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區 (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河南 濮陽 457001)
從2005年~2012年我國的糖尿病患者增加了一倍多,同時城市的發病率比較高。當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對糖尿病的恐懼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并發癥。最新調查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是發達國家失明和視力殘疾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和腦卒中發病率會升高4倍,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壓的患者死亡率升高7倍[1]。治療有并發癥的2型糖尿病的直接醫療成本占年醫療成本的80%以上,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2]。為此需要積極降低治療成本,合理用藥。筆者對我院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應用經濟學情況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入選標準:均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齡28~78歲,平均(49.59±11.56)歲。病程1~10年,平均(3.56±0.14)年。合并疾病:高血壓21例,高血壓12例,脂肪肝4例。根據治療藥物應用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與合并疾病等基本特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格列美脲治療,1 mg/次,3次/d,飯前30 min服用。治療組:給予瑞格列奈治療,1 mg/次,3次/d,飯前30 min服用。兩組同時服用二甲雙胍0.5 g/次,1次/d。兩組都治療2個月。
1.3 療效評價:①顯效:臨床主要癥狀完全或基本消除;②有效:臨床主要癥狀部分消除;③無效:臨床主要癥狀未減輕或有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AS 9.0軟件進行分析,療效、成本、成本效果比采用χ2分析,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經過治療后,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為73.3%,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藥物應用經濟學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模型進行藥物經濟學分析,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成本效果比為40.57,對照組為46.73,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成本-效果分析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影響人們壽命和生命質量的疾病,并給患者、家庭和政府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估計,目前我國約有4000萬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將達到6000萬人,其中95%以上為2型糖尿病[3]。
要減輕糖尿病造成的經濟負擔,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控制血壓、血脂與相關疾病,這樣才能綜合控制糖尿病的發展。綜合治療糖尿病,預防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小血管并發癥是降低糖尿病造成負擔的基礎[4]。最新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費用已超出治療糖尿病本身的費用。研究結果指出,減少糖尿病的并發癥可降低糖尿病的治療成本。
在治療藥物中,有調查顯示,與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相比,雙時相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的治療效果提高了2%,總成本降低了1/4,具有絕對的經濟性優勢,是成本節約方案。而瑞格列奈是氨甲酰甲基苯甲酸的衍生物,可引發鈣離子內流而促進胰島素分泌,尤其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格列美脲作為第三代磺酰脲類降糖藥物,起效迅速,可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本文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0.0%,對照組為73.3%,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模型進行藥物經濟學分析,治療組的成本效果比為40.57,對照組為46.73,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從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費用比較中可以看出,瑞格列奈屬于費用與治療效果相對合理的治療藥物,值得推廣應用。
[1]唐 玲,陳寶興,陳慧云,等.中國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經濟負擔[J].中國衛生經濟雜志,2003,12(12):21.
[2]胡善聯.藥物經濟學概述[J].衛生經濟研究,2008,10(11):42.
[3]馬愛霞,李洪超.藥物經濟學研究中的難點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2003,28(6):142.
[4]何志高,陳 潔,張 丹.藥物經濟學研究中成本的確定[J].中國藥房,2008,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