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賢凡 劉青才
(相城區珍珠湖小學 江蘇蘇州 215134)
1891年11月18 日,在安徽省歙縣的一個清苦農家,誕生了一位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先生自幼聰明好學,終身從事教育改革,為了中國教育的未來,嘔心瀝血,他務實改革,艱苦創業,提出了很多富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如“生活教育”理論、“民主教育”、“創造教育”、“教、學、做合一”、“愛滿天下”等眾多教學思想,這些教學思想在當下的教育語境中仍然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對于當下的素質教育改革而言,陶行知可以說是先軀,體育教學改革中也滲透著眾多陶行知教育思想。
2001年國家教育部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求從事教育教學的工作者都針對自己的學科專業進行相應的改革,體育教學改革在這一時期也有了巨大的改進。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名稱和內容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內容的比對,我們不難看出,在當今的《標準》中處處都滲透著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如表1)。
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陶行知深知傳統教育對學生健康的摧殘,他稱之為“吃人的教育”,而如今的應試教育與傳統教育又有何不同呢。傳統的教育使學生變得面黃肌瘦、弱不禁風的樣子,而現今的應試教育則使學生從小帶著厚厚的眼鏡,背著重重的書包,走著蹣跚的步法,所以現今的應試教育相比傳統教育有過之而不及,也可以說是“五十步笑百步”。為了改變應試教育對學生身心的摧殘,為了加強學生身心的健康,為了讓學生將來有健康的體魄去建設我們的國家,教育部在新《標準》中強調“健康第一”是體育課的指導思想。
國家推行素質教育,為了顯示現今體育大綱與以往教學大綱有何不同,首先在大綱的名稱上做了文章,如今的體育教學大綱叫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名稱中特地加上了“健康”二字,以此來顯示該標準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這一點和陶行知先生所要表達的康健生活理念一致。他說“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斌w育教育亦是如此。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為了使每一個體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克服只注重教學內容,忽視學生個體發展;只注重身體素質,忽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傾向,《標準》將“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也就是說,在以后的體育教學每個環節,都要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來要求,并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生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關系,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師生、生生之間的和諧氛圍,從而真正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陶行知先生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將健康的生活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他始終強調:“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蓖ㄟ^陶行知三個“康健”的強調,我們可以看出,陶行知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今天我們重新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完全可以說,是對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的回歸和充分肯定。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是體育教學活動的被動者,教師只管一味的教,學生只管一味的模仿,這種教學模式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先生除了教以外,便沒有別的本領,只管教;學生除了受教以外,也沒有別的功課,只管受教?!笨茖W合理的體育教學應該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的教法可以靈活多變,學生的學法也可以自主創新。在新《標準》的引導下,現今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更多的是引導、組織,把大部分的時間和自由發揮的空間留給了學生,在教師的有序組織活動中,學生之間通過相互探討,集思廣益,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活動花樣和鍛煉方式,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學生完全發揮了自主創新精神,解放了自己的雙手和頭腦,而這一點,與陶行知曾經提出的教育思想:“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大膽地想;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自信地說;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勤動手;給他們一片自由的天空?!笔峭耆恢碌摹,F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完全是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沿用。
新《標準》指出“健康第一”是體育課的指導思想,也就是說,在體育課的各個環節我們的選擇都要從健康的角度來考慮,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必須要符合健康的理念。體育課教授什么樣的內容才是健康的內容呢。健康必須要符合幾個要素:首先,活動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質;其次,活動必須讓學生能夠接受;最后,活動必須與日常生活有聯系。這三點也正是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來衡量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無病,還要從心理、社會適應方面來考慮。真正健康的教學內容必須要經受住以下三個問題的考驗。本次課的教學內容是否可以提高學生的某一項身體素質,該項活動是否能夠被學生從心理上所接受,該項活動是否具有實用價值,即在今后的生活中是否能夠用到,看到如此眾多要求的教學內容,有些老師不免懼怕道:我到哪里去找這么多健康的體育項目呀,其實健康的項目都在身邊,關鍵是看我們教師是否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

表1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辈灰】戳俗约汉椭苓叺娜?只要用心,健康的教學內容隨手即來。同樣的教學內容,在不同的地域、學校、個體之間就可能衍生出不同的教學內容,這也充分意味著教學內容的可變性,因此在教學內容上創新是完全可能的。例如跑這項運動,最簡單不過了,也就是因為他太簡單、太常見了,往往使學生討厭這項運動,讓學生從身體上和心理上都膩煩。一提起跑步,學生就會聯想到機械的邁著兩條腿,擺著手臂繞著操場一圈一圈的跑,可是跑步又確實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怎么辦,這個時候,我們教師就可以開動腦筋,變換花樣,讓學生在忘卻“跑”的辛苦中去體會“跑”的快樂。就一個簡單的熱身運動,只要老師稍作變換,學生就會快樂無比的參與其中:第一種方案:將慢跑2圈的活動改為追逐跑的游戲,學生在追追停停中就會忘卻跑的辛苦,體會競爭的快樂;第二種方案:籃球場是每個學校都具有的場所,利用籃球場的邊線、二分線、三分線、罰球線和中線、中圈的距離代替慢跑兩圈操場的距離。這個方案中融入了一個常見游戲:貪吃蛇。讓帶頭的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注意觀察,在沿著籃球場邊線自由跑動時,不要“吃”到排尾的同學,在這個貪吃蛇游戲中,學生們都忙著體會不斷變換的跑步路線和排頭排尾的距離,根本不會想到跑步過程中的累;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圖形跑,如:蛇行、螺旋形、三角形等等。所以說,我們體育教師不要怕沒有健康的教學內容,只要我們自己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因時因地制宜,那么我們的體育教學內容將會既豐富有多彩,又能促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新《標準》中也要求體育教師在評價學生體育成績時應該多樣化評價相結合,即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身評價、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看學生對該項運動項目的技術掌握情況,還要看學生在運動中的態度、情感、參與及實際運用能力。陶行知說教育是“與生同來,與死同去”的,他還說教育應該“是整個壽命的教育,不是短命的教育”,這一教育思想與當今所提倡的“終身教育”、“終身體育”思想是完全的一致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學生體育評價時,更多的應該注重學生態度、情感方面的評價,注重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趣,使學生對某幾項運動項目有信心、有興趣,促使他們養成終身體育的思想。在評價過程中,提倡學生對自我進行評價、學生對學生進行評價、家長對學生的評價等等,可以實現評價的多元化,每一種評價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更何況良好地評價方式可以不斷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鼓勵學生積極努力學習的有效教育手段。
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事業,一生為中國教育改革而奮斗,他的教育思想得到教育界的公認,他的眾多教育思想對我們體育教育改革起到導引和指揮作用,在現今的素質教育改革中,我們體育課程改革從指導思想到教學評價都滲透著陶行知教育思想,這也是對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充分肯定。
[1]秦積翠,張海鐘.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解讀[J].教育探索,2012(5):51.
[2]黃曉玲.試論陶行知教材思想及現實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5(5):80.
[3]楊琦.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探微[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5):60.
[4]成尚榮.陶行知課程思想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5(5):55.
[5]張炳生.陶行知師范教育與我國師范教育現代化[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2(3):34.
[6]陳波.人類教育終身化與陶行知的終生教育思想[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0(4):25.
[7]金林祥,李庚靖.論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