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
【摘 要】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有合作才有交流,這就使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在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因此,面對教育教學改革,合作學習越來越受廣大外語教學工作者的認可和接受。它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日常教學中來。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論述了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指導合作學習,并闡述了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合作學習;分組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9-0128-01
一、引言
合作學習與個人獨立學習、競爭性學習成為當今社會流行的三種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又稱“小組學習”、“團隊學習”或“分享學習”,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引導,來指導學生相互間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學會學習,尤其是創新性人格和創新性學習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方式是以學習者組成學習小組,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各小組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它以小組集體成績為評價依據,大家為實現全組的共同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而共同努力,彼此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激勵、團結合作,使學習方法達到最優化、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又使全組成員取得共同的進步和提高。
二、教師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指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呢?
(一)為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
培養任何一種能力都離不開實踐的搖籃?,F代教育理念認為:一個人今天在校的學習方式,必然會與他明天的社會實踐方式保持某種內在的一致性。為了提高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而創設的合作學習正是這種一致性的切入點之一。因此,課堂上,應該為學生更多地創設相互協作、共同參與的環境。例如,在Warming up 中,可設計News Program, Miniplay, Debate, knowledge Contest…;在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開展 Group discussion, Pair work, Dialogue making, Role play…;
(二)精心組織合作學習、合理分組
精心組織合作學習、搞好分組是合作學習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勢有同桌學習(pair work)、小組學習(group work)、自由學習(free talk)等。其中由于小組學習的成員較多,教師應對組員進行科學的分組,使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教師在英語實踐教學過程中,在每學期初始階段先向學生講明進行分組學習的意圖和益處,要以讓師生、生生、組組之間開展有效的交流、互幫互學為目標。我們要精心考慮小組人員的多少,每組通常為6人左右,組間人員的搭配均由好、中、差三種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組成,注意優生與差生以及男女生在各組中的比例,對于結構不太合理的學習小組,我們再進行微調,盡量使各個學習小組成員在性格、性別,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差異性與互補性,同時由各組組員或教師推選出一些有責任心、有組織能力、有口才、學習成績和思想品德優秀的學生擔任各組的組長。這樣可實現組員之間優勢互補,各組間能力、水平相對平衡,既有利于組間成員的交流、討論、切磋,也有利于組間的合作與平等競爭,進而實現全體同學的共同進步與全面提高。在每一個學期我們不易更換小組成員,應該保持每組成員的相對穩定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師生間的合作情感日益加深,更好的促進學生互幫互助、互相配合,使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得到共同提高。通過合作學習我們既打破了英語課堂的“大課”常規,也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和創新意識空前高漲,學習成績自然顯著提高。
(三)教師要加強引導和監控
教師加強引導和監控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措施與保證。教師應該監督、巡視和參與小組的合作學習當中,時刻了解每個小組在學習中的情況和所遇到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引導、糾正和點評。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個別害羞,有自卑,膽小的學生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還要要求那些成績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強的學生虛心、耐心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觀點,對別人的發言要做公正合理的評價。如果有疑問的時候,不要打斷對方的發言,等對方回答完后,舉手示意,并有禮貌的請求對方做進一步的解釋。另外,教師在巡視的時候,應避免學生閑聊,玩耍、沉默不語,浪費寶貴時間,應該嚴格地控制好課堂的紀律,并且讓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主持小組的學習,這樣才能夠實現共同進步,使合作學習不流于形式。
三、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引導性的學習活動。在英語教學中,更多的合作學習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不同課型的各個教學步驟采用不同的合作學習方法,如合作學習單詞、合作學習對話、合作完成作業等。
(一)合作學習單詞
在單詞學習中,針對班級人數多的因素,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互相朗誦,互相糾正發音,最后組織比賽,這樣做能增加學生的練習量,減輕學生的心里負擔,并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平時不愿意開口的學生,這時候也會表現出積極主動,組員之間更是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合作,互相促進,相互提高。
(二)角色表演式
小組成員運用新、舊語言知識,就某一話題發揮想象,通過情景創設,自編對話,進行角色扮演。
(三)探索式合作編對話
教師先提供給各小組一些詞匯、短語或圖片,讓學生據此做出反應,等交流反饋后,再組織學習新的語言材料。例如,學習Unit3 Personal Information時,各小組根據教師所提供的一些關鍵詞,對如何提問基本的個人信息先進行探索式的語言描述,經小組交流及組與組的共同探索全班達成共識后,再以集體授課的方式學習該課的相關內容。
(四)合作完成作業
在布置作業時,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低年級的學生編寫對話,高年級的學生則可適當布置研究性學習活動作業。學生在這種充滿合作機會的群體交往中,學會了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提高了他們合作完成任務的能力。教師在讓學生合作完成作業之前,要指導學生明確分工。當合作任務完成之后,教師要對他們的成果進行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合作成果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讓學生總結失敗的教訓。
四、結論
合作學習改變了課堂教學中學生所處的被動局面,互動不再是教師向學生的單向型互動,而是師生間雙向型以及師生間和生生間的多邊活動。通過師生,生生的相互溝通,從而達到教學互長,師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合作、互動、創新的過程。學生在交流、討論及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相互激勵。合作學習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實現課堂教學交際化,給課堂教學帶來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同時也對教師的素質、專業水平和創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外語教師不斷實踐、探索、反思,更新教育理念,關注和尊重學生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在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的同時,能夠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 靳玉樂:《合作學習》四川教育出版社
[2] 王坦 撰文: 《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3] 林立、王之江著:《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4] 郭硯冰 撰文:《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實施與評價》,《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年 第9期
[5]《合作學習品質的培養》:www.fjptyz.com.cn 2002-12-17莆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