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彬 關小紅 王小輝 李鈺瑤
(1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沈陽,110032;2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大略基督教高中加州安大略市西菲力刀飛亞街931號ca91762,加利福尼亞,91762)
皮炎康顆粒由炙黃芪、黃芩、黃柏、白芍、白術、當歸、大黃、青蒿、生地黃、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涼血疏風解癢、益氣養血固表之功效,是我科臨床協定方,長期應用于濕熱及血虛證的急、慢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急、亞急性、慢性濕疹的治療并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臨床療效。本實驗通過觀察皮炎康顆粒對小鼠慢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耳腫脹度、胸腺指數、脾指數的影響,為進一步臨床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
1.1 藥物 皮炎康顆粒(含藥材2.55 g生藥/kg),由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實驗中心提供,批號:20110501。氯雷他定片,國藥準字H10970410,由上海先靈葆雅制藥公司生產,批號09JRXF1043,規格10 mg/片,1 次/d,1 片/次。
1.2 動物 SPF級雄性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 g,購自中國醫科大學實驗動物部,生產許可證號:SCXK(遼)2008-0005。于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實驗中心飼養,許可證號:SYXK(遼)2007-0010。實驗室溫度20℃ ~23℃,濕度50% ~60%。
1.3 試劑及儀器 2,4-二硝基氯苯(分析純),天津市津科精細化工研究所,批號:20070622;丙酮(分析純),沈陽化學試劑廠;批號:0303011:大豆油,嘉里糧油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90522;娃哈哈純凈水,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生產。YLS-Q4耳腫打耳器,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電子數顯卡尺,桂林廣陸數字測控股份有限公司生產;FA2004分析天平,由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TD10001電子天平,浙江余姚金諾天平儀器有限公司。
2.1 藥品的配制方法 取皮炎康顆粒,用蒸餾水配制成所需的濃度,給藥體積為小鼠40 mL/kg。
2.2 劑量選擇和分組 根據受試藥臨床使用的劑量和預試驗的結果設定空白組、模型組、皮炎康顆粒高(4倍等效量)、中(2倍等效量)、低(等效量)3個劑量組和氯雷他定片高劑量(4倍量)組。
2.3 小鼠慢性ACD模型的建立[1]及給藥方法[2]取體重18~22 g的小鼠60只,隨機分為6組,空白組、模型組、氯雷他定片組、皮炎康顆粒4倍量(58.73 g生藥/kg)組、2倍量(29.47 g生藥/kg)組、1倍量(14.73 g生藥/kg)組。每組10只,實驗前1 d,在小鼠背部去毛,面積約4 cm2,實驗當日各組(除空白組)于去毛區涂以7%DNCB液(丙酮/大豆油 =4∶1)100 μL致敏1次。5 d后涂1%DNCB丙酮液5 μL于小鼠右耳內側激發,每隔3 d激發1次,左耳涂抹等量基質,空白組左右耳均涂抹等量的基質。分別于第4次激發后72 h處死小鼠。致敏前1 d各組按規定的劑量灌胃給藥,空白組和模型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1次/d,再于末次激發后6 h灌藥。
2.4 取材方法 激發后72 h,將動物頸椎離斷處死,用游標卡尺測量小鼠耳中部厚度后立即剪下雙側耳廓備檢。使用0.8 cm半徑的金屬耳腫打孔器在左右耳中部打孔,取相同大小的耳組織,用電子天平稱重,計算左右耳重量差。完整摘取小鼠胸腺及脾,用電子天平測定其重量,分別以每10 g小鼠的脾重(mg)和胸腺重(mg)作為脾指數和胸腺指數。
3.1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小鼠耳厚度差、重量差的影響 模型組與空白組相比耳重量差、耳厚度差均明顯增加,與空白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皮炎康顆粒各劑量組和氯雷他定片組均能減輕小鼠耳重量差、耳厚度差,與模型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
3.2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小鼠胸腺指數、脾指數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模型組與空白組相比胸腺指數、脾指數均明顯增加,與空白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皮炎康各劑量組和氯雷他定片組均能降低小鼠胸腺指數、脾指數,與模型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
表1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模型小鼠耳腫脹的影響(±s)

表1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模型小鼠耳腫脹的影響(±s)
注:與模型組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與空白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
?
