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孟德陽
市場對于印度企業缺乏信任、以及海外市場增長乏力,他們如何在中國市場找到答案。
22年前,創始人穆爾蒂(N. R. Narayana Murthy)和六位合伙人花了250美元創建了這家公司,如今,印孚瑟斯公司(以下簡稱Infosys)的市值已達300多億美元。
但是,“中國區業務只占我們業務的一小部分。”Infosys全球區CEO希布拉爾(S. D. Shibulal)這樣告訴《英才》記者。相比于去年將近80億美元的收入,中國區業務所占比例甚至無法從2013財年的報告中找到,取而代之是一項名為“世界其他地區”的板塊,占總收入的12.4%。
2003年進入中國,Infosys在中國已步入第10個年頭。正如穆爾蒂創企業的年代,中國區CEO朗格現在同樣面臨一片大市場。他與希布拉爾相同,都曾是優秀的銷售員他告訴《英才》記者:中國企業規模越來越大,許多中國客戶對高科技產品越來越感興趣,越發地想在新領域投資,越來越需要一些國際上的合作伙伴。
隨機會而來的是挑戰——不斷上升的人力成本、市場對于印度企業缺乏信任,以及海外市場增長乏力。如何在中國市場找到答案,對于這家印度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300
印孚瑟斯公司的市值已達300多億美元。
去年,Infosys中國區的營收實現了6%左右的增長,朗格對這個數字并不滿意,于是他向《英才》記者分析起原因。
Infosys中國區的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70%以上來自于海外市場的離岸交付業務。作為全球交付模式的最初倡導者之一,Infosys高達98%的按時交付率是贏得海外市場的重要武器,而全球同類業務平均按時交付率僅有73%。即便如此,去年海外業務仍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去年,Infosys在中國離岸業務的萎縮,重要的原因是,外資企業,尤其是歐美的企業,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不愿意將其離岸交付業務放在中國,金融業務板塊受到的影響最大。
“眼下我們只有控制成本。”朗格說,人才的短缺導致行業內的企業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薪水。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Infosys在全球范圍內收入增長19.6%,相應的銷售成本卻同比增長了27.6%,達2528億盧比(約合247億人民幣),在軟件開發方面,人力成本占比很大。
“(人力成本上漲)這的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這并不只我們一家公司,整個行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朗格接著說道。
員工成本在IT服務行業中往往占據總成本的70%以上,但這一問題在中國區體現得似乎更加明顯,除了市場競爭激烈之外,社會保險支出的高成本和員工的流動成本(需要在全國各地執行項目),“這使得在中國的運營成本比印度要高出30%-40%”。
Infosys跨國公司客戶都是行業中的翹楚,合同多采取長期協議。而中國本土的客戶卻很少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通常的合同期只有6個月到1年。中國區業務的分散性使Infosys差旅費和運營成本高企。
“唯一建立信任的方法,就是與客戶保持長期的合作。”朗格向《英才》記者稱,“中國客戶并不一定非得同歐美的企業合作,盡管后者進入中國的時間要早得多,但在我們同一些企業交流的時候,他們同樣可以與我們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因為我們說到做到。”
有人評價Infosys因為過于專注大型跨國公司而忽視了新興市場的機會。
從數據上看,印度及其他區域所占收入加在一起還沒有歐洲區域的多。但去年新興市場無論是在增長速度還是在利潤率方面都排在公司四大區域的第一位。
作為新興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在軟件及IT服務行業的潛力無可爭議。
“這兩個國家都有很大的潛力,一是都有大量的人口,二是都重視教育,第三是本土都有很大的市場。”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判斷道。
為了將業務做大,希布拉爾曾經通過并購來達成目標。但這一手段在中國似乎行不通了,這家強調執行力的公司,需要花很長時間才可能找到一家理念一致、又能夠在技術上互補的中國公司,因此朗格幾乎不考慮對企業的并購。
隨著中國的市場環境進一步開放,Infosys也在積極尋找其他突破機會。
9月末,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這塊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中國企業新的淘金地,而Infosys也難免會有新的期待。
“顯然,自貿區的概念很受歡迎,這將使上海成為一座完全不同的城市。”朗格這樣評價稱,但對于這家公司來說,除了能夠將以往的服務做到國內國際“無縫對接”之外,眼下能看到的變化并不多,其核心價值也會體現在對海外市場服務的便利程度上。
行業的選擇上,Infosys中國也有屬于自己的側重點。去年,Infosys全球最主要收入仍來自金融和保險行業,占總收入近三成。其開發的Finacle系統也被北美諸多銀行所稱道,但中國的情況并沒有這么樂觀,中國銀行業一直以來對外資企業都持謹慎的態度。
近一段時間,中國金融市場化的進程加快,特別是民營資本有機會深入銀行業,似乎為外資金融服務軟件創造了更多的可能,“這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朗格說。
除了銀行業,作為全世界的制造工廠,中國面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時間窗口。制造業板塊在Infosys全球區的業務增速中超過了金融與保險板塊,同比增長25.2%,增速位列4大業務板塊第一位。眼下中國的制造業亟需升級,朗格認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無法找到像中國這樣大的制造業規模,中國制造業的問題不大。
“我們十分關注中國汽車業和重型機械制造業,兩個行業產品的需求在未來仍會保持增長。”朗格表示,未來Infosys的重點將放在開發新的業務區域以及高質量的解決方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