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芨 藜
4月2日,被譽為中國電視行業風向標的“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正式落幕。本屆交易會各類參展項目共實現交易總額50.28億元,再創新高。(4月3日《新京報》)
近年來,電視劇市場一片繁榮的表象并未掩蓋其存在的問題。“劇二代”的數量越來越多;情感類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越來越多;翻拍劇、重拍劇越來越多。更加令人遺憾的是,在如此熱鬧的電視劇市場中,唯獨缺乏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身影。如今的電視劇,嘩眾取寵的情節,家長里短的對白,讓觀眾僅停留在簡單的嬉笑怒罵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拍經典,不僅沒有重塑經典,反倒毀了不少經典;同質化的題材、快餐式的克隆,電視劇中傳遞出的笑料越來越多,感動越來越少。面對觀眾的期待,如何用“心”寫出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電視劇,成為電視劇制作方頭疼的問題。
誠然,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拍攝比肥皂劇的難度要大得多。從創作角度看,它需要豐富的生活積累,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從投資角度看,它存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更需要制作方對“度”的把握。因此,不少電視劇制作者不敢正視現實,不敢觸及現實,在敏感問題上,或是蜻蜓點水,或是繞道而行。然而,我們也發現,那些真正扎根于現實的電視劇,一旦進入觀眾視野,其產生的震撼力、影響力是其他題材電視劇無法比擬的。
近些年,廣電總局多次強調,要將現實題材作為影視創作的主攻方向,也正是看到了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的重要意義。藝術的魅力在于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沒有現實根基的電視劇,即使可以獲得高收視率,也難以獲得好口碑;即使可以制作精美,也難以成為經典。作為普通觀眾,我們期待更多扎根現實,直擊人心的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的出現,希望它能給人以感動、以反思、以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