表2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模型小鼠臟器指數的影響(±s)

表2 皮炎康顆粒對慢性ACD模型小鼠臟器指數的影響(±s)
注:與模型組相比,*P<0.05,**P<0.01;與空白組相比,△△P<0.01。
?
ACD是機體經皮膚接受抗原刺激后當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發生以皮膚損害為主要特征的Ⅳ型變態反應[3-4],導致以單核細胞浸潤為主,變性壞死為特征的炎性反應[5]。ACD發生的機理是針對皮膚接觸性變應原發生的遲發型超敏反應,多數由Th1型CD4+T細胞激發活化效應細胞和分泌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6]。ACD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表現為紅斑、水腫、水皰甚至大皰[7]。胸腺及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機體發生超敏反應的同時脾臟、胸腺腫大,重量增加。脾指數、胸腺指數可衡量藥物對免疫器官的抑制作用[8]。而動物實驗一般又常以鼠左右耳厚度和質量差值作為衡量炎性反應輕重程度指標。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工業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過敏原,接觸性皮炎和濕疹發病率都呈逐漸上升的趨勢。目前抗組胺藥廣泛應用于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但由于其作用機制主要對Ⅰ型超敏反應有著良好拮抗作用,治療Ⅳ型變態反應效果不理想。雖有文獻報道新一代抗組胺藥物在體外呈現良好抗炎,抑制細胞的趨化以及對細胞介質的抑制作用,但是往往其濃度達到目前所應用的體內藥物濃度數百倍以上[9]。傳統醫學對慢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慢性濕疹的治療有著大量臨床實踐和經驗積累[10-11],特別對中藥的有效成分的研究顯示,其可作用于過敏反應不同環節[12-16]。皮炎康顆粒作為科內臨床協定方長期用于上述疾病的治療并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臨床療效。此方由黃芪、黃芩、黃柏、白芍、白術、當歸、大黃、青蒿、生地黃、甘草等組成。方中黃芩、黃柏、大黃、青蒿、生地黃、牡丹皮、白鮮皮清熱利濕,涼血疏風;而黃芪、白芍、白術、當歸健脾利濕,養血益氣,固表御邪;甘草調和諸藥。目前慢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慢性濕疹的現代醫學治療是以抗炎、抗組胺為主要方法,同時可配以免疫調節治療。本方的治療原則與現代醫學治療方法有相通之處,既清熱利濕、涼血疏風,亦養血益氣、固表御邪。本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皮炎康顆粒可改善DNCB引起的慢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模型小鼠的耳部腫脹,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同時可降低小鼠胸腺、脾指數。
[1]李敏.疏風飲對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小鼠脾指數、胸腺指數及IFN-γ與 IL-4分泌的影響[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1,25(1):24-25.
[2]郝光榮.實驗動物學[M].2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276.
[3]Bradley J,McCluskey J.Clinical Immunology[M].Chapter 16.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330-348.
[4]Abbas AK.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M].3rd ed.Chaper 14 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1997:301-308.
[5]陳妍,郭在培.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原位免疫學研究[J].華西醫學,2006,21(1):217-218.
[6]SehimiuT,AbeR,NishihiarJ,et al.Impaired contact hypesensitivity in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deficient mice.EurJ Immunol,2003,33:1478-1487.
[7]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出版社,2009:717-718.
[8]梁秀宇.消風散對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抑制作用及其免疫學機制實驗研究[D].沈陽:遼寧中醫藥大學,2007.
[9]Walsh GM,Annunziato L,Frossard N,etal.New insigts into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tihisatanmines[J].Durgs,2001,61:207-236.
[10]楊寶華,陳德宇,肖順漢.消風膠囊對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3,2(1):13-15.
[11]楊寶華,陳德宇,肖順漢.消風膠囊對小鼠遲發型超敏反應的影響及其作用機理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3,2(1):13-15.
[12]黃礴,吳鐵,樊翌明,6種中藥抑制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接觸性皮炎的實驗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3):1756-1757.
[13]韓春雷,陳學榮,馬俊江.氧化苦參堿對大鼠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藥效學作用[J].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96,28(1):59-61.
[14]郝飛.甘草酸國外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1,12(8):500-502.
[15]鄭詠秋,魏偉,戴敏,等.木瓜總甙抑制小鼠接觸性超敏反應及對胸腺T淋巴細胞亞型的調節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4,20(9):1016-1020.
[16]陳子珺,李慶生,淤澤愽,等.防風與刺蒺藜抗過敏作用的試驗研究[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3,24(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