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一個時期,民革將在全黨廣泛開展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通過開展這一活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民革組織和廣大黨員將更加自覺地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在當今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安身立命之本,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今天中國發展的偉大業績;也是民革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民革組織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對于民革來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貢獻,就是要為多黨合作事業發展和制度建設發揮作用。為多黨合作事業發展作貢獻,就是要有為;為多黨合作制度建設作貢獻,就是要有位。有為,就是要發揮民革優勢,通過多黨合作制度安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創造業績。有位,就是要通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創造業績,來贏得在多黨合作制度中的地位。
作為民革中央機關刊物,本刊有責任積極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揮民革中央機關刊物的優勢,為多黨合作吶喊發聲。為此,本期隆重推出萬鄂湘主席的 《民革要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貢獻》一文,敬請關注。
為了配合民革中央 “三農”委員會對農村金融問題的研究,本期約請幾位專家撰寫了關于農村金融問題的文章。2013年9月7日,在民革中央農村金融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專家座談會上,民革中央 “三農”委員會主任兼農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齊續春提出,在特大城市農民賺了100萬也做不成什么事,帶著100萬回到縣城就可以獨立創業,因此要以政策引導農民愿意回到縣域創業和生活。這就需要發展農村金融,讓縣域經濟繁榮起來。讓一大批縣城、縣域率先發展起來,這就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含義。能否通過農村金融的改革發展服務于新型城鎮化,幾位專家提供了各自答案,是否合理可行,還請讀者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