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黨的十八大強調:軍地雙方要認真抓好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規劃的貫徹實施,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軍民融合的體制機制。當前,推進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提高打贏能力,就必須在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上謀實策、鼓實勁、見實效,而其中創新融合方法又是提升融合質量的關鍵環節。
在科技創新中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是當今世界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據統計,發達國家軍隊信息化建設80%以上的技術均來自民用信息系統。美國80%的科研人員直接或間接地為國防服務。日本政府曾提出,日本的每一項科技發明,都要想一想對自衛隊的戰斗力提升有無幫助。
借鑒外軍經驗,在科技創新上融合,必須健全軍地需求信息互通和技術對接機制,深化軍地聯合科研攻關和科技創新,積極將地方科技優勢轉化為體系作戰能力。如借助地方信息化資源,建設信息化指揮平臺;如在高新技術資源中挖潛,加強軍地裝備器材建設。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催生了大量高新技術產業。充分利用地方高新技術資源,研發和升級更新部隊的裝備器材和設施,就可為軍民攜手遂行平戰時任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當前,軍民融合謀發展的輿論已經形成,通過簽署協議促落實也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實踐證明,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目標,軍地之間簽署融合發展協議,將一些法律規定和原則要求固化為具有約束力的實施方案,有利于軍地雙方把靠“感情融”轉變為“依法融”,有利于把“構想設計”轉變為“具體實踐”。

軍民融合的成功案例:“天河一號”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
新軍事革命不斷深化,基于信息系統的作戰能力的生成所涉及的資源幾乎覆蓋整個國家的戰略資源,這使得創造財富的方式與軍事活動的方式深度融合。當今世界,西方國家形成各具特色的軍民融合模式,如“軍民一體化”的美國模式、“以民掩軍”的日本模式、“以軍帶民”的以色列模式等。歐洲曾以私有化進程強化市場引導作用,改造國營軍工企業,取得了成功,但這一套路在俄羅斯卻引發一系列嚴重后果;以色列的軍民融合模式總體上比較成功,但巴西等國的模仿卻難以奏效。這說明簡單的效仿不可能成功。因此,我們在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遵循融合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更重要的是要將遵循軍民融合的一般規律與把握我國軍民融合特殊規律緊密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辟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軍民融合之路。
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軍民融合發展一方面借鑒別國經驗,一方面根據自身實際不斷探索,形成一些具有自身特點的成功經驗:堅持遵循融合發展一般規律與把握中國特色相結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優勢與運用經濟法律手段相銜接,堅持融合方式與國家安全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協調。
2010年10月24日,《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度舾梢庖姟罚┨岢鲆?-5年基本實現國防科技與民用科技、國防科技工業與民用工業的互通、互動、互補;基本實現從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在財政投入、稅收政策、市場準入、軍工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公平化;形成面向全國、分類管理、有序競爭的開放式能力發展格局,等等。在融合中求發展,在整合中求效益,在聯合中求作為,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融合之路……

中國航空館
據悉,目前已有300家企業獲批成為軍隊物資供應商,其中來自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企業有61家,占到2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關村創業活力逆勢爆發,每年新創辦科技企業超過3000家,中關村已逐漸發展成中國創業“夢工廠”。據介紹,近年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支持72家當地企業累計承接重大工程195項,工程合同金額達95億元。其中電子信息領域的項目數量最多,另外還有交通、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
乘著創業政策利好的春風,2011年12月8日,總參謀部、總后勤部、總裝備部和海軍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舉行推進軍民融合項目簽約儀式。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北京市將通過軍地共同努力,將中關村示范區打造成為全國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據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介紹,圍繞重大工程集中的軌道交通、信息基礎設施、新能源企業、水務和軍民融合等領域,“十二五”期間,中關村管委會還將聯合有關委局辦,召開多場示范區企業加入軍隊物資采購供應培訓會和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會等。未來,一批批新興企業將在中關村這座創業“夢工廠”化蛹為蝶,實現夢想。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聯手打造了世博會史上第一個航空館——中國航空館,首次將“航空、飛行與城市”的主題呈現于公眾面前,成為中航工業軍民融合戰略一張“亮麗名片”。
“作為一個國家來說要發展航空工業,如果不搞軍民融合,不能統籌軍工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你這個航空工業便是一個‘跛足’的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董事長唐軍西認為,如果撇開民用領域,航空工業必然會因缺乏穩定支撐而喪失發展潛力。在這一理念推動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對傳統軍工企業相對單一的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研制生產各類殲擊機、強擊機、運輸機、殲擊轟炸機、直升機等軍用航空設備,還在中短途運輸機、民用直升機等民用航空領域實現突破。
軍民融合,是技術轉化和市場意識的融合。軍用技術“嫁接”至民用領域,民品得到跨越式發展;民品利潤和民品市場使軍品前沿技術研究融入市場意識,產生“滾雪球”效應,這也是世界航空巨頭普遍遵循的成功模式。

