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龍 沈費偉(實習生)
近年來,溫嶺市人大建立人大代表工作站,為代表履職及民意表達搭建了平臺,收到了良好效果。那么,工作站究竟如何運作?代表又是如何履職?記者深入代表工作站,走近當地基層人大代表身邊,用心傾聽,用筆記錄人大代表履職的點點滴滴。
“自從有了代表工作站,選民一有事,不管白天還是夜晚,24小時隨時都會撥通我們的電話,向我們求助。”溫嶺市澤國鎮西片區工作站的鐘妙增代表開口便道出了代表站給他生活帶來的變化。
“老百姓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我們人大代表的身影。”在溫嶺市城東街道,記者了解到目前矽肺病疑似患者多達957人,其中已被相關機構確認的就有229人,矽肺病患者大多面臨著高昂的治療費用。
“真的很可憐,患病的人因為身體躺不下來,就坐著等死。”巖下代表工作站郭子榮代表痛心地說道。圍繞矽肺病患者的救助問題,工作站的人大代表們多次開展調研,并將調研情況通過街道人大工委向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反映。
“打鏨子、掄大錘、扛石板,他們為當地的發展做出過貢獻,我們不能夠忽略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代表的奔走呼吁引起了市里高度關注。據悉,2012年7月,溫嶺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矽肺病救助工作專題詢問會,研究解決矽肺病患者生活問題。市政府出臺矽肺病患者救助政策,明確自2013年起,將矽肺病納入特殊病種,門診費用報銷70%;設立特殊困難矽肺病人生活救助基金600萬元,對生活特殊困難的患者進行救助。
“2011年我們代表工作站還組織城東16位人大代表集資12萬元,設立了愛心基金來幫助矽肺病人”,郭子榮說道,作為人大代表,就要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在塢根鎮的沙山片區,由于地理原因,飲用水源不足問題一直困擾著當地群眾。2011年7月1日,鎮政府貫通了自然水一、二級管網建設。但沙山等7個村的自然水三級管網建設問題尚未解決,村口通了自然水,但是“看得見,喝不著”,群眾對此反響強烈。
“水管接不到農戶家里,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安裝費用太高,老百姓承擔不了。”沙山片區代表工作站的人大代表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少出錢,多出力。”工作站的代表們和鎮政府及自來水公司通過協商,確定最優解決方案:由村在市供水公司認可的四個品牌材料中,自行采購,挖溝等由村自行安排,公司只負責安裝,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前前后后跑了十多次,連采購的價格我們都去進行了暗訪,一定要確保成本最低。”據沙山片區代表工作站劉永標代表介紹,目前沙山片區的大部分村民告別了以往“一天分兩斤水”的“干渴日子”。
此外,在新河鎮,人大代表工作站圍繞著交通擁堵、金清二期的農房拆遷等工作;在城南鎮,橫山代表工作站在橫山溪治理污染問題上積極努力……在采訪中,代表們自豪地講述著各自的“得意之作”。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代表工作站是基層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一現場,是全天候民意氣象站。”溫嶺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學明說道,代表工作站這一新興的履職平臺,不僅亮出了代表身份,更是亮出了代表的責任。

代表工作站架起了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溝通橋梁。圖為群眾給代表工作站贈送錦旗。
“代表工作站解決了百姓有事找不到人大代表的困境,但關鍵是要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澤國鎮中片人大代表工作站阮浩波代表向記者介紹:“有些事情政府辦不了的,我們都可以很好地辦好,因為我們人大代表和民眾聯系更密切,更接‘地氣’”。
據悉,2010年7月26日,澤國鎮遭遇了53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強降雨,這次暴雨共沖掉公墓326個,倒塌236個。暴雨過后,現場一片狼藉,骨灰盒到處散落,群眾在哭喊中尋找著親人的骨灰。
“主要原因在于公墓設計、施工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公墓的排水系統和固化工程。”村民們認為責任在政府,要求一個公墓賠償10萬元。
“我們得知情況后,邀請了氣象、民政、地質等部門進行現場調查,查找問題根源,排除了質量問題。”代表工作站的代表們還組織政府與村民對話,通過對比,村民了解到,這個公墓區屬于福利性質,買個墓位只需要1260元,可以放兩個骨灰盒。政府“是虧本的,沒有賺公眾的錢”。
