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曉紅 劉 雯
主持人應當好多面手
——從原創欄目《愛星同學匯》談起
□ 杜曉紅 劉 雯
一個知名欄目可以提高一個臺的收視率,也可以帶活一個節目主持人。同樣,一個聰明睿智、能輕松靈活駕馭節目的主持人,也可以成就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欄目。吉安廣播電視臺關愛留守兒童的原創欄目《愛星同學匯》從創意到采制,從默默無聞到日漸紅火,在短短一年之中,已經成長為吉安留守兒童的“心靈家園”,在當地觀眾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其中,主持人在欄目中的靈魂作用功不可沒。筆者認為,作為市級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要想把一個地方欄目做活,做出本地特色和影響力,主持人要將準備工作做足、做好,充分當好多面手。
熟諳主題內容,當好策劃能手。江西省是勞務輸出大省,吉安市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兒童也自然成為社會廣為關注的一個龐大群體。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缺失和家庭缺位的現象,自卑、孤僻、少言寡語這些性格特點,在這些孩子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吉安廣播電視臺創立了《愛星同學匯》欄目。欄目主題確定為關愛留守兒童,采取 “公益活動+社會化運作+組織號召+媒體參與”的運轉模式,以孩子較容易接受、能夠直接交流溝通的現場游戲活動的方式串聯成線。通過主持人帶動大家,通過與兒童年齡、學識水平相適應的四個游戲環節,讓留守兒童在快樂的比拼中贏取公益學習金,培養留守兒童自強不息、自信努力、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體會社會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此外,欄目組還特意策劃了母親節、端午節、開學日、中秋節等特別節目,讓同學們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取知識,陶冶情操,學會感恩。
提前進入狀態,當好組織能手。主持人要主持好一檔節目,當好策劃能手是關鍵,做好組織能手是依托。每期節目的籌備階段,主持人都應提前進入節目狀態,協調好各方關系,對各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主持起來才能穩步順暢,駕輕就熟。為制作母親節特別節目,欄目主持人提前一星期來到永新縣蓮洲鄉小學踩點,熟悉場地,了解學生們在母親節最想做什么,組織孩子們提前做一些游戲等。沒想到,與欄目主持人同車前去永新縣洽談投資建設項目的華影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炳林先生在欄目組毫不知情、無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當場為留守兒童捐獻一萬元現金,并承諾在夏天來臨之前,為學校所有的教室安裝電風扇。這個感人的情景是特別節目的意外收獲,也成為了節目的點睛之筆。在節目正式錄制現場,主持人問淳樸的山區孩子們,收獲這么多愛心捐助,最想說的話是什么?一個女孩紅著臉小聲說“好好學習,長大后也像叔叔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頓時,欄目組成員心里暖洋洋的。主持人提前做好組織工作的意義在此得以顯現。
走入孩子內心,當好溝通能手。很多留守兒童由于長期不與父母在一起,缺少至親關愛,性格比較內向,有時候做出來的節目不夠活潑。為解決這一問題,欄目主持人在錄制節目前就來到學校,與這些學生促膝談心,交流感情,一起跳橡皮筋、下跳棋、包粽子、做游戲,拉近距離,讓他們敞開心扉,說出心里想說的話,真正走入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當節目正式錄制,欄目主持人再次見到學生們時,孩子們起初那種快速躲閃的眼神不見了,迎來的是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主持人與留守兒童的一片歡聲笑語中,每期節目都能一氣呵成。
搭建愛心橋梁,當好幫助能手。《愛星同學匯》欄目創立的初衷,就是更好地整合社會資源,開展愛心助學,進一步營造一個全社會關愛、關注、幫助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用真情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蔚藍明亮的天空。主持人便是搭建愛心橋梁的最好幫手。欄目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主動尋找愛心人士參與節目。特型演員、青年毛澤東的扮演者舒斯一,是第一個加入愛心團隊的嘉賓,他在節目中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節目播出后,社會效應良好,愛心人士紛紛加入進來。在母親節特別節目中,欄目組選擇了吉安廣播電視臺四名采編播工作人員做嘉賓。四位嘉賓都是母親,她們自己的孩子也與四位留守學生年齡相仿。兩個小時短暫的接觸、嘉賓與學生們結下了深厚感情,雙方互留了聯系電話,四位愛心媽媽還邀請孩子們暑假到吉安來做客。當欄目錄制完成,車子徐徐開動時,學生們一直跟著欄目組的車跑了很遠很遠,淚水瞬間濕潤了欄目組成員的雙眼……
社會是個大舞臺,熒屏連著你和我。點亮熒屏要靠一檔檔好節目,主持人便是點亮熒屏這扇窗戶的掌燈者。
吉安廣播電視臺)
欄目責編: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