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雪玲 姚麗
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在子宮切口疤痕妊娠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婁雪玲 姚麗
目的探討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子宮切口疤痕妊娠患者13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治療。藥物治療兩個療程后,兩組患者均宮腔鏡電切術將妊娠組織切除。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藥物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子宮切除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血HCG轉陰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疤痕妊娠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子宮保全率,值得臨床推廣。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子宮切口;疤痕妊娠
疤痕妊娠是指妊娠時正好處于子宮切口的疤痕處,是一種危險性很高的異位妊娠。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手術的逐年增多,子宮切口疤痕妊娠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如果盲目的進行刮宮術,則可能導致患者子宮破裂而發生大出血,嚴重的威脅著孕婦的生命[1]。而許多孕婦還有生育的要求,因此,保留子宮治療是目前臨床上采用最多的治療方法。筆者采用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疤痕妊娠65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130例病例均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婦產科收治的子宮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9.23±8.14)歲;停經時間36~66 d,平均(41.39±6.59)d;前次子宮手術類型:48例患者為剖宮產,17例患者為子宮腫瘤;孕囊大小:38.69~56.74 mm,平均直徑(42.15±2.77)mm;hCG水平:1293.78~1511.69 mIU/ml,平均(1389.75±534.71)IU/L。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8.96±9.35)歲;停經時間:37~68 d,平均(42.52±7.14)d;前次子宮手術類型:47例患者為剖宮產,18例患者為子宮腫瘤;孕囊大小:38.77~56.69 mm,平均直徑(42.32±2.96)mm;hCG水平:1312.66~1495.74 mIU/ml,平均(1376.35±468.52)IU/L。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時間、前次子宮手術類型、孕囊直徑和hCG水平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患者B超顯示子宮前壁下段存在回聲團;孕囊直徑3~6 cm;患者的生命體征均平穩;患者無腹腔內出血征象;患者的血hCG明顯升高;患者均有生育要求。
排除標準:排除發生子宮破裂的患者;排除孕囊直徑超過6 cm的患者;排除陰道大出血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嚴重異常的患者;排除不愿參加此項研究的患者。
1.3藥物治療
1.3.1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療,根據患者的體表面積計算用量,用量為50 mg/m2,1次/d;口服米非司酮給藥,用量為每次50 mg,2次/d;同時通過患者的體表面積計算甲氨蝶呤用量,注射1次/d。療程為7 d。
1.3.2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治療,用法以及用量與治療組相同。療程為7 d。
1.4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兩個療程后,兩組患者均宮腔鏡電切術將妊娠組織切除。
1.5藥物療效評價 治療成功:患者血hCG持續下降或下降≥20%;治療2個療程后B超檢查包塊縮小30%以上;患者的臨床體征消失。治療失敗:患者的血HCG持續升高;腹痛無緩解或者明顯加劇;妊娠破裂導致腹腔內出血等情況[2]。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全部數據資料采用t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藥物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子宮切除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血HCG轉陰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的比較%)
近年來,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在異位妊娠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子宮切口疤痕妊娠是臨床上一直特殊的異位妊娠類型,由于前次子宮手術后,子宮切口處的內膜未修復完善,子宮切口未完全愈合,導致疤痕處發生撕裂,而患者的胚胎正好在疤痕組織的薄弱處著床。胚胎在疤痕處著床后,孕囊完全處于患者的子宮肌層內,包繞于疤痕組織內,與宮腔內的聯通被切斷,無法形成良好的底蛻膜,對胚胎發育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甲氨蝶呤是臨床常用的抗代謝藥物,可以對滋養細胞的增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從而破壞患者的子宮內膜絨毛,促進胚胎組織的壞死、脫落以及吸收[2]。米非司酮是臨床上常用的強效孕激素拮抗劑,可以促進患者的絨毛滋養細胞的發生壞死,并促進患者的腺上皮細胞的發生凋亡,從而導致患者的胚胎以及滋養細胞的發生變性壞死,阻斷患者的孕酮活性,從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3]。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藥物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子宮切除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血HCG轉陰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切口疤痕妊娠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子宮保全率,值得臨床推廣。
[1] 韋浪花.剖宮產術后瘢痕處妊娠70例臨床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7):487-488.
[2] 傅紅梅,胡琴.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中國臨床醫學,2011,18(5):696-698.
[3] 羅紅艷.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瘢痕處妊娠臨床病例分析.現代婦產科進展,2006,15(8):151-152.
450000 鄭州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