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
我們分析和統計了139例近期在我院接受擇期胃癌切除手術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率指標,并按他們接受手術時年齡進行分組比較,試圖探討后者對這些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率影響的一般規律性。
1.1 一般資料 連續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沈陽市第七人民醫院普通外科住院接受擇期胃癌手術治療患者。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內窺鏡和病理資料確診的胃癌患者。②有手術治療適合癥。③活動狀態 Karnofsky評分(KPS)≥60分。④預期生存期≥6個月。本文實際入選近期接受胃癌患者139例,其中男85例,女54例,年齡39~78歲,平均(54.60±10.83)歲。
1.2 方法
1.2.1 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率指標設定 參考相關文獻,我們選擇和設定了胃癌擇期手術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率觀察指標:①心理疾病并發癥。②心肺并發癥發生率。③胃腸道并發癥發生率。④吻合口并發癥發生率。⑤其他并發癥發生率。⑥并發癥平均頻次。
1.2.2 統計學方法 由醫學專業統計學專業人員應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SPSS 8.0)進行數據分析,胃癌擇期手術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39例近期在我院進行胃癌擇期手術患者中,老年患者(老年組,≥60歲)71例和成人患者(對照組,<60歲)68例。表1為兩組患者圍術期各種并發癥指標比較,結果表明,老年組圍術期的心理疾病發生率、心肺并發癥發生率、胃腸道并發癥發生率、其他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并發癥平均頻次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0.01)。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各種并發癥指標比較[±s,(例,%)]

表1 兩組患者圍術期各種并發癥指標比較[±s,(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1
例數 心理并發癥 心肺并發癥 胃腸道并發癥 吻合口并發癥 其他并發癥 平均頻次(次/例)老年組 71 39/54.93a 23/32.39a 28/39.44a 7/9.86 21/29.58a 1.27±0.33b對照組 68 15/22.06 10/14.71 12/17.65 1/1.47 6/8.82 0.76±0.18
原發性胃癌是國人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我國各類惡性腫瘤前列。隨著人口的老齡化,≥60歲的老年胃癌在這一患病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迄今為止,胃癌根治手術仍是被認可有可能治愈該種癌癥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麻醉技術、微創外科技術、圍術期快速流程模式的完善和成熟,接受擇期老齡胃癌手術患者日益增多[1]。因此,這一年齡段患者的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特點成為了普外臨床醫師重點關注問題,但目前國內文獻涉及這一內容報道還不十分多。為此,我們連續選擇一組近期在我院接受擇期胃癌手術患者為觀察對象,并按他們接受手術時年齡進行分組比較,≥60歲患者為老年胃癌組和<60歲患者為對照組。本研究統計結果證實,老年組圍術期的心理疾病發生率、心肺并發癥發生率、胃腸道并發癥發生率、其他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并發癥平均頻次均遠遠多于對照組,這些數字說明,接受老年擇期胃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增加。國內另幾位作者[2,3]專項觀察了接受擇期老年胃癌手術患者圍術期各類并發癥發生情況,他們研究結果與本數據基本接近。其機理可能為,老年胃癌患者術前身體各器官功能相對不全,伴隨各種慢性基疾病多,代償和免疫能力低下,對手術創傷耐受性差,因此,出現圍術期各種并發癥發生率較高。
總之,普外臨床中,制定老年胃癌患者手術治療計劃時,應考慮到他們年高體弱多病、對大手術耐受性差、術前各種并存疾病和圍術期并發癥較多的等特點,不應強調根治術或擴大根治范圍。手術方式也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同時,還應加強圍手術期管理,注意預防和處理合并癥,以期提高手術療效,并使他們盡快康復,早日回歸社會。
[1]王正林,胡祥.老年胃癌特點及手術治療進展.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17(1):37-39.
[2]陳磊,呂文杰,張文杰,等.老年胃癌患者手術風險因素分析.中華消化雜志,2010,30(9):602-605.
[3]方駿,孟翔凌.老年胃癌手術139例近期并發癥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4):68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