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
在各類的設計工作中都會遇到一種現象,就是當對所設計的內容想給予盡善盡美的設計時經常會陷入茫然狀態,怎么也想不出令人滿意的方案來,設計工作進行不下去了。在這時,不經意間看到的某種物體、某種色彩、某種形態等等,會讓你突然產生聯想,思路如同泉涌源源不斷,茅塞頓開,并迅速捕捉到你需要的精華內容給你的設計帶來完美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靈感”。靈感二字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人之心念在驅動心智運轉時會產生各種的感覺變數,這種感覺下獲得的感覺,稱之為靈感。”靈感是神奇的,靈感是美妙的。靈感有時是偉大的。利用靈感進行創作和設計工作是大自然給予人類一種得天獨厚的本能。‘‘靈感’’造就了許多藝術大師,創作出許多舉世珍品。利用靈感進行創作設計已普遍成為設計者們提高設計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我的實踐工作中,利用靈感進行創作設計也確實帶來了成績和光彩。但是,通過幾十年的實際設計工作所獲得的經驗,我認為有一點需要闡明的是:靈感的產生與捕捉不僅僅是人類利用天生聰明的一種結果,重要的還是對你所從事的設計工作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就我們搞舞臺、影視劇人物服裝設計的人員而言,你必須要學會繪畫,懂得色彩的原理和運用、人體結構、服裝裁剪等等。同時,你還必須擁有文學、歷史的閱讀,分析、判斷能力。不斷地、廣泛地積累各種知識。也就是說你在成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之前必須經過艱苦的、辛勤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你沒有這些基本功或基本功掌握得不扎實不牢靠,對于靈感的產生會帶來極大的阻礙。甚至根本產生不了什么有用的靈感。對提升設計作品的完美度就更無從談起了。拿色彩來說,色彩在舞臺、影視劇人物服裝設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當一臺話劇或一部影視劇里的人物主體風格確定之后,人物服裝色彩的搭配和諧就成為整部戲的關鍵。
2012年9月我在設計話劇《惹塵埃》的人物服裝時遇到一個小難題:當全體演員試服裝時總體上看上去,從服裝款式到整體色調基本都很和諧,符合人物的身份,與繪制設計圖的效果比較沒有太大差異。唯有一位扮演退休老護士的服裝我總覺得有些不協調,總覺得她的服裝色彩過于明亮,但是,如果換暗一些的色調又不符合這個人物性格。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既不破壞現有的色調又可以將過亮的色調降下來?加一個外罩既不合季節又不符合人物。并且將整個顏色包住了顯然不行。這個問題在繪制人物效果圖時已有些感覺,但當時沒有想出很好的辦法來。在離開排練場走在街上路過一個婚慶店,櫥窗里假模特穿著白色婚紗使我眼前一亮。假模特的體態在婚紗的包裹下隱約可見。我的腦海立即閃現出一個方案:用黑色的,大鏤空的,棉質的類似鉤織的桌布做材料縫制一個像披肩的外罩,這樣即可解決問題。我立即奔赴面料城買到這種材料很快做出一件。彩排時我讓演員穿上它。效果非常好。黑色的,大鏤空的花紋圖案將里面亮麗色彩襯托出來若隱若現不僅沒有將里面的色彩遮蓋住反而更增加了這個人物既穩重又不失現代的魅力。給人物的氣質帶來很大的提升。
這樣的事情在我的設計工作中不乏先例,但我不認為這是我聰明的表現,聰明是有一點,主要的還是依靠專業基本功比較扎實。特別是對色彩學有著比較深的研究加上對色彩比較敏感的天性,以及對各種知識有著比較豐富的認知和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而造就的。有一個笑話,某公司通過考試招聘了一個聰明的設計人員,工作一段時間后,公司給了他一項不是太復雜的設計任務,但是時間比較緊,只有三天。這是他第一次單獨接受設計任務。心情有些激動,決心一定搞好這次設計也好在同行中顯露一下身手。他知道人有靈感這個東西。也知道靈感在創作設計中所起的作用。他決心用靈感讓他的設計一鳴驚人。從此他像變了一個人。他首先不是去查資料。也不閱讀相關知識,而是陷入苦思冥想之中。同事看他的樣子問他有什么想不開的事,他回答人家:“別打擾我。我在找靈感”。三天過去了,他的設計工作被人拿走了……這個笑話說明了這個小伙子還不懂得靈感的產生是 “得之于頃刻,積之于平時”這樣一個真諦。他把靈感當作了投機取巧的工具。百度百科中說到:“靈感是人腦理性思維活動共同的結果。存在未經語言中樞符號化解過程也存在理性思維的過程(99%的汗水),那些未經語言中樞符號化解釋的直覺思維過程通過語言中樞符號化解釋最后的結果,并呈現出來(1%的靈感)這樣靈感就突然出現了。沒有那百分之99的汗水也就沒有這百分之一的靈感。”。俄國畫家列賓曾說過“靈感是對艱苦勞動的獎賞”。柴科夫斯基也曾說過:“靈感是一位客人,他不愛拜訪懶惰者”。我的語言:“靈感不是投機取巧的工具。基本功越扎實,知識越豐富,產生靈感的幾率就越高。這是一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