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洋,黃福偉,2,禹 鵬
(1.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重慶 400074;2.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重慶 400067)
近年來,我國橋梁建設事業迅猛發展,在新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中橋梁和隧道所占比例逐漸增加。杭州灣跨海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也進入正式運營階段。掌握這些大橋在運營階段所處的健康狀態,對整個橋梁結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大橋逐步建立了相關的橋梁健康監測系統,如香港青馬大橋、江蘇潤揚大橋、重慶大佛寺長江橋等。
目前在橋梁智能健康監測中,測量橋梁幾何線型所需設備主要有全球定位裝置,可以轉化電信號進入自動化數據采集系統的直流差位移傳感器,然而要獲得整個橋梁的幾何線型,在全橋都安裝位移傳感器和相關數據采集系統顯然是不合理、不科學的。首先是監測的成本增加,其次使得采集系統龐大而復雜。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傳感器,解決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a)對于優化傳感器在橋梁結構的布置,目前有不少人員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遺傳算法、有效獨立法、神經網絡法等,取得大量成果,并應用于工程實踐[1];b)用有限的測點信息有效擬合全橋的監測數據也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較少[2]。本文以連續剛構橋為研究橋型,以高次最小二乘原理為分析方法。對某連續剛構橋的邊跨和1/2中跨的撓曲線方程進行擬合分析。
在公路橋梁中,汽車活載所占的總荷載的比例較小,影響梁長期變形的荷載主要有橋梁結構本身的自重,橋面鋪裝、欄桿等二期恒載,在本文中將以上荷載等效為均布荷載q,根據撓曲線方程有[3]:

式中:EI——全橋截面剛度;
ω″(x)——撓曲線方程二階導數;
M(x)——彎矩方程。
(1)式經兩次積分得:

式中:c1、c2——積分常數
式中,M(x)在均布荷載作用下是關于x的二次表達式。綜上分析,在均布荷載作用下撓曲線方程是關于x的四次表達式。設撓曲線方程為:

最初撓曲線方程擬合采用牛頓插商法,牛頓插商法雖然不需要各測點的一階導數和二階導數,但是通過試算表明,在外插某一點和整個撓曲線時,出現明顯誤差甚至不收斂現象。如采用樣條插值法,需要知道各測點的一階導數和二階導數,但在實際工程中這點很難實現。比較分析,最終選用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連續剛構橋撓曲線方程。
由前面1.1節撓曲線方程分析中得知撓曲線是關于x的四次多項式,所以采用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多項式擬合撓曲線方程。求最小二乘解得一般步驟如下[4]:
a)先根據φ(x)的特點,建立確定ak(k=1,2,3,…,n)的正規方程組;
b)然后通過解正規方程組求取最小二乘解φ*(x)對應的ak*(k=1,2,3,…,n);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設擬合撓曲線方程:

即有φ0(x)=1;φ1(x)=x;φ2(x)=x2;φ3(x)=x3;φ4(x)=x4,相應的正規方程組為:

代入測點數據,求解對應的系數,對于實際工程中較多的數據,可用Excel編寫簡單程序求解。
某高速公路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跨度為110m+200m+110m,采用C50混凝土,左右幅梁體均為單箱單室箱型截面梁,頂板寬13.4m,底板寬7m;根部梁高11.5m,跨中及邊跨端直線梁高3.5m;其余梁高按1.5次拋物線變化,頂板最小厚度0.32m;腹板厚度0.6m,0.7m,0.95m不等;底板厚度根部1.2m,跨中及邊跨直線段為0.32m。
首先通過有限元軟件Midas建立全橋模型,定義時間依存性材料與邊界條件,輸入預應力鋼束及預應力荷載,以及自重、二期恒載等。以3年后全橋各節點撓度為基準,用模型計算結果模擬實測值。驗算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曲線的準確性,計算相對誤差并分析誤差產生原因。
由于全橋為對稱結構,算例中只對邊跨與1/2中跨的撓曲線進行擬合,邊跨分為1/4段與2/4~4/4段兩次擬合,1/2中跨一次擬合。模擬實測值為模型中節段的兩端節點,測點不可能都剛好位于節段端點,所以實際測點取為距理想測點最近的節點。
經建模計算與實際工程分析,預應力剛構橋在邊跨1/4段內底板布置有較多預應力鋼束,而在邊跨1/4段內的彎矩比較小,加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使得在邊跨1/4段梁體出現明顯上拱,變形較為復雜。為了滿足撓曲線擬合的準確性,將邊跨1/4段的撓曲線進行單獨擬合,邊跨1/4段布置5個均勻分布的測點。
邊跨2/4~4/4段測點布置,由于在靠近邊跨1/4段和邊墩附近的變形較為復雜,所以在邊跨2/4~4/4段內測點未采用均勻布置,而是從邊跨到邊墩按2∶3∶3∶2的距離比布置5個測點,使得在靠近邊跨1/4段和邊墩附近的測點較密。
中跨測點布置為0/8中跨、1/8中跨、2/8中跨、3/8中跨、4/8中跨。
2.4.1 邊跨及1/2中跨的撓度實測值如表1所示。

