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產業集團公司黨委書記 劉 波
通過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二部分“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學習,筆者認為,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揮好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之更好地實現與公有制經濟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第一,國有企業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企業經營者薪酬分配機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具有優勢的行業集中,向大企業、大集團集中,向企業主業集中。
第三,要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有利于推動國有資本的市場化經營,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
第四,股份制作為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是一種既能實現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功能優勢互補,又最適宜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組織制度。通過股份制的形式,國家可以根據企業的性質,依據具體情況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真正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
評判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是否優越,關鍵要看是不是符合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是不是能夠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山西宏廈一建公司黨委書記 蘇建楠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我認為,這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當前,國有企業總體上已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進一步適應市場化、國際化的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提高企業效率、增強企業活力、承擔社會責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今后幾年,國有企業向混合所有制改制,毫無疑問會更深程度地激活企業活力,使企業在市場配置資源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環境中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使制度創新的能量得到迸發。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強勁發展、充滿活力。中國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經濟在全球GDP中的份額下滑縮減到只剩5%,并在這樣的低點一直徘徊到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值得自豪,更可以期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性實現。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的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社會35年來奇跡般的發展,令全世界垂目。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標志的改革開放升級版,無疑將會更成熟、更穩健、更系統地推動中國社會的更好發展,歷史將被再度刷新,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將會書寫下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