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彪 李克難
海洋,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
十八大代表、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接受采訪時指出,十八大報告首提“海洋強國”,在國內外形勢復雜的當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戰略意義,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宮力(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建設海陸并重、相互依托的海洋強國需要頂層設計,需要從戰略角度考慮陸海統籌規劃。海洋與陸地的發展相互依托,需要讓沿海省份與內陸省份間連成一線,而不是相互隔絕。比如,東北三省以前只有大連一個出海口,吉林與黑龍江沒有出海口,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最近,中國跟朝鮮簽訂了羅津港和清津港的租借協議,這就會使吉林找到出海口,利用朝鮮的港口出海。這就是陸海結合,將內地經濟發展向海上延伸的比較好的例子。不僅如此,我們也要考慮如何把出海口同內地用便捷的通道連接起來,比如,發展高鐵就可以打通交通瓶頸,打通出海通道。
當然,中國建設海洋強國也需要在海外布局。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這是因為中國今后可能有更多的海上通道需要維護。比如,馬六甲海峽是中國進口石油的一個重要通道,但目前中國還無法控制馬六甲海峽。中國利益延伸到海外,各海上通道自然需要海軍的保護,那么軍艦補給的問題怎么解決,軍艦能不能就近維修,能否租用他國海軍基地,是否要改變在海外沒有海軍基地的現狀?這些都需要從海外布局的角度來思考。一個思路是,我們可以利用其他國家的港口發展中國的海上通道,在全球范圍內布局,比如,可以利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來“借雞下蛋”。
中國長期以來重陸輕海的傳統,導致國民的海權意識不強,所以在建設海洋強國的過程中,要想辦法加強民眾的海洋意識。
李杰(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海上力量的發展。這支海上力量既包括強大的海軍力量,也包括強大的空軍、二炮等力量在海上的發揮;同時還包括海上執法力量的發展,如漁政、海監、海上科考船隊等,甚至還包括海上民兵預備役。海上力量建設是以上這些力量的共同發展。其戰略運用手段既包括政治、外交、法律、文化等“軟力量”的運用,也包括經濟、科技、執法、軍事等“硬力量”的運用。“軟力量”和“硬力量”這兩種力量應根據不同對象,有選擇地取舍,且相互配合,交替使用。
發展這些海上力量,也離不開各種配套的監視探測與保障系統。一方面,我們的太空預警衛星、空中預警、海上巡邏機、水面艦艇、水下潛艇及海底監聽基陣等配套,同步完善。與之相應的是對海洋的管控能力,我們要有一套完整的海洋問題處理機制,一旦檢測到信息后能夠立刻綜合處理,并快捷地交由相關決策機構。保障措施的另一個方面是各種海洋的補給站,包括沿海的港口、經停港、海外補給基地等。如果中國的海上力量要走向深藍,上述保障系統不可或缺。
王海運(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副會長、少將)
建設海洋強國首先是一個意識問題,我們必須有現代海洋意識,將戰略觀念由陸上大國調整為陸海大國。
其次是海洋經濟問題。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起步較晚,特別是在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方面相對滯后。這種狀況不能再持續下去,否則無論如何都成不了海洋強國。
在海洋科技方面,雖然我國在南極考察等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這仍不能與海洋強國的地位相適應。
海上軍事力量是保障中國成為海洋強國的基礎條件。這幾年可以說我們已從近岸海軍發展成了近海海軍,但是距藍水海軍,深藍海軍還有很大差距。
還有一個海上運輸的問題。我國的油氣進口與貨物出口大概是80%要通過海上運輸。如果我們維護海上交通走廊的能力不能快速發展,那么隨時可能受制于人。而這不僅僅在于軍事維護能力,還包括政治維護能力,包括同沿海國家發展政治經濟合作的能力。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強國既需要重視陸權,又需要重視海權。現代經濟活動、軍事活動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海上,如果不注重海權,閉關自守,把自己局限在大陸上,那就很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建設海洋強國所包含的意思很多,從海洋資源開發這方面來講,我覺得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中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和規模的提高;二是海洋環境保護需要重視。
中國的海洋資源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漁業資源,各種海洋養殖等等,我們這里主要談的是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中國對海洋油氣資源的開發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但是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淺海、中海,深海所涉足的區域還很少。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我們以前重視不夠,另一方面是我們的技術還跟不上。其實,各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都需要經歷一個由淺海到中海,最后到深海的過程。
如果中國要建設海洋強國,資源的開發走向深海是必然趨勢,這就需要我國的深海開發技術和規模要跟得上。目前,中國最先進的鉆井平臺已經下水了。2012年5月份,針對南海惡劣海況專門設計建造的中國海洋石油981深水鉆井平臺在南海海域正式開鉆,這件事意義十分重大,它是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不過,這僅僅是起步,中國在深海開發方面的經驗還十分缺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發展海洋強國,特別是在海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海洋環境的保護同樣重要。海洋強國必須也是海洋保護方面的強國,如果建設海洋強國是以破壞海洋環境為代價,那么,做海洋強國也是毫無意義的。也就是說,中國要做負責任的海洋強國,這應該是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