軍民合作開發的產品實現大批生產銷售
2011年2月28日,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浮交通運營線在北京啟動建設。此舉標志著我國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已具備工程化、產業化實施能力,中國人乘坐國產磁浮列車將為時不遠。
“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軍地協同創新,才使國產中低速磁浮列車迎來光明的應用前景?!蔽覈械退俅鸥〗煌ㄏ到y總體設計師、國防科大教授常文森感慨萬分?!拔磥硪云髽I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支持、產學研相結合的合作模式,將形成優勢互補、成果共享、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創新格局?!眹揽拼蟠鸥〖夹g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杰如是說。
磁浮列車是一種非接觸式的新型交通工具,它通過巧妙地利用電磁力抵消地球引力,讓車體懸浮在軌道上運行(懸浮間隙約為1厘米),享有“零高度飛行器”的美譽。然而,要讓磁浮列車真正成為人們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卻是一個涉及眾多學科、行業的系統工程。
為了讓國產磁浮列車早日馳騁華夏大地,10多年來,由北京控股集團投資和組織,國防科大負責工程化核心技術攻關和系統集成,雙方聯合國內航空、鐵路、汽車等相關領域最具優勢的17家科研院所和企業,合力打造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研發平臺。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
近年來,一條條高速鐵路不斷延伸,織就了一張縱橫交錯的“蜘蛛網”,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部隊快速機動和戰略物資投送有了新“速度”。河南省軍區領導說,自從高鐵在河南扎根,部隊就將高鐵運輸作為兵力和戰略物資投送的重要方式之一,協調地方鐵路部門做好應急準備和預案。
翻閱中原經濟區編制的版圖規劃,“四縱五橫四輻射”的規劃圖描繪了一幅以鄭州為中心,打造“米”字型鐵路骨架的未來藍圖。鄭州鐵路局工作人員介紹,鄭州作為全國鐵路交通網的中心位置,將努力打造國際型航空港區,加速鐵路、航空和高速公路的融合。這些措施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必將給國防和軍隊建設帶來嶄新的發展前景,使部隊的遠程機動能力駛入“高鐵時代”。
2011年10月份,總后勤部與河南省簽署了《關于推進應急運輸與物流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勾勒出了未來高鐵、航空和公路軍事交通藍圖。軍地雙方在高速鐵路的建設發展中充分考慮了軍事需求,建造了重型裝備和物資裝運平臺;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需求與中原經濟區發展統籌規劃,共同建設全國首個軍民融合式應急投送保障基地,實現軍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據專家估算,在未來的高鐵時代,像汶川抗震救災這樣大規模的部隊快速機動和物資投送,成本不僅將降低一半,投送速度也會增加3倍以上。
“北斗”導航定位系統是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到2020年前,“北斗”導航定位系統衛星數量將達到30顆以上,導航定位范圍也將由區域逐步拓展到全球。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可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芯片的手機或車載衛星導航裝置查詢路線;當你在沙漠、山區等人煙稀少地區進行搜索救援時,通過衛星導航終端設備可報告所處位置及受災情況,提高救援搜索效率……事實上,導航定位技術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在指揮控制、精確打擊、戰備訓練等領域都得到了有效應用。近年來,隨著“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航天科技受到世人越來越多關注。同樣,作為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一支重要力量,“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密切。8月3日,總參謀部與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我國將用3年時間建立起一個“法規配套、標準統一、布局合理、軍民結合”的“北斗”導航檢測認證體系。隨著“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的建設發展,“北斗”導航應用即將迎來“規模化、社會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大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