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明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產業資本是指投在物質生產部門(如工業、農業、運輸業、建筑業等)的資本。在資本的循環運動中,依次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式,在購買階段表現為貨幣資本;在生產階段表現為生產資本;在銷售階段表現為商品資本,接著又放棄這些形式,并在每一種形式中完成著相應職能的資本。與商業資本、借貸資本不同,其特征是直接生產剩余價值。所以,相對于別的形式的資本,產業資本處于企業經營第一線,最先感知經濟、行業、企業運行狀況,因此對股價的判斷力可能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我國自2005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之后,占總市值約百分之六十的產業資本持有的非流通股股東逐步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成為主要的市場參與主體。產業資本的進入將徹底改變市場的運行格局,產業資本對市場的影響將超過幾年前管理層大力發展的基金和保險為主體的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所以,分析產業資本的增持和減持行為,對分析A股市場走勢意義重大。
為了研究產業資本的增減持行為,我們以凈減持金額指標作為分析工具:
凈減持金額:當月凈減持金額=當月股東減持金額-當月股東增持金額
其中,假設股東減持/增持在公告的交易區間平均分布,計算每一股票在各月份減持/增持量,以當月該股票總成交金額/總成交量作為減持/增持價格,據此計算減持/增持金額。產業資本增持股票的選取方法是在全部增持公告中剔除金融類投資機構對公司的增持、股東間股票的交換、公司股東的誤操作和短線交易。
通過提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的數據分析和處理之后,①以滬深300指數為參照對象得到的結果如下圖:

產業資本增減持力度和滬深300指數走勢
實證分析的結果發現:最近兩年來,產業資本絕大多數時候是凈減持的,只是力度大小不同,很少時候出現凈增持,從這里也可以解釋了我國A股市場這幾年為什么持續低迷。觀察上圖,可以發現凈減持高峰往往意味著大盤將出現階段性高點,比如2010年11月份和2011年11月份;而凈減持低谷往往意味著大盤將出現重要底部,比如2010年5、6月份和2011年12月份,從最近一次來說,2013年5月份產業資本處在一個拋售高峰期,六月份行情就出現了非常大的跌幅,再一次驗證了所建立指標的準確性。
目前A股市場,產業資本占流通市值比例達到60%,扮演著寡頭的角色,而且這個寡頭是習慣性拋售的,可以說是市場最大的拋售方。如果產業資本拋售踴躍,那么大盤下行的風險將非常大;反之產業資本停止拋售,甚至開始增持,則對于市場信心修復,市場止跌回升的意義重大。所以,我們上面建立的凈減持金額指標見頂與見底,往往都要稍早于滬深300指數,因此對行情轉折的預判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證券市場的漲跌由資金推動,那么,目前最大的主力資金就是產業資本,因為產業資本與經濟基本面的結合最為緊密,產業資本的動作應該成為A股中長期市場趨勢的風向標,我們的實證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學會關注產業資本的增減持行為應該成為投資者的必修課。我們注意到進入2013年10月份之后,產業資本的減持規模下降,而且主板再現凈增持、非主板減持規模同樣下降明顯。根據銀河證券的研究,10月產業資本減持規模下降明顯,增持規模也有所下降,其中增持140次、減持229次,增持36億元,較上月下降10.44億元;減持60.71億元,較上月下降109.21億元;全市場凈減持24.7億元,比9月下降98.77億元②。
目前,恰逢改革時點,十八屆三中全會表明了政府改革的決心,將會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對A股市場是一個比較大的利好消息,有望成為A股中長期市場走牛的基礎,產業資本的增持行為也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或將成為新一輪上漲的起點,建議投資者積極參與。
注釋
①因版面有限,需相關數據可聯系作者。
②孫建波.銀河證券策略研究報告.《產業資本觀察月報》,2013年11月。
[1]孫建波.銀河證券策略研究報告.《產業資本觀察月報》,2013年11月.
[2]興業證券策略部產業資本觀察報告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