“在這件公墓沖塌事件上,老百姓與政府從立場上來說,他們一開始就是對立的。”鐘妙增表示,在充分考慮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工作站的人大代表,全力做好勸導和協調工作,最后商定一個公墓賠償2000元。至此,整個公墓坍塌事件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醫療糾紛、醫患矛盾是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之一,也是百姓關心、代表關注的一大社會難題。2012年7月16日上午,溫嶺石橋頭鎮橋浦村村民王某因頭痛、咳嗽,到石橋頭鎮衛生院就診,并于次日復診,在不符合治療規范的情況下,王某被注射青霉素后,出現神志不清、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經搶救無效死亡。
王某死亡后,其家屬、親戚情緒非常激動,糾集了上百人把鎮衛生院圍得水泄不通。鎮衛生院急忙向石橋頭鎮政府和中央段代表工作站求助。代表工作站郭奇寶等人大代表,第一時間趕到鎮衛生院安撫疏導群眾。在整整一個上午苦口婆心的勸導下,死者家屬才慢慢散去。
據郭奇寶介紹,為及時圓滿化解醫患糾紛,代表們多方奔走,主動介入調解,多次聯系市衛生局、市行業聯合調解委員會、臺州學院司法鑒定所等單位,輾轉椒江、溫嶺、石橋頭10多次。最后在鎮調委會、工作站的主持參與下,當事雙方進行了后續協商,鎮衛生院愿意在調解補償的基礎上,由診治醫師當事人再作補償。一起極易激化矛盾的事件得到了平息。
“我們來自農村,沒有架子,對當地老百姓知根知底,在村民中威望高,老百姓喜歡找我們幫忙。”澤國鎮牧嶼工作站的林梅順代表表示,在化解社會矛盾方面,代表有先天的優勢。他還笑著和記者說道,自從工作站成立以來,老百姓已經向他們贈送了兩面錦旗。
“代表工作站就像架在政府與民眾之間的一座橋梁。”城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朱華通說道。
可見,代表工作站的這種模式,構建了“選民—代表—政府”三方互動的新平臺,架起了政府和百姓間的橋梁,彌合了政府與群眾之間的縫隙。

溫嶺市人大建立代表工作站,為代表履職及民意表達搭建了平臺。
“代表工作站除了要化解糾紛,為民辦事,更要承擔起監督政府的責任。”箬橫鎮貫莊代表工作站江根德代表向記者介紹,2012年6月1日,箬橫鎮新一輪河道保潔承包開始實施,但效果很差。河道水葫蘆爆發、河面漂浮物較多、支流垃圾清理不及時等現象普遍存在。
7月18日,群眾來到工作站反映這一情況,江根德立刻組織選區內的部分市、鎮兩級人大代表,用一天時間對全鎮各區塊的河道保潔工作開展暗訪和視察。
“我們發現,兩個保潔施工隊,基本上都是人員不整。河道漂浮死豬,支流沒有保潔,河道沒有清理。可以說,承包前后一個樣。”工作站的代表們將發現的問題用文字和照片一一記錄下來之后遞交鎮人大主席團。
當看到一張張真實的河道污染照片時,政府有關負責人目瞪口呆,立即要求承包人有計劃地將地頭、河溝、池塘等進行全面清理,并且通過公示牌等方式公示責任河段、監督電話和責任人電話,通過把周邊村(居)干部編入督查隊伍,在村干部和群眾中形成共識和監督合力。
“我們代表工作站在政府采取行動后,還會不定時地去明查暗訪。”江根德表示,要將監督進行到底,使得河道保潔單位和政府監管部門一刻都不敢放松。
非法小冶煉生產,不僅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也給群眾健康帶來極大危害。在濱海鎮,當地群眾在向濱北代表工作站的人大代表們反映這一情況后,代表工作站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代表對反映的東片農場進行暗訪督查,摸清了非法小冶煉廠的所在地、規模及從事人員情況。
隨后,工作站的人大代表向政府反饋暗訪情況,并協同鎮政府開展了檢查行動,取締3家非法小冶煉企業,依法扣押非法電鍍生產工具和產品原料,并對非法電鍍點實行斷電斷水。
“只有動起來,代表活動才能活起來。”溫嶺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主任阮阿才向記者介紹,代表小組是閉會期間法定的活動形式,然而代表小組有局限性,只能對行政區普遍性問題開展視察調研,對局部性問題很難顧得上,活動實效也會受到影響。代表工作站其實是代表小組工作向選區的延伸,也可以說是代表小組下面的小組,以一個選區或若干選區建立代表工作站,吸收上下級代表參加工作。
據悉,溫嶺市人大代表工作站于2008年8月在箬橫創建。截至2012年底,溫嶺市已建立44個代表工作站,實現了全市16個鎮(街道)全覆蓋,參與的各級人大代表614人。
“現在代表工作站的職能主要有四點:一是組織學習交流;二是開門接待選民;三是調研視察暗訪等工作;四是監督與助推民生工程。”阮阿才說道。
關于人大代表工作站創建的初衷,溫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維平表示,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為了克服代表小組人數多、召集難的問題;二是為了克服代表個體的活動限制、力量單薄、智慧有限等缺點,通過代表工作站可以很好的將代表與選民的日常化聯系進行規范。
溫嶺人大代表工作站作為代表與選民家門口的聯系場所,期盼它能讓更多來自基層、來自一線的聲音回響,讓百姓感受到人大代表的行動,體會到人大制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