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力,郭宏君,王進國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醫院骨科,陜西 神木 719300)
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種嚴重骨折,患者多因受強烈外力撞擊所致,多數患者有脊髓損傷癥狀,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腰椎爆裂骨折[1]。臨床對于該種患者應進行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還存在一定爭議。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通過對200例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患者分別采取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分析臨床治療效果,探討最佳治療方法,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6月~2012年4月于我院治療的200例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18~63歲,平均(41.5±8.6)歲,其中男142例,女58例。入院后進行CT、X線和MRI檢查,骨折損傷節段為L1~3,其中1個椎體損傷132例,連續2個椎體損傷68例。Cobb角32°~60°,椎管占位≥60%。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觀察組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入院1周內在全身麻醉下手術。患者取俯臥位,傷椎體表中心做后正中切口,切開皮膚及組織,至顯露傷椎及其上下一椎體的棘上韌帶,自頭側或足側向骨折節段周圍肌肉組織剝離,將棘間韌帶、骨折的椎弓板暴露,部分患者韌帶撕裂,多數患者椎弓板骨折塊移位明顯,部分突入椎管,單側或雙側椎間關節脫位。觀察硬膜囊及神經根情況,如椎板嚴重碎裂,則直接切除,操作應避免二次損傷脊髓及神經,將移位神經輕柔復位至椎管內。經雙側的椎弓根通道植骨,并用短椎弓根釘固定,最后放置AF固定架,于上下椎體及椎弓根內固定,撐開壓縮的椎體。調整骨折椎體前后緣高度、位置及生理曲度至接近正常水平。觀察神經根損傷情況,修復硬脊膜。然后橫突后外側植入自體骨,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2]。對照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脊椎后突Cobb角、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以及脊髓功能的恢復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對所得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學處理,軟件選用SPSS 15.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脊椎后突Cobb角、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觀察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脊椎后突Cobb角、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恢復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脊椎后突Cobb角、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觀察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脊椎后突Cobb角、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觀察比較()
組別 Cobb角(°) 骨折椎體高度(%)椎管占位率(%)觀察組6.5±2.4 90.6±11.5 9.2±2.6對照組25.7±4.6 51.3±7.5 46.3±7.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脊髓功能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脊髓功能有效改善率明顯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脊髓功能比較(例)
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會使中柱受累,骨折塊及椎間盤突入椎管內,有多數不同程度的損傷脊髓和神經[3]。腰椎爆裂骨折治療方法一直存在爭議,有的學者建議采取保守治療,擔心手術造成新的損傷,影響恢復。但是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器械的不斷發展,手術治療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板骨折取得了理想效果。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比不伴有椎板骨折的患者脊髓損傷程度更嚴重,如不及時手術,修復骨折面,清除碎骨,對骨折處加以固定,將增加對脊髓與神經的二次損傷。通過本研究表明,手術治療腰椎爆裂骨折合并椎板骨折的臨床效果確切,能有效促使骨折愈合,恢復脊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1]沈成華,房曉彬,顧鵬先,等.合并椎管內骨塊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手術治療[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22):1748.
[2]李立東,周廣鑑,陳志剛,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管內骨塊無脊髓神經損傷的手術研究[J].河北醫藥,2011,33(1):39.
[3]關瑞祥.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損傷后路手術治療效果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