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深入開展和進行中,與之前的先進性教育及純潔性教育一樣,這個全黨性的組織活動能否取得正黨風、轉作風、促提高、增效率的實際效果,始終是最受群眾關心和關注的重要問題。筆者以為,“向下看”當屬教育實踐活動的必要科目之一。
向下看,才能受到群眾的尊重,才能聽到真話。縱觀我黨的成長歷史和發展成就,無不與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息息相關。而近些年,黨內一些不關心群眾疾苦和呼聲、嚴重脫離群眾等違背黨的傳統和作風的問題,不僅拉大了黨和群眾的距離,也使群眾產生了懷疑和否定情緒,這是干群關系緊張甚至沖突不時發生的關鍵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實踐活動要確保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回歸”,要讓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成為每一個黨員干部的自覺意識和行為習慣。
向下看,才能知曉群眾的智慧,才能凝聚力量。山西煤銷集團董事長劉建中在集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上指出:“只有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主人。我們要克服當前困難,度過市場難關,最根本的力量還是來自于集團11萬職工群眾。只有充分發揮集團11萬職工群眾的正能量,打造集團核心競爭力,才是我們的根本出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管理的競爭力、產業的競爭力、創新的驅動力,來自于方方面面,但是,最根本的一條是來自于職工群眾的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顯而易見,挖掘和發揮群眾的聰明才智和能量,既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關鍵所在,也是事關發展和生死存亡的嚴峻課題。
向下看,才能知不足,才能總結經驗、揚長避短。“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是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真正查找問題、糾正錯誤,不能局限于“聽”,還要善于“看”,一些群眾關注的問題坐在機關里是“聽”不出來的,只有下去“看”才會一目了然,只有“看”,才能知道群眾吃的什么、住的什么、想些什么、干些什么。無論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要客觀、及時地分析總結,引以為戒、揚長避短。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科目,必須讓每一個黨員干部“出一身汗、紅一回臉”,從而“祛病凈身”,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繼續讓形式主義“橫行霸道”,不僅會使教育實踐活動“流產”,還會使黨的威信繼續受到損害,這是黨不能允許的,也是群眾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