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夢 程曉俊
(中國計量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賺取利潤的能力,它能有效地評價企業價值,衡量企業投資者的獲利回報能力。企業只有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而盈利能力分析則是通過科學的評價方法,運用特定的指標和標準,對企業的盈利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做出分析與評價,是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盈利能力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通過分析企業的盈利能力,可以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資本運用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改善企業財務結構,提高企業經營能力,以此保障所有者的權益,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實現企業快速、穩定、可持續發展。
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一方面,社會經濟增長與用電量增長呈正相關關系,而目前國內的宏觀形勢為經濟平穩增長,所以全社會電力需求保持適度平穩增長,有利于提升電力行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煤炭是發電的主要原材料,而煤炭市場整體疲軟且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煤炭的價格呈現下降趨勢,電煤矛盾趨于緩和,隨著生產成本的大大降低,電力行業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在現階段,我國電力行業主要采取火電和水電等形式。根據資料顯示,2012年全年和2013年一季度,電力板塊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6%和4.0%。火電板塊受益于電價上調、煤價下降等因素,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24.1%和173.8%;水電板塊受益于來水較好和利率下調,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3.8%和285.6%,共同推動電力板塊整體利潤總額增長89.4%和173.8%。截止到現在,電力行業共有55家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其中33家在上交所上市,22家在深交所上市。而在上交所上市的華能國際和長江電力分別為目前的火電龍頭和水電龍頭,在電力行業有較大的影響力。
一般情況下,在構建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時,選取的指標數量越多,越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盈利能力。但出于可操作性與方便性的考慮,本文遵循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全面性、可比性、實用性等原則,并結合電力行業沒有獨立的產品定價權,受“市場煤、計劃電”兩頭擠壓的行業特點,從盈利數量性、盈利獲現性、盈利成長性三個方面,構建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指標體系。具體指標構成如表1所示。

表1 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具體指標
截止到現在,電力企業共有在國內上市的公司55家,本文主要以國內規模較大的火電類上市公司——華能國際和最大的水電類上市公司——長江電力為分析對象,利用2008年至2012年的財務數據,計算出相關指標,對其進行盈利能力對比分析,比較它們的經營業績及發展潛力。
盈利數量性是指企業在收入和利潤等量上的表現。

表2 兩家企業盈利數量性指標對比

圖1 總資產報酬率折線圖

圖2 銷售毛利率折線圖
由表2和圖1、2可以看出,華能國際的總資產報酬率較低且并不穩定,在2008年為負值,09年回升后卻又在接下來的三年里持續下降,直至去年開始回升。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因為利潤總額偏低且不穩定,而總資產又呈逐年上升的趨勢。08年利潤總額為負,使總資產報酬率也表現為負值。說明華能國際應增強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關注,從而促進單位資產收益水平的提高。而長江電力雖然利潤總額和利息支出逐年增加,但是資產總額忽上忽下,導致總資產報酬率升降來回波動,但總體穩定在一個區間且該值保持比較高的水平。說明長江電力的運用總資產獲取經濟效益的能力較強,在增收節支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從銷售毛利率來看,華能國際該指標總體偏低,尤其是08年極低,這主要與市場供求變動和成本管理水平有關。銷售毛利率過低表明企業沒有足夠多的毛利額,補償期間費用后的盈利水平不高,甚至出現無法彌補期間費用而出現虧損,所以企業應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而長江電力的銷售毛利率明顯高于華能國際,且該比例在近5年的變動幅度還不到5%,表現出很強的穩定性,說明長江電力存在成本上的優勢,主營業務獲利能力明顯高于華能國際。
盈利獲現性是指把利潤收入轉變成現金流入企業的能力,綜合體現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質量。

表3 兩家企業盈利獲現性指標對比

圖3 主營業務收現比率折線圖

圖4 凈利潤現金比率折線圖
由表3和圖3、4可以看出,華能國際的主營業務收現比率較高,09年、11年、12年該指標都大于1,即當期收到的銷貨現金大于當期的銷貨收入,說明企業當期的銷貨全部變現,而且又收回了部分前期的應收賬款。可以看出,華能國際的銷售收入創造的現金流量多,利潤質量比較好。而長江電力近5年主營業務收現率極低,說明銷售收入中有大量的賬款沒有回收,可能會產生壞賬,企業缺乏現金保障,這將給企業經營成果帶來嚴重不利的影響。
從凈利潤現金比率來看,華能國際該指標在08年表現為負值說明該年盈利的可靠性和穩定性不好,但是09年開始回升,都表現為正值,尤其在11年比率很高,說明回收款項的能力提高,盈利能力提升。長江電力的凈利潤現金比率普遍不高,企業的凈收益質量較差,盈利獲現性不及華能國際。
盈利成長性是指企業盈利的持續增幅,反映盈利能力的成長空間。

表4 兩家企業盈利成長性指標對比

圖5 凈利潤增長率折線圖

圖6 市盈率折線圖
由表4和圖5、6可以看出,華能國際從08年到11年凈利潤增長率為負值,08年凈利潤為負值,09年到11年的凈利潤雖然表現為正值,但是逐年下降,到了12年凈利潤大幅度提高,盈利能力回升。長江電力的凈利潤增長率雖在08年,11年表現為負值,但那兩年仍高于華能國際,只是12年的增幅不及華能國際。從整體上看,長江電力的盈利趨勢更強更穩定。
市盈率越大,表明股票市場預期該公司由良好的發展前景,將來的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但企業的市盈率若過高,說明該股票價格有泡沫,價值被高估。市盈率越小,由于購買成本低,進行投資時所面臨的風險就會越少,這種股票更適合投資。華能國際08年和11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31和0.09,所以在市盈率上分別表現為負值和一個較高的比率。長江電力的市盈率一直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且逐年下降,反映出長江電力更適合投資,有較好的成長性。
綜上所述,長江電力運用總資產獲取收益、主營業務獲利能力較強,但是盈利獲現性不及華能國際,凈收益質量較差,存在較大數量的掛賬。總體上,相對于華能國際盈利趨勢更強更穩定,盈利成長性更好。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行業現狀及特點,提高盈利能力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企業應加強資產運營管理能力,深掘企業資產利用的潛力,以盡可能少的資產占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周轉,創造出盡可能多的純收入。其次由于電力行業的電價受到政府的管制,而且還受“市場煤,計劃電”的兩頭擠壓,這就決定了企業創新盈利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企業應積極改變當前產品單一,不具備自主定價權的不利局面,做各面的努力以提升盈利能力。
本文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構建盈利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時具體只選取了6個指標,只分析了近5年財務數據,在最終評價企業盈利能力時有一定的局限性與片面性。對于實證分析所選取的企業在數量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僅選取了電力行業中大規模的上市公司,缺少對中小型上市公司分析。此外,本文未分析國家宏觀環境、會計政策的選擇等非財務因素對電力行業盈利能力的影響,還尚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周碩.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研究[J].商業經濟,2013(4):25-27.
[2]李蕾.企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J].會計之友,2013(5):99-102.
[3]楊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時代金融,2011(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