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先,劉新華,孫慧敏
(昌吉衛生學校,新疆 昌吉 831100)
“教學做合一”是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基礎護理操作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名護士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術。為了更好地結合臨床講授基礎護理操作,在有限的時間內使中職護理專業學生掌握的基本護理技術更適應臨床所需,順利完成實習,更好地為患者服務,2009年我們對基礎護理操作的臨床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出臨床最常用的操作項目,在教學中重點講授。2010年10月至11月我們又對護理專業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基礎護理技術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選取新疆昌吉衛生學校24所實習醫院的護士長及帶教教師為研究對象,共調查三甲醫院3所,三乙1所,二甲醫院8所,二乙3所,一級醫院9所,每家醫院發放2~3份問卷,共發放問卷60份,有效問卷54份,有效率90%。
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利用巡回實習時間,在我校實習醫院發放給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及帶教教師,填寫后收回,最后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結果。選項分為好、一般、較差3類,對操作涉及的9個方面進行調查,另附備注以防遺漏。
表1 實習醫院對護生基護操作的評價(人)
調查結果顯示,我校護生操作過程中做得比較好的3項是查對工作、注重禮儀、無菌觀念較強;操作中做得不滿意的3項分別是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溝通交流能力、關鍵步驟掌握方面;備注欄中的內容提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理論知識缺乏、不能遵守醫院紀律、沒有奉獻精神、不注意職業防護等。
根據2007年和2008年對實習生的調查和對帶教教師的訪談,對我校學生無菌觀念不強、不注重禮儀、在實習中因查對不嚴等問題在教學中重點糾正,在考核中嚴格考查學生無菌觀念及三查七對;從一入校就開設護理禮儀課程,將禮儀課由原來的選修課調整為考查課,增加了考核力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近幾年一味地抓技能強化導致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相對淡化,這也是護生對理論知識掌握差的一個原因,此類問題在近兩年的執業考試中日益凸顯,已引起學校重視。溝通能力較差,與學生在校缺乏實際訓練有關,也與他們缺乏奉獻精神、愛心、耐心、專業知識等有關。與患者的溝通需要溝通技巧,更需要一顆愛心、耐心及專業知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不能指望能在兩三年時間里塑造完美護生,盡最大努力按著優秀護士的標準去培養,是我們應該去做的。
在基礎護理技能教學中繼續重點講授,強化考查學生的查對及無菌觀念,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強化以人為本,重視禮儀溝通,減少醫療糾紛。
在教學中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指導實踐,使學生更多一份思考,和患者的溝通交流也更多一份自信。為其進一步深化學習打下良好基礎,使之成為有潛力的護理專業學生。
在技能教學中,注重溝通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多應用情景教學,多設置一些臨床操作中遇到的問題,把模型人當患者,讓護生學會思考,學會與患者溝通,學會靈活解決問題。
教學中忌死板教條,使學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面對模型,模仿教師的口吻與“患者”交流,千篇一律,使護生面對真正的患者時不知所言;遇到與教師講的不一樣的器械用品、不一樣的情景時不知所措。
在教學中重視關鍵步驟學習,忌無重點,使學生“撿芝麻丟西瓜”;更新理念,教學中培養學生遵守操作原則,靈活應變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以教材為依據,但不教死書,多聯系臨床進行技能教學,根據本地區特點,斟酌重點,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以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職業教育只有堅持調查研究,了解臨床所需,了解社會所需,發現我們教學中的不足,不斷貼近社會,貼近臨床,才能培養出符合臨床需要和社會需求的護理專業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