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央商務區下城區的北部,東接江干,西臨上塘河,北靠半山,南接武林商圈,區域面積9.73平方公里。轄區有石橋、楊家等9個社區,總人口10萬余人。轄區及周邊小區密布,預計5年內,整個石橋地區及周邊居住人口將達50余萬人,集聚旺盛人氣,商業氛圍濃厚。

今天的石橋,是下城區從“南北差異”向“南北統籌”的轉變過程中的重點與關鍵,是杭州市城北新城建設與發展的要地。
近年來,街道以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投資推進年、消費促進年、環境改進年”的“三進”活動為抓手,以打造高品質宜居宜業新石橋為目標,大力實施“南精北快”和“人才強區”戰略,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文化創意、物聯網、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空間布局,強化城市功能。街道先后榮獲全國社區服務示范街道、全國社區共建共享先進街道、浙江省體育先進街道等榮譽稱號。
以轉型升級為主引擎,打造“繁華石橋”
石橋定位為杭州市次級商業商務中心,隨著市委、市政府城北新城規劃建設,為石橋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下城區都市工業園及高新技術產業園10年前就已落戶石橋,下城區“創新中國”產業園剛剛落戶石橋,轄區內“創新創業新天地”項目正建設成為杭州城市綜合體的樣板和標桿,總投資近30億元的浙商創業創新杭州新天地·東方茂項目正式啟動;“國”字號的“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集聚區”落戶石橋;中大、銀泰集團強強聯手打造的中大·銀泰圣馬廣場,以及華豐新世紀國際廣場綜合體,都將成為杭州城北24小時新都市生活中心;世界零售業500強——大潤發超市已經正式開張。以經濟合作社集體經濟為支撐的三大工業園區是眾多產業的集聚區。目前石橋整個轄區待招商的房產總建筑面積達267萬平方米,總投資130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以優化環境為主引領,打造“品質石橋”
以創建省級衛生街道為牽引,不斷加大城區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工程,抓好街道街面保序和保潔工作,河道保潔位列全區第一,南大河清淤工程被評為杭州市生態文明“1250”工程。全面推廣垃圾分類,都市楓林、月桂苑等多個小區被評為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百個優勝小區”。開展藥品食品行業聯合專項整治,成功創建杭州市藥品安全示范街道。開展了“熱血青春、涌動石橋”獻血活動,超額完成全年獻血任務,總獻血量位列全區第一。深化道路分級分類量化管理,對主要道路實行常態嚴禁管理,對次要道路實行常態嚴控管理,背街小巷和社區主干道實行常態規范管理,構建長效管理機制。

樓宇社區文化節

新市民黨員“心連心”志愿服務隊參加為民服務活動
以和諧穩定為主攻點,打造“平安石橋”
依托外來人員集中公寓建設,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以良好的硬件設施、多彩的業余活動,傾力打造新市民之家。以“平安、和諧、惠民”為宗旨,充分整合小區服務管理資源,深化平安惠民中心建設,推出“13610”平安惠民服務模式。實施居民住宅小旅館管理和“兩排查、一促進”的基礎大排查,此做法得到了市、區綜治委的充分肯定。圍繞“平安石橋”建設,全面構建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深入實施治安防范“一十百千萬”工程,新建石橋、楊家社區消防工作站,進一步強化消防“四個能力”建設,確保轄區平安穩定。
以民生普惠為主動力,打造“幸福石橋”
圍繞“一老一小一新一殘”,著力落實普惠共享,不斷提高居民滿意度和幸福感。創新推出的“個案化服務”工作法已在街道全面推廣。杭州養和醫院、杭州慈養老年醫院、下城區慈養護老中心項目先后落戶石橋,并在全市首創“護老中心+老年醫院”的醫養結合、康復關懷新模式。創新啟動“結對幫扶+項目推進+接力關愛”志愿服務,建立全省首個“小蒲公英”夢想藝術團,開啟關愛外來人員子女新篇章。開通新市民QQ論壇、微博,為新市民搭建溝通交流的信息平臺。全力做好殘疾人服務,全省最大的自閉癥康復機構——康乃馨兒童康復中心成功落戶,精心打造的小康陽光庇護中心將為殘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成立全市首個新市民計生聯合協會,并新建多功能會員之家。
以黨的建設為主旋律,打造“活力石橋”
開展以“決勝北部、亮劍石橋”為主題的“弘揚下城精神——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活動,在機關、社區、經合社開展“讀好書、開好會、辦好事、當表率”活動。堅持黨群工作一體化,不斷創新組織設置,在構建區域大黨建格局上有新突破。先后成立了新市民之家黨委、街道黨建共建“兩會一處六組”和華豐、華西樓宇社區黨委,其中新市民之家黨委被評為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列為全區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品牌。率先在全區開展人大代表預決算執行情況的監督評議,建立新市民之家人大代表聯絡站,進一步拓寬代表履職平臺。創新建立新市民統戰工作聯絡站。

石橋,正以與時俱進的開放理念、獨特的區位優勢、完善的規劃優勢、強勁的產業優勢和集聚的配套優勢,成為宜居宜業宜商的新樂土,正徐徐展開一幅“繁華時尚新石橋、幸福美麗新家園”的絢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