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春,李彩紅,覃小靜,劉淑瑩,侯 伶
口腔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有利環境,尤其是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nerve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重癥病人由于昏迷導致口腔自凈能力下降[1]、抗生素的應用等導致口腔內微生物在口腔內繁殖[2],不僅會導致病人口腔清潔度下降,增加發生口腔感染的可能性,甚至會造成誤吸的發生[3],而且是氣管插管病人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4]。為了增加口腔護理清潔度,我科NICU采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取代張俐等[5]使用的電動牙刷刷牙沖洗法和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取得很好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NICU 2011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腦卒中昏迷病人90例,納入標準:①腦梗死、腦出血或蛛網膜下隙出血病人;②格拉斯哥昏迷評分3分~8分;③X線胸片結果無異常。排除標準:①因口腔畸形、口腔嚴重糜爛、無牙等生理缺陷無法進行口腔護理者;②發病時有嚴重的感染、惡性腫瘤、消化道出血等影響療效觀察者。隨機分為對照組(A組)、電動牙刷刷牙沖洗組(B組)、沖吸式口護吸痰管組(C組),每組30例,3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情、意識狀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參與本研究的操作者進行培訓 包括操作標準和觀察項目的評分記錄方法,計分標準進行檢驗者本人及培訓者之間的核準實驗,誤差率低于15%。
1.2.2 口腔護理方法 3組病人均每8h行口腔護理1次,連續執行7d,并每次對所設定的觀察評價指標進行觀察并記錄。A組采用傳統的棉球擦洗法[6],即使用血管鉗鉗夾生理鹽水棉球擦洗頰部、硬腭、舌面、舌下、牙齒各面等。B組采用張俐等[5]使用的電動牙刷刷牙沖洗法:1名護士根據病人病情抬高床頭15°~30°,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固定病人頭部及氣管插管,另1名護士將小兒電動牙刷用溫鹽水濕潤后加牙膏刷洗病人右側牙面。刷畢,用50mL注射器向病人口腔內緩慢推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邊沖洗邊用吸痰管接負壓吸引進行抽吸至沖洗液澄清。按照同樣方法進行左側牙面口腔護理。C組采用廣州維力股份醫療器械公司的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沖洗刷牙法:病人根據病情取合適舒適體位。操作者站于病人右側,對牙關緊閉者采用開口器,用生理鹽水接輸液器連接到沖吸式口護吸痰管的入水連接口,用負壓裝置連接管接到沖吸式口護吸痰管的負壓連接口,先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將現存在口腔內的分泌物及痰液吸凈,再將少許含氟牙膏涂在吸痰管頭的刷毛上,按正確的刷牙法,邊刷邊吸1min~2min,刷畢,把生理鹽水調節滴數為80gtt/min,邊沖邊刷邊吸,直至牙間隙、齒齦及舌苔擦凈、軟垢掏凈,吸出沖洗液澄清為止。
1.2.3 評價指標及標準 ①口腔護理后觀察口腔是否有牙齦磨損或出血、口臭、炎癥或者潰瘍。②護士勞累程度評分:每次護士操作完后選用數字評定量表(NRS)對護士勞累程度進行評分,要求護士在0分~10分中選擇代表其勞累程度的數字,0分表示不勞累,5分表示勞累,10分表示非常勞累。③口腔護理全程平均時間監測:統計準備用物及實際口腔護理時間。
1.2.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口腔舒適效果及護士勞累程度比較(見表1)

表1 3組口腔舒適效果及護士勞累程度比較
2.2 3組口腔護理平均所需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3組口腔護理平均所需時間比較min
腦卒中昏迷病人由于高熱、昏迷和禁食等原因,機體抵抗力下降,口腔自潔作用減弱,口腔吞咽功能障礙,分泌物及唾液易積聚在口腔中,大量細菌繁殖分解殘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產生吲哚、硫氫基、氨類物質,容易發生嚴重的口臭、口腔炎癥。
本研究的90例腦卒中昏迷病人口腔護理中,分別采用傳統口腔護理法(A組)、電動牙刷刷牙沖洗法(B組)、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法(C組)。通過研究對比,C組在牙齦磨損或出血、口臭、口腔炎癥或潰瘍的例數明顯低于A組,嗆咳及護士勞累程度亦明顯低于A組和B組。應用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不易對口腔進行徹底有效的清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棉球摩擦力小,無法清除牙間隙的殘渣,同時,棉球也難以帶出擦洗時掉落的殘渣。采用電動牙刷刷牙沖洗法雖然可以減少發生口腔牙齦磨損或出血、口臭、口腔炎癥或潰瘍的可能,但操作起來相對繁瑣,與傳統口腔護理方法一樣容易導致病人嗆咳,而且操作護士易疲勞。
在3種口腔護理方法所需時間比較,備物時間C組明顯少于A組,與B組差異不大;口腔護理時間,C組的氣管插管病人、氣管切開病人、無人工氣道病人的護理時間均明顯少于A組和B組。表明沖吸式口護吸痰管口腔護理法在備物時間、口腔護理時間兩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操作起來有較高的效率。
有研究報道,用婦科棉枝進行口腔護理清潔效果優于采用棉球[7],但是用于NICU病人,大部分情況下是昏迷不能配合的,容易將棉枝頭咬住或者咬斷,棉絮殘留在病人的口腔內,容易造成誤吸。也有報道,采用口腔沖洗加涂擦法進行口腔護理,不僅達到了清潔目的,同時有效預防口腔感染[8,9],但這種方法需要兩個人進行配合,配合不當易引起誤吸增加吸入性肺炎發生的可能性。采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行口腔護理代替傳統的方法,由一名護士操作即可,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的進水腔在沖洗口腔后及時通過吸水腔吸走,硅膠刷毛在口腔內不斷刷洗,不僅能將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種污垢清除,而且使細菌在黏膜、口咽部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顯下降,并隨著不斷沖洗而排出,對于消除口臭及預防口腔和肺部感染具有積極意義,不僅能提高腦卒中病人口腔清潔度,不會引起黏膜及牙齦出血,還會按摩牙齦,清潔舌苔,促進牙齦組織血液循環,增強口腔抗病作用。
總之,應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行口腔護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口腔護理方法,對于提高口腔清潔舒適度方面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顯著降低在口腔護理過程中可能導致病人嗆咳的幾率,降低護士的勞累程度,節省護士操作時間,有效地預防口腔感染的發生,減輕病人的痛苦,適用于ICU的重癥病人,也適用于普通病人。
[1] Fitch JA,Munro CL,Glass CA,etal.Oral care in the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J].Am J Crit Care,1999,8(5):314.
[2] 譚少屏,葉妙紅,梁燕娜,等.沖洗法在經口行氣管插管病人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6):36-37.
[3] 杜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J].中華醫學雜志,2002,82(2):141-144.
[4] 劉明華,張慶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流行病學和診斷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116.
[5] 張俐,陳玲,匡飄飄.電動牙刷刷牙沖洗法用于經口氣管插管口腔護理[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1,26(5):75-76.
[6]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6-69.
[7] 林嘉旋,黃師菊,魏鈺,等.腦卒中病人采用婦科棉枝進行口腔護理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09,7(31):2831-2832.
[8] 陳進文,杜正隆,寧成誠,等.口腔沖洗加涂擦法在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3):2145-2146.
[9] 翟榮霞,苖京亞,陳燕,等.刷牙結合口潔靈沖洗法用于顱腦損傷昏迷病人氣管切開后口腔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1,25(7B):182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