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瑩
腦動脈瘤股動脈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分析
陳雪瑩
目的對腦動脈瘤股動脈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的護理方式進分析。方法將往年出現的120例腦動脈瘤自發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分為基礎組,對其實行常規保守治療及護理。另外隨機抽取120例實施經股動脈DSA與行腦動脈瘤拴患者作為實驗組,對其在圍手術期進行科學護理。最終將兩組的的數據資料進行比對。結果實驗組的再出血發生率、死亡率等相對于基本組都處于較低的水平。結論對腦動脈瘤患者股動脈介入治療后的圍手術期進行科學護理能夠顯著提高手術成功率,對患者的康復情況起著重大的積極作用。
腦動脈瘤;股動脈刺穿;護理分析
腦動脈瘤(Brain Aneurysm;Cerebral Aneurysm)是由于腦內動脈壁先天性畸形,或者因腦外傷、動脈硬化等原因導致的動脈壁異常,使得部分動脈血管壁向外膨脹在血流的長期沖擊下形成囊性瘤體。當局部血流的壓力逐漸加大時,可能會導致動脈瘤發生破裂,造成顱內蛛網膜下腔出血[1]?;颊叨鄶导性?0~55歲,女性的發病率高于男性。病發癥狀為在突然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對于腦動脈瘤的一般是采用DSA進行確診,即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F對120例腦動脈瘤患者經股動脈造影并且在其圍手術期進行科學護理情況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基本組病患資料:確診為腦動脈瘤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女65例。該組120例患者的年齡段為35~68歲?;窘M實行傳統治療及基礎護理措施,在進行治療后出現26例再出血,8例死亡。實驗組病患資料:確診為腦動脈瘤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120例,其中男49例,女71例。該組120例患者的年齡段為28~78歲?;颊呔鶎嵭薪浌蓜用}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術后存在5例對病情無明顯改善,其余患者均康復,無再出血及死亡。兩組數據資料比對后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基本組120例患者均采用傳統治療與基礎護理,治療手段有藥物緩解腦血管痙攣等。
常規護理方式為患者需臥床休息4至6周等。實驗組120例患者采用經股動脈DSA及在其圍手術期進行科學護理。
1.2.1術前護理 在對腦動脈瘤患者實行手術之前,醫護人員需要對意識清醒患者對手術目的、手術過程及在手術中的注意事項等,讓患者對其將要進行的手術有大致的了解,從而消除患者在進行手術前的恐懼及焦慮心理。對以往實施此類手術的成功病例對患者進行介紹,增加患者對手術治療信心,從而全方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工作。對于手術存在的風險以及術后可能引發的并發癥對患者及其家屬做詳細的介紹,使得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心理及物質上的準備[2]。在術前,要保持病房的舒適整潔,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及休息進行指導,平時需要多食用新鮮的蔬菜瓜果及高纖維粗糧等,多飲水,做好保暖措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及充分的睡眠。如發現血壓升高需要立即使用藥物治療。
1.2.2術后護理 在進行經股動脈造影后,必須保持臥床休息,對于股動脈穿刺的側下肢進行科學護理,密切觀察其穿刺部位是否出現滲血及血腫,留意其穿刺下肢的足部動脈搏動以及足部的是否出現異常情況,下肢有無知覺,并且要求患者進行雙足背屈90°運動,并配合對下肢的按摩用以加快血流速度[3]。如出現異樣需及時匯報醫師進行處理。在術后12~24 h內,患者是否出現頭痛、意識障礙等現象,如有出現這些現象,就需要及時進行處理,例如注射尼莫地平進行腦血管擴張。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現象,頭痛不僅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還會對其身理造成不良反應,嚴重者可能引發再出血[4]。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運用藥物或非藥物止痛法緩解患者頭痛狀況,提高患者的積極心理,從而減少并發癥。并且指導患者在術后一定要保持飲水量,在出院后的要養成健康的生活規律及習慣,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并且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回院復診。
2結果
見表1。

表1 基本組與實驗組數據對比(%)
由上表可知在對象人數一致的情況下,在對患者進行DSA與科學護理后的康復率高于基本組。
3討論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由于腦動脈瘤破裂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采用DSA等治療手段療效顯著,并且術后并發癥幾率小。在患者的圍手術期進行心理及身理的各項科學護理是其治療效果良好的重要保證,由此可見應該進一步加強介入術后的護理措施,以改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及治療效果。
[1] 于淑華.38例腦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7):995.
[2] 唐小燕.介入治療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護理 1例.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0(1):46-47.
[3] 黃金生.腦動脈瘤蛛網膜下隙出血61例診治分析.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0.32(5):884-886.
461000 許昌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