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旭 白玉軍 鄧智東
(長慶油田第一采油廠,陜西 延安 716000)
安塞油田屬于低滲透油田,杏河北部又是屬于多油層發育區塊,實施分層注水工藝是保證油田穩產最經濟的有效手段。杏北區分注井占注水井總數的71.9%,只有提高分注井調配成功率,才能保證多油層有效開發。
杏河北部目前有注水井128口,地關3口,應開125口,實開125口,其中合注井36口、地面定量分注井22口、地面計量分注井26口、井下分注井(橋式偏心分注)30口、地面油套分注井14口,分注井占注水井總數的71.9%。

圖1 杏61-17井防腐層脫落照片

圖2 杏72-30井油管內生成鐵銹照片

圖3 杏50-28井地層返砂照片
地質配注3285m3/d,實際日注3278m3/d,單井日配26.3m3/d,單井日注26.2m3/d,月注采比2.42,累注采比1.94。
以下是近幾年井下分注井調配情況,調配遇阻主要有油管內防腐層脫落、銹蝕、結垢、系統壓力波動、地層返砂、井筒臟等原因。
通過分析近幾年井下分注井調配遇阻情況,總結出影響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因素有以下三大方面。
1 油管內防腐層脫落、銹蝕、結垢
防腐層脫落:注水井前期使用是油管均采用φ76*5.51-G5.5型涂料油管,內壁防腐層隨著投注時間延長不斷脫落,形成大量的脫落碎片,洗井又不能及時將這些脫落碎片帶出井筒,在調試時這些碎片易卡堵井下測試工具,使得井下分注井不能及時的調試。
2011年7月,杏61-17井注不進,調配遇阻,安排水泥車洗井時洗井壓力上升無法洗井,為探明原因,2011年8月安排動力維護,核實注不進原因為油管內防腐脫落堵塞配水器導致注不進。
油管銹蝕、結垢:在水井中起銹蝕作用的主要是鹽水、硫化氫、二氧化碳和有機酸,還含有大量的氧氣,銹蝕的機理是電化學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這些物質銹蝕金屬油管后產生硫化亞鐵沉淀,可形成堵塞物,堵塞水嘴。
2 系統壓力波動,地層返砂

圖4 杏48-28井井深曲線圖

圖5 杏68-22井井深曲線圖
在分注措施實施過程中,一般要進行通井、沖砂洗井,井筒狀況相對較好,在分注措施完成后,由于系統壓力突然降低,出現地層壓力高于系統壓力,地層反吐,攜帶大量原油進入井筒,原油長期排不出,就會在油管內壁結蠟或者凝固形成死油。
2012年5月在調試杏50-28井調配遇阻,安排活動洗井車大排量洗井,由于井筒中死油、油泥多,造成投撈器被卡在1513m處,洗井后仍調配遇阻,重新分注時發現油泥和死油已經把配水器內堵死,死油在1510m處堆積形成油泥,導致調配失敗。

圖6 杏河北部近6年因油管防腐層脫落等原因導致調配遇阻井分布圖

圖7 使用普通涂料油管杏68-22井油管內壁結垢照片(使用1152天)

圖8 使用CQFFO3防腐涂料油管杏56-30井油管內壁結垢照片(使用1316天)
3 其他(井斜、井筒臟、閘門故障)
3.1 井斜影響
安塞油田主要采用叢式井組開發,定向井所占水井比例很高,井眼軌跡在空間上變化復雜。井眼軌跡主要有三種類型:直井段—增斜段、直井段—增斜段—穩斜段、直井段—增斜段—降斜段,進入油層的井斜角一般35°~50°。
目前的投撈調試工具組合長度在1.7~1.8米,有時加裝多級震擊器長度超過1.9m,井斜角要求在35°以內。杏北區井眼軌跡三種類型都存在,其中前兩種占的比例比較大,井斜角大的分注井在調試時易出現工具遇卡,從我區的47口分注井最大井斜角統計可以看出,杏北區井斜角大于35°的分注井19口,占分注井的37.30%,這19口井中有8口井都實施重新分注,從表中可以看出,這19口分注井的最大井斜角位置基本和配水器或封隔器位置接近,給調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009年作業區提出縮短調配周期、對井下分注存在問題井采取加密調配的政策并實施,從實際效果看,2010年數據統計中,每45天調配一次的9口注水井在調配前流量測試仍然有5口注水井每次調配存在超欠注;每60天調配一次的4口注水井調配前流量測試仍然有1口注水井每次調配存在超欠注。
3.2 井筒臟

