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帥 孫思雨
【摘 要】隨著金融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外國金融機構的進入,讓本來就競爭激烈的國內商業銀行業形勢更加緊張,加之由于貸款風險大,金融業對于貸款管理越來越嚴格,中間業務安全系數高,因此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何推進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發展已是當務之急。文章從我國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的發展問題出發,加以分析,再借鑒西方經驗,進而從人才和業務方面提出對策。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問題;對策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 -0035-01
中間業務是銀行三大主營業務之一,由銀行作為活動主體,以第三方或代理者為身份,以為客戶辦理代理、委托、擔保和信息咨詢等為服務手段并收取相關款項的銀行業務。具有資本要求低、安全系數高、回報率高、服務靈活,可行性強等特點,中間業務是農信社發展的必由之路。從國際金融市場來看,中間業務以其獨有的特點,在整個國際銀行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開展中間業務已成為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從國內金融市場來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按照承諾逐步全方位放開銀行業務市場,銀行業和世界各大銀行進行直接競爭,中間業務領域已成為競爭的焦點。從金融市場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遂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產品、服務等優勢,利用其在代客理財等投資銀行業務、擔保承諾及金融衍生產品等表外業務方面的豐富管理經經驗,進一步搶占市內中間業務市場。當前金融競爭日益激烈,農村信用社盈利空間縮小,因此,為了發展農村信用社,必須要推陳出新,及時更改業務服務類型,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雖然中間業務發展迅速,但農村信用社剛剛萌芽,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業務種類還比較單一,統觀全國,農村信用社推出的中間業務大部分上都是基本業務及其延伸,基本限于結算業務、保險代理及一些代收代付業務,業務種類單調,高端的資源節約型產品較少,多為以體力勞動為基礎的相關產品。中間業務營利少、回報率低,對營業收入的貢獻度不高
此外,缺少專業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人才結構不合理,辦公自動化程度低下,錯誤率高。硬件設施匱乏。由于中間業務服務類型的多樣化,要求從業人員具有雄厚的業務知識儲備、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以及良好的個人素質。而從當前農村信用社人員結構、數量和質量上看,員工的專業涵養低,個人素質差,復合型高質量人才短缺,目前的人力資源水平很難促進中間業務發展,業務創新難度大,與現實所需的經營管理水平發生“斷層”。同時,農村信用社計算配備與使用不健全,辦公自動化水平低。應用現代通訊、電子技術管理中間業務的能力不足,大量的工作處于手工操作狀態,費時費力,這些都嚴重阻礙了農村信用社走向成熟,實現快速發展。
當前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發展在服務種類、產業規模、發展水平等方面遠遠落后于其他大銀行,因此,要想發展農村信用社,銀行內部要詳細規劃,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收益。加大投資力度,實現資金的重復利用,促進中間業務快速崛起、擴大市場占有率,穩定優質客戶群。
針對農村信用社金融服務種類單調的現狀,結合農村信用社自身經營特點,充分利用傳統資產負債業務發展已形成的優勢和客戶群體,對現有的業務進行推陳出新是重中之重。業務種類創新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查,抓住主要的服務群體和客戶,投消費者所好。此外農村信用社本身還要踏實穩健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業務能力承受范圍之內的新產品,實現農村信用社和客戶群體的雙贏。充分考慮農村信用社的硬件設施條件,選擇消費群體喜愛、有活力、安全性高、投資少,市場回報率高的中間業務服務類型。要根據企業的市場調查報告按部就班的推出新型業務。此外信用社要做好橫向對比分析,找出自己的競爭優勢并充分利用。農村信用社要利用企業分布廣,農民客戶群體數量龐大的競爭優勢,對企業內部現經營的主要業務范圍進行有深度的改革、對尚未涉足的業務進行業務評估和市場調查,做到可攻可守。要注重改革營銷策略,吸收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借鑒西方的產品促銷方案,做到有點及面,由小到大逐步推進,注重宣傳,加深客戶群體對農村信用社服務的了解,注重社會效益,努力改善服務水平,提升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使中間業務實現質的飛躍。
購進并使用現代設備、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是農村信用社發展的重中之重。在中間業務萌芽起步階段,信用社必須根據業務特點,務實的加大人力資源投資,注重人才培養,要有長期發展戰略,要加快推進先進設備的實用,提高業務的電子化水平和辦公自動化水平、減小錯誤率,掃清中間業務的發展障礙。必須吸收一批知識儲備量大、銀行業務實踐經驗豐富、計算機水平過關、懂國際金融慣例和國內外相關政策法律規范的復合型人才到企業中來,相關管理機構要負起責任,做好監督管理及培訓,定期組織業務交流和學習,嚴格把握行業門檻和人員從業資格,為農村信用社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促進行業整體發展。
發展中間業務是農村信用社來發展的曙光和未來,政府要完善立法,出臺相關的扶持發展政策,為農村信用社發展與改革排除后顧之憂。同時信用社內部也應改革經營理念以及營銷體制,增強內部活力。中間業務既然能給農村信用社帶來廣闊的效益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農村信用社就應該立足有利的發展空間,利用自身的特點及優勢,放眼未來,有效規劃,保證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在今后的發展勢頭。
參考文獻:
[1]廖紅. 拓展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思考[J].廣西金融研究, 2004,(09)
[2]王樹祥. 農村信用社應積極拓展中間業務[N].金融時報, 2005-06-30.
[3]楊代平,龔衛東. 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發展的障礙與策略[J].南方金融, 2004,(01).
[4]馬素玲. 農村信用社改革之路[J].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04,(10).
[5]袁護平,沈平春. 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狀及其發展的思考[J].價格月刊, 2004
[6]何羽.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戰略選擇[J].現代經濟探討, 2004,(07).
[7]林峰. 對我國銀行中間業務開展現狀的思考[J].江蘇商論, 2004,(07).
[8]高彬,孫寶林. 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形成的內在因素及其治理[J]. 中國金融, 2004,(18).
[9]李夢覺,曾小玲.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問題及戰略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 2004,(03).
[10]王衛東. 2003. 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發展遲緩的原因分析.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5):
[11]付剛. 2004. 制約農村信用社中間業務發展的瓶頸及對策. 金融與經濟,(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