表1 橋梁的實測撓度值
2.4.2 按照1.2節方法求解邊跨1/4段撓曲線方程,設邊跨撓曲線方程:

代入建立正規方程組(5)式,求解結果:a1=1.20×10-10;b1=1.17;c1=-2.88×10-2;d1=-2.01×10-3;e1=5.58×10-5
最終邊跨撓曲線方程擬合結果:

2.4.3 按照1.2節方法求解邊跨2/4~4/4段撓曲線方程,設邊跨2/4~4/4段撓曲線方程:

同理代入正規方程組,求解結果:a2=1.17×101;b2=-1.83×10-1;c2=-1.57×10-2;d2=3.19×10-4;e2=-1.61×10-6
最終邊跨2/4~4/4段撓曲線方程擬合結果:

2.4.4 按照1.2節方法求解1/2中跨撓曲線方程,設1/2中跨撓曲線方程:

同理代入正規方程組,求解結果:a3=-1.34×103;b3=3.43×101;c3=-3.08×10-1;d3=1.11×10-3;e3=-1.40×10-6
最終1/2中跨撓曲線方程擬合結果:

由2.4節邊跨撓曲線方程,計算輸出邊跨1/4段各節點的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撓曲線擬合值,并與實測值進行誤差分析,邊跨1/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邊跨1/4段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由上表可見邊跨1/4段內擬合撓度值與實測撓度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3.66%,撓曲線擬合結果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表明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連續剛構橋邊跨1/4段撓曲線結果具有足夠精度。
邊跨1/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圖1所示。

圖1 邊跨1/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由2.4節邊跨2/4~4/4段撓曲線方程,計算輸出邊跨2/4~4/4各節點的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撓曲線擬合值,并與實測值進行誤差分析,邊跨2/4~4/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邊跨2/4~4/4段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由表3可見邊跨2/4~4/4段內擬合撓度值與實測撓度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4.79%,撓曲線擬合結果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表明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連續剛構橋邊跨2/4~4/4段撓曲線結果具有足夠精度,可滿足實際工程需要。
邊跨2/4~4/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邊跨2/4~4/4段的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由2.4節1/2中跨撓曲線方程,計算輸出1/2中跨各節點的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與實測撓度值進行誤差分析,1/2中跨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1/2中跨段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由表4可見1/2中跨內擬合撓度值與實測撓度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4.32%,撓曲線擬合結果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表明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連續剛構橋1/2中跨撓曲線結果具有足夠精度,可滿足實際工程需要。
1/2中跨的實測撓度值與四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度值分析如圖3所示。

圖3 1/2中跨的實測撓度值與擬合撓度值分析
在邊跨1/4段內、邊跨2/4~4/4段內,以及在1/2中跨撓曲線擬合結果與實測結果的最大相對誤差均4.79%,均小于5%。
考慮橋梁健康監測的經濟成本和便利性,用有限的測點撓度值擬合全橋的撓曲線方程有重要意義,通過以上算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a)相對于其它擬合方法,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撓曲線方程具有方法簡單、思路清晰的優點,有利于工程實踐,其不僅適用于連續剛構橋撓曲線的撓曲線擬合,可推廣到其它梁式橋的撓曲線擬合;
b)算例分析結果在邊跨1/4段內擬合值與實測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3.66%,在邊跨2/4~4/4段內擬合值與實測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4.79%,在1/2中跨內擬合值與實測值的最大相對誤差為4.36%,各段內的撓曲線擬合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表明高次最小二乘原理擬合連續剛構橋撓曲線結果具有足夠精度,滿足實際工程需要。
[1]黃民水,朱宏平,李煒明.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橋梁結構傳感器優化布置[J].振動與沖擊,2008,27(3):82-86.
[2]楊學山,侯興民,等.橋梁撓度測量的一種新方法[J].土木工程學報,2002,35(2):92-96.
[3]江曉禹,龔暉.材料力學[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4]顏慶津.數值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