表1 杏河北部歷年井下分注井調配情況統計表

表2 杏河北部分井井深數據統計表

表3 杏70-26井洗井時間間隔不同時洗井效果對比表

表4 不同整改方式下調配成功率情況對比表
由于分注井存在地層出砂、反吐原油、結垢及生銹等自然危害,緩解和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是定期洗井,及時將這些廢物排出井筒,按照規定一季度洗井一次,現場發現洗井效果不好,通過洗井后取樣化驗結果看出,洗井時間超過一個月后,機雜和含鐵量迅速增加,加快了注水管柱的腐蝕。
3.3 閘門故障
井口閘門故障也是影響調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有以下2個方面:
(1)閘門開關不靈活,開關幾次便出現漏水、刺水等情況
(2)閘門關不嚴,導致無法泄壓,無法進行正常調配
1 配套CQFFO3防腐涂料油管
從近6年調配遇阻實施大排量洗井無效實施重新分注的情況看,主要是因油管內防腐層脫落、銹蝕、結垢等原因所致,自從2011年隨修井逐步配套完善CQFFO3防腐涂料油管,杏北區分注井調配遇阻井次明顯減少,并且因油管涂層脫落、銹蝕、結垢原因導致遇阻井減少。
從現場應用效果對比:普通涂料油管使用小于3年便出現防腐層脫落、生銹等情況,但使用CQFFO3防腐涂料油管內壁結垢現象不明顯,截至目前未出現防腐層脫落等情況。
配套CQFFO3防腐涂料油管是解決油管內防腐層脫落、銹蝕、結垢等問題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2 使用變頻調節裝置
注水站安裝變頻調節裝置,既能節能減排,又能保證運行壓力平穩,防止壓力波動導致地層返吐。
3 多種分注工藝結合
針對因井斜大原因造成的調配遇阻因素,采用地面計量分注工藝,井下使用分注工具,地面配套計量水表,每季度下流量計測試下層注水量,地面調節單層注水量即可,有效的防止因井斜過大造成測試儀器遇阻遇卡。
4 大排量洗井
2012年,在區塊實施活動洗井車洗井95井次,當年因井筒臟導致井下分注井調配遇井次明顯減少,對比流程洗井與活動洗井車洗井效果看,活動洗井車洗井效果較好,有效率達90.0%。大排量洗井是改善井筒狀況,提高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1 油管內防腐層脫落、銹蝕、結垢、系統壓力波動,地層返砂、井斜、井筒臟、閘門故障等是影響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2 注水站利用變頻調節裝置既能節能減排,又能保證運行壓力平穩,防止壓力波動導致地層返吐,是提高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3 對因井斜過大原因導致投撈儀器經常遇阻井,優化分注工藝,是解決井斜過大導致經常遇阻井的有效手段。
4 流程洗井與活動洗井車洗井均能有效改善井筒狀況,但活動洗井車洗井效果更好,活動洗井車不間斷洗井、提高井筒清潔度,是提高井下分注井調配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5 井下分注井井口設施應齊全完好,閘門開關靈活,滿足資料錄取、洗井及井下測試、調配要求;道路、井場滿足修井和測試調配需求,保證井下分注井調配的順利開展。
[1]程明華,油田分層注水工藝研究[J].石油科技,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