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年作家冉正萬先生的《路神》,既是提問更是懷疑:能否回歸諸神的旨意?這些神非上帝也非佛陀,而是峽谷中的土地神、山神、稼禾神、路神……來自傳統生活行為與道德的約束,表達樸素純凈的愿望。貫穿始終的歷史回聲中,響徹著人心聲聲不息的呼喚,回應的當然是當下欲望蒸騰的現實。
《跑啊跑》、《探照燈》兩篇描寫文革時期殘酷青春的小說,其新意在于揭示新的特權階層以堂而皇之的名義對于正常人性無情的壓制,從而引發出來暴烈人性陡然裂變的過程。
《大庫與弓》作為富有探索精神的先鋒小說,其“大庫”與“弓”的兩個段落,看似毫無聯系的組合,所描寫的片段卻又平實真切,可又沒有故事可以尋覓。用同是先鋒小說家的海力洪先生給其評論中所言:“……極有可能,它們的‘相離’與‘破碎’因此獲得行而上的意義?!?/p>
“名刊名編訪談”邀請既是中國當代小小說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與文化產業經營者;又是小小說文體理論奠基人的楊曉敏先生“話說小小說三十年”。讓讀者知道他和他的團隊三十年來策劃與主持各類小小說征文、筆會、研討、評獎等百次之多;參與人數超十萬人次;主編文學期刊達千期、發行量逾億冊的輝煌成就,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