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正式掛牌成立。于此同時,北京市首支旨在以自身專業知識,為知識產權法官解答涉案專業難題的知識產權審判專家志愿團也在房山法院舉行啟動儀式,為房山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據悉,房山區法院知產庭成立后,房山法院將作為一審法院,審理發生在房山區內除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糾紛案件和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糾紛案件及壟斷糾紛案件之外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同時管轄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下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以及訴訟標的額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且當事人住所地均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區的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
近年來,隨著房山轄區內國際知識經濟示范園,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園建設步伐的加快,房山區內經濟類型不斷升級,呈現科技化與多樣化的趨勢。同時知識產權糾紛也隨之增加,房山區法院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記者 黃偉 北京報道)
近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與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聯合主辦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共建聯動機制,服務昌平發展”主題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制定了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聯動保護實施方案,以構建區域內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保護的聯動協作機制,保障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
會議經過討論,確立了相關工作制度。昌平區法院與工商系統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同討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其次,建立信息通報和聯絡員制度。昌平區法院與工商系統定期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情況相互通報,并各自確定一人為聯絡員,負責具體聯席工作。最后,建立多元化調解機制。整合司法調解與行政調解資源,拓寬糾紛化解出口,對涉案商標、特許經營、不正當競爭等糾紛案件,在訴前審查、庭前調解階段,引入行政調解力量,促成司法與行政合力化解糾紛。
會上還建議建立協助送達等具體工作機制,并各自在工作細則特別是在處罰與判賠依據上的差異進行了溝通。并重點討論了如何在保證程序公正前提下進行合作。聯動工作建立的同時,由于法院審判職能的特殊性,雙方確立了相關的回避制度和溝通信息審查制度,保證各自職能履行不受影響。
(記者黃偉 北京報道)
6月14日,題為“企業知識產權資產運營和保護”的三聚陽光2013年國際知識產權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和三聚律師事務所舉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地方知識產權局行政管理人員,以及各地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約200人出席。會上,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歐洲和臺灣地區的10余位知名律師、專利代理人和國內知識產權法官就在美國獲得專利保護的策略、歐洲地區專利保護和新一體化專利制度、日本專利訴訟策略和中國專利等同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等主題展開研討,為企業運營知識產權資產和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出謀劃策。中國企業在國內知識產權擁有量上已連續幾年高速增長,但并不能掩蓋中國企業在全球知識產權布局、知識產權資產運營與保護上的弱勢地位。所以,如何讓中國企業通過更多機會了解國外知識產權環境,學習跨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策略并加以靈活應用,是非常緊迫的,這也是舉辦此次論壇的初衷所在。
昌平區法院與工商建立聯動機制護航知識經濟—— 為構建區域內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保護的聯動協作機制,兩家單位建立起了信息通報和聯絡員制度以及多元化調解機制,同時雙方還建議建立起協助送達等具體工作制度。
知識產權審判應“三審合一”—— 知識產權救濟應主要以民事救濟為主,而近年來刑事擴大化和權利濫用等問題使得知識產權救濟偏離了制度初衷。知識產權案件應該實行刑事、行政、民事三審合一,這樣可以使權利人得到充分救濟。
6月5日,國知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在京發布了《2012年全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報告》,報告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環境等四個方面,采用10個二級指標、40個三級指標,構建了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指標體系,這是首份全面反映我國各地區知識產權發展水平的綜合性評價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10位的依次是廣東、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山東、福建、湖北、安徽和四川。分經濟區域來看,我國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呈現出東、中、西部地區逐級遞減的趨勢,區域差別顯著,東部地區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平均值達到73.25,遠高于西部地區51.73的平均值。據悉,發展狀況報告計劃從2013年起每年制定并發布。報告旨在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反映我國專利、商標、版權等各類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從而引導知識產權事業科學發展,推動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有效實施。
日前,由京都律師事務所主辦的“知識產權刑事風險防控和刑事救濟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的專家認為,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是一把雙刃劍,盡管在使用中起到了威懾作用,刑事擴大化、權力濫用等問題也較為突出。近幾年,國內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成倍增長,刑事保護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保護方式,在維護權利人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一些負面效果。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管轄一般是在中級法院,但是刑訴法規定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管轄權一般落在基層法院,而往往刑事案件比民事案件更為復雜,需要專業知識才能勝任,這就造成很多知識產權案件的刑事擴大化。民刑法律交叉的情況有三種,一種是必須確定刑事責任才可以確定民事責任;一種是先確定民事法律關系才能確定刑事責任;最后一種是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互不影響,可以民刑并進。為了防止目前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出現的冤案、錯案,與會專家多數認為知識產權案件應該實行“三審合一”,即知識產權案件如果涉及到刑事或行政訴訟的,則分別請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的法官與知識產權庭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審理。
6月3日,第四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今年恰逢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此次局長會議將有助于中國和東盟各成員國的知識產權界同行充分交流經驗、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增進對本地區各國知識產權制度的互相了解和互信,還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科技、文化、經貿等領域的合作。賀化強調,加強中國—東盟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相互交流經驗、增進了解、尋求共識,不僅能夠促進中國與東盟各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健全、完善與協調發展,激勵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區域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繁榮和經貿往來,而且對于鞏固、拓展和深化中國與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全方位合作目標,推動本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也有著重要意義。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組織編制的《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與評估指南》(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指南》規定了工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基本要求、基礎管理、運用管理、評價與改進、小微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等。工業企業應結合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實際,有所側重,靈活運用。《指南》要求,企業應建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或委托專業的服務機構代為管理。企業應定期對員工提供必要的知識產權普及教育。企業應提供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經費保障,經費用于企業知識產權申請、注冊、登記、維持和訴訟等事務,用于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機構的人力成本、宣傳培訓、設備添置和日常開支等工作。企業應加強合同中的知識產權管理。企業應根據自身需要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根據各類知識產權運用的需要,制定專利戰略、商標戰略、版權戰略和商業秘密戰略,明確知識產權運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