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豆彩虹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探討
王麗 豆彩虹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探討。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是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分組,普通護理組36例和臨床護理路徑組50例。結果臨床護理路徑組肺癌手術患者SCL-90癥狀自評量表評分優于普通護理組,P<0.05,研究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應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態,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效果。
心理疏導;肺癌;護理
肺癌是呼吸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發生率的80%[1,2]。肺癌手術患者往往因病情發展和對于治療的過分擔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心理情緒消極變化。筆者通過對我院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資料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86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7.5±8.0)歲,依據1997年肺癌國際分期標準進行確診,臨床TNM分期:Ⅱ期46例,Ⅲa期40例。組織病理學檢查:鱗癌46例,腺癌40例。依據是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分組,普通護理組36例和臨床護理路徑組50例。
1.2方法 普通護理組 采用肺癌手術的常規護理措施。臨床護理路徑組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措施:①建立肺癌手術患者臨床檔案。②建立肺癌臨床護理路徑計劃。③肺癌手術患者進行健康宣教。④肺癌手術前后進行心理疏導。⑤幫助肺癌手術患者進行自理能力訓練。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肺癌手術患者SCL-90癥狀自評量表情況:參照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各項不同心理特點等方面進行評價,1~5分,患者評價分數越高,提示其心理健康狀態越差。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建立數據庫,肺癌手術患者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進行分析,P<0.05,心理狀態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肺癌手術患者SCL-90癥狀自評量表情況的比較(如表1)

表1 兩組肺癌手術患者SCL-90癥狀自評量表情況的比較
肺癌是呼吸系統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晚期肺癌生長發展過程中,在原發腫瘤組織邊緣、淋巴結、血液循環及骨髓中,是肺癌轉移復發的根源[3]。有資料顯示[4],非小細胞型肺癌5年生存率為12%~15%之間。肺癌手術患者對于病情和手術的過分擔心,肺癌手術患者在心里情緒上呈現多種不同樣式的變化,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憂郁、自卑的心理情緒,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生存率。肺癌手術患者因病情復雜多變和病情反復遷延,更加增加了治療的不可預期性,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預期可能和臨床治療效果無法吻合,使肺癌手術患者在對于接受臨床治療方面的依從性較差,手術治療后患者一些社會活動明顯減少,在心理上出現較大落差,無法適應,一旦與家人關系不融洽,很大可能進入自我封閉的狀態,出現較強烈的孤獨感,極可能出現抑郁癥。患者術后生活自理能力訓練主要包括針對肺癌手術患者無法生活自理者,為患者制定日常生活時間表,訓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鼓勵患者親自動手穿衣服、梳洗、吃飯、大小便等,將每一項生活項目逐步的分割成每一個小步的步驟逐步的完成。筆者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癌手術患者臨床資料,依據是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分組,普通護理組36例和臨床護理路徑組50例,結果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組肺癌手術患者SCL-90癥狀自評量表評分優于普通護理組。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手術患者應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態,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效果。
[1] 汪蕾.淺析肺癌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外醫療,2011,1(3):142-143.
[2] 姚超飛.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負性心理的影響.中外婦兒健康,2011,19(4):68-69.
[3] 葉云婕,何夏君,陳曼娜,等.同步放化療對進展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心理護理需求指標的影響.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8):6849.
[4] 李湘輝,成沛玉,陳 勁.姑息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3-5.
620020 眉山三醫院(眉山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