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河

這是一個全民理財的時代。如果你有1萬元,通過銀行活期存款,一年的利息只有35元,但通過余額寶,1萬元一年或許可以產生收益300元至400元。
馬云曾經講過,“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6月13日支付寶聯合天弘基金推出的“屌絲理財產品”——余額寶,似乎又一次兌現了馬云的豪言壯語。7月1日,余額寶和天弘基金共同宣布,6月13日上線的余額寶服務,截至6月30日24點,累計用戶數已經達到251.56萬,累計轉入資金規模66.01億元,累計用于消費的金額12.04億元,存量轉入資金規模達到57億元。
在2012年9月杭州舉辦的“2012網商大會”閉幕演講中,馬云描繪了一個藍圖——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發展有三個階段:做平臺、做金融、做數據。半年后,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成為阿里巴巴金融戰略的一枚問路之石。
在開通余額寶賬戶后,會看到頁面上顯示“合作商戶—天弘基金,基金名稱—增利寶貨幣基金(基金代碼000198)” 字樣。即一旦向余額寶里存錢,實則是購買了一定量的貨幣基金;相反,如果從余額寶里取錢,也就是把手中的基金變現(即贖回)。所謂貨幣基金,是一種理財工具,專門投資于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等低風險項目。而余額寶本身并不是一個理財工具,它是支付工具,這一點和支付寶并無本質區別。有區別的是,余額寶只能向指定的商戶支付,也只能從指定的商戶手中收款,而這個指定的商戶就是天弘基金。
支付寶公關總監陳亮說,余額寶是一個互聯網上的“屌絲理財產品”。它跟傳統貨幣基金的差異性在于起點低、贖回快、風險收益穩定。陳亮強調,余額寶不是存款業務,也不是“類存款”業務,只是幫助個人用戶進行基金支付的業務,余額寶并不是靠獲取利息完成收益,而是基金公司提供的投資收益。客戶可將其支付寶的賬戶余額通過購買貨幣基金獲取投資收益,并且可以通過網絡消費實現實時贖回。這一創新被網友戲稱“搶走了銀行的飯碗”。
余額寶推出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證監會也關注到業界在討論如何加強對類似業務的監管,以更好地保護投資者權益。從模式上看,余額寶屬于第三方支付業務與貨幣市場基金產品的組合創新,其各個業務環節均處于有效監管中。
據了解,投資人在支付寶賬戶中的備付金余額所申購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市場基金產品于今年3月8日正式被證監會受理,并于5月23日核準,該產品在發起設立、產品運作等方面與市場上已有其他貨幣市場基金并無本質區別,證監會目前已經形成了科學有效的貨幣市場產品監管機制。天弘“增利寶”貨幣市場基金的銷售依托其自有直銷系統完成,證監會對天弘基金管理公司直銷業務的現場檢查結果表明,其業務流程、信息系統設置、客戶資料保存等方面均符合基金銷售業務監管要求。
關于第三方支付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先后頒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等法規,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業務規范等進行管理規范。就證監會了解的情況,支付寶已于2011年取得了《支付業務資格許可證》,其第三方支付業務已被有關監管部門納入監管。鑒于基金銷售支付結算的一些業務特性,證監會作為基金銷售業務的主要監管部門,向從事該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提出了資金外部監督、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備案等業務監管要求。日前,支付寶已向證監會提交了資金外部監督協議、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等備案材料,證監會正按照有關規定對其進行備案材料的核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說,證監會始終堅持“加強監管、放松管制”的監管理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市場創新發展,以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在后續工作中,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現有監管體系,及時關注和防范各類創新業務存在的潛在風險;同時,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與有關監管部門的監管協調機制,防止監管盲區、監管套利等情況的出現,以維護整個金融體系安全穩定運行。
余額寶開啟了電子商務轉型涉足金融行業的先例,業內人士喜憂參半。樂觀的看法是,它創造了與金融機構合作的銷售平臺,這種模式容易獲得成功。但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朱寧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阿里巴巴如果想做類似金額機構的業務去進行放貸、融資、投資的話,風險管理、人才儲備將面臨一個更大的挑戰。”首先面臨監管難題,“合規合法的金融產品需要前置的審批,也需要有清結算的體系;銀行不會看著最大的蛋糕落入他人之手。”朱寧分析說。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則認為,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首要的風險來自金融人才的匱乏,其次才是監管障礙。她認為,早期的阿里巴巴從電子商務起家,但在金融方面的高素質人才比較稀缺,人才儲備問題是關鍵。同時,余額寶已遭到金融機構的圍追堵截,這其中的利益沖突、制度不匹配會制約其在金融領域的發展。分析認為,隨著今后阿里巴巴的規模越做越大,雖然可以避免受到資金短缺的沖擊,但也必然要納入正規的監管體系中去,這也許會讓阿里巴巴喪失目前較為自由的優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民企進入金融行業最大的問題主要還是政策限制,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仍然面對著許多困難,這些困難來自于行政審批和具體實施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
在余額寶被證監會“點名”后,《人民日報》6月21日刊發了馬云的署名文章——《金融行業需要攪局者》,文中直指中國金融監管過度,呼吁進一步開放目前沒有向多數中國人提供服務的金融行業。“中國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服務了20%客戶,卻有80%企業沒被服務。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將有賴于能否有更多小企業拿到貸款。中國絕大多數大銀行現在都選擇僅向那些人脈廣的大企業提供服務。”馬云在文中談道。阿里巴巴集團則表示,馬云的上述言論并非刻意針對余額寶的此次“風波”,而是出自早前一場公開講話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