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勁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中醫院,廣東 廣州 511400)
輸血是臨床搶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安全性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同時血液的保存時間是有限的,觀察血液儲存時間和紅細胞免疫功能的變化的研究,和患者的輸血效果關系密切[2]。筆者通過我院血液儲存時間對紅細胞免疫功能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中心血站采集的無償獻血標本80份作為本次觀察對象,血液標本的各項指標均符合獻血標準。男女比例、年齡分布狀態等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將所采集的血液和CPD保養液進行充分的混勻,向血管細管小辮內注入,留取0.5 ml/份作為新鮮的血液標本進行當天的檢測,其余通過封閉成3段,4℃保存進行備檢。
1.2 儀器與方法
1.2.1 儀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放射免疫分析儀(羅氏2010全自動發光免疫分析儀 )。紅細胞C3b受體(RBC-C3b)花環率、紅細胞免疫復合物(RBC-IC)花環率均通過郭峰法進行測定,試劑(上海長海醫院輸血科,生產批號20110909),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試劑(南京建成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批號20111015),白介素8(IL-8)通過放射免疫法進行測定,試劑盒(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產批號201112)
1.2.2 方法: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試驗[3]:取清滌后的紅細胞0.1ml配制成濃度為1.25×107/ml的紅細胞懸液。取紅細胞懸液50 μl加補體致敏酵母菌懸液50 μl,在試管內充分混勻,置37℃水浴30 min,加生理鹽水100 ml稀釋混勻,加0.25%戊二醛50 ml固定,取出涂片做瑞氏染色,高倍鏡下計數200個紅細胞,以一個紅細胞結上2個或2個以上酵母菌的細胞為陽性花環,換算成百分率為RBC-C3b受體活性指標。RBC-SOD、RBC-IC測定:參照RBC-C3b酵母花環實驗進行測定。IL-8仿真試驗:通過放射免疫試劑盒操作步驟進行測定IL-8。
1.3 觀察指標:觀察血液儲存1天、15天、30天時 RBCC3b、RBC-IC、RBC-SOD和IL-8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建立數據庫,血液儲存1天、15天、30天紅細胞免疫指標通過t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血液儲存1天、15天、30天時 RBC-C3b、RBC-IC、RBC-SOD和IL-8情況見表1。
表1 血液儲存1天、15天、30天時RBC-C3b、RBC-IC、RBC-SOD、IL-8情況()

表1 血液儲存1天、15天、30天時RBC-C3b、RBC-IC、RBC-SOD、IL-8情況()
天數 例數RBC-C3b(%)RBC-IC(%)RBC-SOD(U/gHb)IL-8(ng/ml)1天80 20.3±2.8 5.0±1.6 16258±453163.7±36.715天 80 15.4±2.2 6.5±2.0 13456±407880.8±40.830天80 10.3±1.9 9.5±3.1 10552±3967110.2±36.7
紅細胞補體受體Ⅰ型分子(CR1)普遍存在于紅細胞、B淋巴細胞、粒細胞、樹突狀細胞等細胞上,但由于體內紅細胞總數遠大于其他細胞總數,故紅細胞上CR1分子占體內所有CR1分子總數的90%左右。在正常狀態下,人紅細胞CR1可將大部分IC黏附并將其帶至肝臟、脾臟,最后由巨噬細胞予以清除,因此CR1是紅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質基礎。研究表明,在疾病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產生的IC在肝臟、腎臟等組織器官大量沉積[4],將激活補體系統,引起炎性反應,導致肝、腎損傷等,因此RBC-CR1與IC的結合能力對清除循環中的IC,保護肝功能、腎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對于輸血安全的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臨床輸血過程中,不僅要對組織細胞供氧生理特點,同時還要注意觀察紅細胞免疫功能測定,從而保證輸血安全性。筆者通過對中心血站采集的無償獻血標本80份進行分析,觀察無償獻血標本80份1天、15天、30天 RBC-C3b、RBC-IC、RBCSOD和IL-8情況,結果表明,血液儲存15天、30天 RBCC3b、RBC-IC、RBC-SOD和IL-8均低于血液儲存1天,同時血液儲存30天時 RBC-C3b、RBC-IC、RBC-SOD和IL-8均低于血液儲存15天時。綜上所述,血液在貯存期間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變化明顯增強,為指導臨床安全輸血提供了可靠地理論依據。
[1]張雅西.血液儲存時間對紅細胞免疫功能影響及臨床安全輸血分析[J]. 中外醫療,2012,5(9):2.
[2]雷雨激,彭 益,呂海濤.血液儲存時間對消化道腫瘤手術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2):41.
[3]郭 峰,錢寶華,張樂之.現代紅細胞免疫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22-182.
[4]彭 益,曹曉娟,雷雨激,等.血液儲存時間對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與臨床安全輸血的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