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鳳娥
《珍珠塔》是錫劇界久演不衰的劇目,在廣大的蘇南地區民眾中更是耳熟能詳,婦孺老幼皆可傳唱。之所以能經歷近百年的時間考驗,主要源自于中華文化對“欺貧愛富,恃強凌弱”這種丑惡行徑的深刻揭露和無情批判。
我接手“紅云”這一人物角色,已經是第四代“紅云”的飾演者。前輩、老師們對于“紅云”這一人物方方面面的舞臺詮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為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借鑒和學習的元素。在我的舞臺實踐中,我真切地體會到了一點,那就是用完美的細節表演凸顯人物性格。
細節表演,體現在“紅云”這一人物的塑造和演繹的各個方面。如:充分完美地使用語氣。在第一場里,當老太太“方朵花”說:“紅云,給方大爺安排個住處。”這時,我恰到好處地運用語氣回答 “啊呀,老太太,府上大小房間住滿賓客,我看啊,只能委屈方大爺到外面小客棧......”在這里我充分表演出了“紅云”趨炎附勢的丑惡心態和心理特征。當方卿唱完“定是紅云勢利眼”我和“方卿”有一個短暫的對視,在這里我又充分運用了臉部表情、眼神及手中的小汗帕,我同樣用輕視的語氣冷淡地一“哼”。同時向方卿揮動了手中的小方帕。表演出了不屑一顧,十分蔑視的態度。在這里我把“紅云”這一人物“欺貧”個性特征刻畫得入木三分。當方卿唱完“我還是小客棧里且安身”一句后,我再次運用語氣的藝術化處理說到“喏,拿些銅錢去吧......”這句臺詞我說得極其冷淡,表現出的依舊是“紅云”這一人物冷漠、刻薄的心態。當表演到“方卿”欲接過銅錢時,我表演了將一串銅錢拎在手上,不做任何表示地將銅錢拎起并任由這串銅錢墜落在桌案上。我冷冰冰的面部表情以及銅錢掉落在桌案上的清脆聲響形成了一種藝術上的強烈反差。同時,又為“方卿”在心理上的一驚作了恰如其分的藝術鋪墊。在整個這一場的細節表演中,除了上述我提到的充分完美地運用語氣之外,面部表情、眼神、語調手法、形體也都合理、細致地包含在表演之中。這些恰到好處的細節表演,較好地刻畫出了一個長期在勢利氛圍中生活的小丫環性格特征。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紅云”這一人物的欺貧心理、她的仗勢心態。其性格特征較之老太太“方朵花”更為明顯而突出。而我在塑造“紅云”這一人物形象時,就是通過了一系列充分完美的細節表演來凸顯其性格特征的。恰到好處的細節表演使得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被展現出來,人物形象也因此變得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盡管“紅云”這個人物是現實生活中廣大民眾所唾棄的,然而作為戲劇舞臺的人物塑造和刻畫者,我就必須做到演誰象誰,演誰活誰。把每個劇本中的人物角色,塑造成為一個經久不衰的藝術形象。使其長久地保持在廣大熱愛錫劇的觀眾心中。
事實上,細節表演涵蓋內容是很多很多的,盡管這篇文章里,我重點提到的是語氣,然而表演作為一門綜合學科,所有單一的表述都是不全面的。如語氣的細節表演就涵蓋了語調、語言節奏等等文中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學者、前輩老師們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