎮靜作用,其鎮痛效價約為嗎啡的5倍[2],靜注15 min內快速生效,且鎮痛持續時間長[3]。所以地佐辛組在預防丙泊酚靜脈注射痛和蘇醒后下腹痛方面均優于其他兩組,值得應用推廣。
[1] 云虹,胡曉云.丙泊酚復合不同藥物用于無痛人流手術的麻醉.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0,7(1):38-39.
[2] 李淑琴,張利勇,王保國,等.異丙酚誘導期不良反應的多中心、大樣本調查.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22(10):728-739.
[3] 劉榮,肖金輝,桂新星,等.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流的療效.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7):3214-3216.
300190 天津市水閣醫院麻醉科(孔令杰);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麻醉科(張晨霞);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麻醉科(李文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