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鮮芬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理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周鮮芬
目的研究并分析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我院手術室共收治手術患者680例,將上述患者作為本組研究的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組處理,即對照組的340例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的340例患者運用循證護理,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有效性、安全性與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41%、并發癥發生率為6.18%,臨床護理滿意度97.06%,與對照組患者的85.29%、12.29%和87.65%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即P<0.05。結論對于手術患者而言,運用循證護理等新型護理模式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循證護理;手術室整體護理;手術室護理;應用;效果
隨著現代護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循證護理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循證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在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明確、科學的運用護理證據,并將護理人員熟練的臨床知識和嫻熟的護理技能相結合,以患者的意愿為主要依據為其制定出的符合其實際需求的、科學的臨床護理計劃[1]。循證護理是現代醫學模式下的新型護理方式,是現代護理技術的發展趨勢。為了進一步分析循證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而為患者提供更為科學、全面與系統的臨床護理服務,我院特開展本研究,并將詳細的研究結果做出如下總結。
1.1一般資料 我院手術室2009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間共收治手術患者680例,其中,男380例,女300例,其年齡為18~82歲不等,平均(54.2±3.8)歲。本組患者中,普外科病房患者320例,泌尿科患者182例,婦產科患者139例,骨科患者39例。將上述68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即對照組的340例患者中,男190例,女150例,其平均年齡為(53.8±3.4)歲;觀察組的340例患者中,男190例,女150例,其平均年齡為(54.6±4.2)歲。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其性別、年齡、疾病類型與臨床表現等均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方式為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方式為循證護理,即確定循證護理小組,對患者手術前、手術中與手術后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通過文獻檢索等方式開展研究,并制定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措施。對比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與臨床護理滿意度等。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運用SPSS 13.0數據處理系統對所有的研究數據進行了科學與系統的分析和整理,當P<0.05時,研究結果的差異具有顯著性,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4.41%、并發癥發生率為6.18%,臨床護理滿意度97.06%,與對照組患者的85.29%、12.29%和87.65%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即P<0.05。具體的數據對比結果如下。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與護理滿意度對比
循證護理是現代臨床護理工作的基礎,通過科學、有效的循證護理可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臨床護理服務,進而促進其早日康復。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循證護理措施如下。
3.1心理干預 在現代臨床中,手術作為一種去除患者病變、治療其嚴重損傷的有效手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運用手術治療疾病的過程也將對患者的機體產生一定損傷,在此種狀況下,患者的心理與生理必定出現一定的應激反應,其主要表現為患者術前的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悲觀情緒[2]?;颊咝g前出現的上述不良情緒均將干擾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并對其手術效果與術后恢復產生消極影響。基于此,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向其發放術前健康教育卡片,并告知其手術的基本流程、麻醉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以增加患者對手術室環境、手術和麻醉流程等了解,消除其陌生感,進而使其在積極、健康的情緒下接受手術治療。
3.2體位干預 手術中,在需要患者采取特殊體位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舒適為第一考慮,并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幫助患者選擇舒適體位。對于頸部較長,或頸部病變位置淺、年齡較大、有頸椎病等患者,則應適當將其頭部墊高,以減輕其手術中的不適感。
3.3輸液護理 手術中,為了更為方便的為患者用藥和補液,護理人員應選擇患者較為粗壯、有彈性的血管、并運用較大的留置針進行穿刺。在為患者進行穿刺時,護理人員應運用親切的語言向患者說明“由于手術的安全需要,需要為您運用靜脈留置針輸液,而此種針可能比平時的穿刺針粗一些,希望得到您的理解與配合”。穿刺時,護理人員應該運用其嫻熟的技術、動作輕柔,且盡量一次穿刺成功。
3.4細節處理 手術中,護理人員應盡量使患者感到舒適,在麻醉與手術中應注意為患者遮蓋身體,以減少其身體部位的暴露程度。對于必須暴露的部位,盡量在麻醉后進行。術中,護理人員應適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對于患者在手術中的不適感應及時處理。對于牽拉所導致的患者疼痛,護理人員應撫摸患者,并緊握患者雙手,使其感受到關心與愛,以消除其恐懼、不安等情緒[3]。在溫度較低的冬季,為患者清洗體腔時,所需的生理鹽水應適當加溫后在使用,以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不適感與冷刺激。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手術患者而言,運用循證護理等新型護理模式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1] 張靜. 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0):120-121.
[2] 辜建珠. 靜脈輸液拔針不同按壓方法效果觀察.實用醫技雜志,2007,14(32):4488-4489.
[3] 許萍.循證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6(24):196-197.
451200 河南省鞏義市陽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