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謝澤鋒
五年前PPG完成了其發展史上最大的收購,這筆收購加速了其業務重心轉移。
滿頭華發的邁克爾·霍頓(Mike Horton)已經在上海生活了8年。作為全球涂料巨頭PPG工業的亞太區總裁,這8年對于他來說是濃墨重彩的。
10年前,PPG營收約在80億美元左右,現在則超過了150億美元,10年增長了87.5%。雖說這樣的增長速度比不上許多突飛猛進的中國企業,但對于一家身處周期性行業,且同行業最主要競爭對手均出現下滑的情況下,這樣的業績實屬不易。
需求強勁的亞太區特別是中國,對于PPG的增長功不可沒。霍頓接受《英才》記者采訪當天,正好是PPG工業130周年紀念日。
“130年 前,John B. Ford上 校 與John Pitcairn共同建立了匹茲堡平板玻璃公司,這就是PPG工業的前身。20世紀,PPG收購了位于美國威斯康辛洲密爾沃基市的Patton油漆公司,公司開始多元化經營,涂料和玻璃產品均通過相同的分銷渠道銷售給客戶……”霍頓如此講述PPG工業的發展歷程。
公司能夠百年經久不衰, PPG工業給出的答案是——每個時間段都有所不同。
從集約化走向多元化,PPG后來又擴展了新業務,至今形成了涂料、光學產品、玻璃和玻璃纖維三大板塊。如今,PPG工業卻又要從多元化走向集約化,不過,這次他們的選擇并非是自己的起家業務,而是涂料。
2008年,PPG完成了其發展史上最大的收購,將全球排名前十的涂料生產商——法國式瑪卡龍集團收入囊中。這一運作花費了22億歐元。這筆收購加速了PPG的業務重心轉移——更著重于發展涂料板塊。
在加入PPG之前,霍頓在帝國化學集團(ICI)供職14年,并先后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ICI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2007年,世界第一大涂料公司阿克蘇諾貝爾斥資80億英鎊收購了ICI,第一大和第五大合并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帝國。
可以說,兼并重組一直是涂料行業的主題。
對于PPG來說,并購一方面壯大了自身體量,另一方面則推動了企業自身的轉型。“10年前,PPG的涂料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比約55%,到2014年這個比例將會上升至90%左右。”霍頓告訴《英才》記者。
為進一步加強在涂料領域的競爭力,今年4月PPG以1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克蘇諾貝爾的北美建筑涂料業務,這是集團歷史上第二大收購。此外,PPG還獲得了阿克蘇諾貝爾公司旗下知名涂料品牌——多樂士、Devoe建筑涂料在北美的授權,該業務在第二季度貢獻了4.75億美元的銷售額。
“PPG原來在北美有400家店,此次并購后,加在一塊就是1000家店,我們整個營銷網絡變得更廣,也可以更好地接觸到終端客戶。”霍頓表示,對渠道業務的整合,將更加鞏固PPG在北美的市場地位。
“一手做加法,一手做減法。”在業務集中的同時,PPG也開始出售其非核心資產。8月,PPG與依視路國際光學集團 (Essilor International)達成協議,將向其出售全視線光學公司(Transitions Optical) 51%的股權。這樣的剝離還發生在5月,當時PPG宣布出讓其持有的合資子公司PPGDevold 玻璃纖維公司50%的股權給Hexagon Devold公司。在這之前,PPG完成了大宗化學品業務的剝離,并將其與喬治亞海灣公司合并,創建了Axiall公司。
“非核心業務,可能更適合其他的企業或者公司。”霍頓解釋說,“過去10年公司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楚了,就是更關注涂料和特殊產品。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專業的涂料公司。”
對于跨國公司來說,如何做本土化經營是個大考驗。PPG的打法是“在哪里銷售,就在哪里生產”。
“制造要靠近最終的終端市場,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和理念。PPG將近85%-90%的最終產品(使用PPG涂料之后的最終成品)留在中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是一家國內的企業。”霍頓明確表示,盡管中國的人力成本在大幅上升,但是公司“中國制造,中國銷售”的策略不會改變,并且不會把工廠移出中國。
安信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譚志勇對《英才》記者表示:“PPG看重的還是中國市場的需求潛力。雖然中國涂料的生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絕大數企業仍然處于低端領域。PPG產品的高端性以及差異化是最大的特色。”
在PPG的全球70個國家市場中,中國已經是美國外的第二大市場。“2013年我們計劃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15億美元,亞太區25億美元,全球做到150億—160億美元的銷售額。”按照PPG亞太區副總裁John Richter估計,中國的銷售額將大概占到集團的10%。
實現30%的銷售額來自上市不超過四年的產品,這是PPG集團的五大目標之一。PPG工業亞太區工業涂料副總裁吳春平表示:“2013年開始至今,PPG有1億美元的銷售是來自新產品。”
為達成這一目標,PPG的創新和本土化的戰略起到了關鍵性作用。“PPG的宣言叫Bring Innovation to the Surface,中文翻譯叫‘創新,如你所見’。創新是公司成功的核心。”霍頓說。
據了解,PPG每年會投入全球銷售額的3%用于研發,中國公司先后在天津、蘇州、上海、深圳等地建立起實驗室以及培訓中心。這些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就是開發能夠更好滿足本地需求的產品。
在中國的汽車涂料市場上,PPG大概占到市場份額的25%。PPG最近的一次投資選擇了天津濱海新區,中國首個汽車涂料研發應用中心由此誕生。據悉,天津廠已達到年產9.5萬噸的規模,2012年銷售額為37億元,成為PPG全球最大的涂料生產廠。
“PPG、巴斯夫、立邦等涂料集團的最大優勢還是在研發技術方面,特別在汽車涂料的研發投入、產品質量和制作工藝上領先中國企業,包括對汽車的穩定性。”譚志勇向《英才》記者表示,這方面中國自主品牌一直起不來,因為技術門檻非常高,專利認證也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