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縱觀我國公共圖書館當前“知識管理”的現狀,目前還存在圖書館領導不夠重視、對知識管理認識不足等問題。有鑒于此,我們有必要提供一套可供操作的實施策略:1、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館員素質;2、建立知識服務所需要的知識資源數據庫;3、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等??傊?,圖書館要合理利用企業知識管理模式,以讀者為中心,通過優化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將圖書館改造為一個讓讀者和館員都樂于置身其中的知識環境,達成促進學習、交流、創造和應用知識的目的,為知識創新、知識積累貢獻圖書館應有的力量。
關鍵詞:圖書館;知識管理;信息服務
隨著21世紀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海量信息內容對我國圖書館事業產生了重要影響。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圖書館外部環境的變化也愈加顯著。為了更好地應對信息過載等一系列新變化,圖書館的內部環境比如組織制度、管理模式等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改革,從而有助于自身更好地調整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信息資源的巨大潛能。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知識管理”應運而生??v觀我國公共圖書館當前“知識管理”的現狀,前景不是很樂觀,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若干解決之道。筆者通過多年的圖書館工作實踐經歷,有針對性地提出若干解決當前知識管理困境的對策,以就教于方家。
一、影響圖書館知識管理實施的主要因素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一種比較高層次的管理方式,知識管理起初由企業界提出實施,對于圖書館的領導而言,知識管理的內涵與意義并非能完全理解到位,尤其是在思想觀念方面會存在一定的誤區。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圖書館在實踐中未能將知識管理置放于一個較為重要的位置上,領導層在政策、機制、資金方面未能給予明確的、持續的支持,尤其是對于將知識管理作為圖書館核心競爭力這一認識上還存在認識不統一的地方。所以,我們有必要從戰略、規劃、過程及效能評估等方面建立起知識管理的總體構架,把知識共享與交流確立為圖書館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2、對知識管理認識不足
在知識經濟環境下,作為“智力資本杠桿”的知識管理,其作用性日漸顯著。在電子傳媒領域,信息量爆炸式增長,許多電子文獻出版商構建了一大批的資源數據庫,形成一個又一個虛擬圖書館,以滿足教育、科研機構學術交流或者其他特定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圖書館的文獻服務領地,日益被這些信息生產機構吞占,圖書館的核心業務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獻服務方式古板陳舊、知識資源更新比較遲緩,對知識管理缺少一定高度的認識,導致知識資源的利用水平比較低下,嚴重制約了圖書館自身職能的發揮。同時,在顯性知識的收集、儲存以及隱性知識的開發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未能充分有效地將知識信息轉化為更大的生產力。
二、圖書館知識管理可操作性實施策略
1、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館員素質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梢哉f,在知識管理的背景下,圖書館館員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知識管理的水平。知識管理各個環節都需要專職人員處理知識的生產、傳播和開發利用,主要任務就是組織顯性知識和挖掘隱性知識。因此,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重視館員的培訓再教育,建立一套正規的培訓制度,提高館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除了開展相關學科理論學習之外,還要注重專業技術培訓,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強化知識積累,進而優化圖書館的整體知識結構,目標是打造一支“知識工程師”的隊伍。2)開展職業生涯管理。每一位館員都有自己的職業追求,希望自己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能獲得一定的知識培訓和能力開發。圖書館要根據個體的職業興趣和價值取向,對館員的職業發展規劃要從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等方面進行考量,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適合其發展的職業空間。同時還要對館員的信息交合重組能力進行強化訓練,以此提高自我更新能力。3)加強館員的歸屬感體驗。圖書館對館員的管理應實現“三化”管理(感情內化、事業內化和價值內化)。讓館員在從事本行工作時充分體驗到歸宿感和使命感,創造和諧、有序、有效的學習型組織。按照“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的要求,繼續完善用人機制和激勵制度,在尊重個性自由發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協調個人愿望和需求。
2、建立知識服務所需要的知識資源庫
作為一種以資源建設為基礎的高級信息服務,知識服務主要是從各類顯性和隱性信息資源中,根據“各取所需”的原則將知識加以提煉,最后服務于大眾。在互聯網條件下,網絡大大開拓了信息環境的空間,同時也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空間。如果說之前保護館藏是圖書館的主要工作內容,那么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充分開發讀者所需的知識資源庫則是工作重中之重。可資借鑒的知識資源開發措施有:1)借助網絡盡可能地展示館藏資源,根據用戶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服務策略,為讀者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識資源庫;2)盡可能利用一切智能化手段,挖掘隱性知識;3)ERP系統下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模式研究;4)為特定機構和群體開發個性化、專業化知識庫??傊覀円粩嗯c用戶進行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從而更好地為其提供知識服務。
3、強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在于提供豐富的信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所獲得的絕大部分都是記錄性知識,即以文字等表現出來的圖書、報告、手冊、數據庫等外在知識。而對于企業所重視的隱性知識,卻被圖書館忽略了。從經濟和企業的角度來看,隱性知識是最重要的,對此,圖書館尤其是專業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更應重視隱性知識,以及推動和促進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但是面對網絡和信息的蓬勃發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紙張不再是惟一載體,圖書館已不能滿足于搜集紙質出版物,取而代之的將是各種類型的電子出版物,這大大改善了顯性知識的收集、處理、存儲和傳播的方式和過程。二是各類信息呈幾何級增加,圖書館必須從眾多的信息資源中搜集有價值的隱性知識。三是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圖書館已經不是惟一的信息提供者,許多刊物直接在網頁上審核文章,如何吸引使用者上門或者提高網絡的使用率,也是圖書館必須面對的。因此,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工作不僅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多媒體、數據庫、計算機的各種輔助設計等方法和技術,更要運用一些智能技術如知識挖掘系統、專家系統等,實現圖書館對顯性知識的組織管理和圖書館隱性知識的外在化。
三、結束語
互聯網的興起,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的圖書館不僅要研究知識管理,還要部署相關配套措施。隨著計算機、移動通信等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已然成為知識傳播的主要渠道,重要表征就是文獻資源逐步數字化,不僅使得文獻遞送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迫使我們亟需解決如下問題:如何使用先進技術處理隱性知識,以及將信息網絡建設成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相互作用的平臺。因此,圖書館要合理利用企業知識管理模式,以讀者為中心,通過優化知識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將圖書館改造為一個讓讀者和館員都樂于置身其中的知識環境,達成促進學習、交流、創造和應用知識的目的,為知識創新、知識積累貢獻圖書館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轉引自萬晶,齊志勇.數字環境下圖書館情報學發展史的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6) : 116 +260.
[2] 鮑宇星.論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管理[J].圖書館工作.2008(7) : 171.
[3] 丘莉莉.圖書館如何實施知識管理[J].中國國情國力.2009(9) : 53-54.
[4] 鮑玲.試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J].新疆社科論壇.2004(3) : 86-87+91.
作者簡介
左麗燕(1970-),女,山東濟南市人,濟南市圖書館館員,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知識管理,圖書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