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會制度是黨內組織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加強黨內監督、提高黨員領導干部思想水平和黨性修養的有效途徑。當前,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要求我們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真正在班子成員之間“紅紅臉、出出汗”,以達到扶正祛邪、增進團結、解決問題的目的。然而,在基層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中,依然存在諸如不敢批評、無關痛癢、蜻蜓點水等形式主義現象,民主生活會質量不夠高,效果不夠好。筆者結合工作體會,就如何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增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進行簡要闡述。
“三重三不重”
總的來看,當前大多數黨組織和黨員能夠正確地、自覺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但也普遍存在“三重三不重”問題,致使民主生活會趨于形式化、溫和化、偽善化。
1、重自我批評,不重批評別人。召開民主生活時,有的同志只進行自我批評,而不敢或不愿批評別人,奉行“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繞道走”的庸俗人生哲學,甘當“老好人”,即使有批評,也只是隔靴搔癢地說幾句。特別是在批評領導時,慣于巧言粉飾、阿諛奉承,如不注意休息、不注意身體等“可愛缺點”,把嚴肅批評與自我批評,變成庸俗的表揚與自我表揚,
2、重工作方面找問題,不重思想根源找問題。在批評會上,有的同志自我批評談工作,相互批評談希望。有的談工作也常常夸大成績,回避問題,有的甚至在工作上、數字上造假以突出“政績”。有的談問題避重就輕,遮遮掩掩,不敢亮出心靈深處的東西,不進入思想,不切中要害,總在不痛不癢和細枝末節上兜圈子,走走形式和過場,使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
3、重普遍存在問題開展批評,不重結合個人實際開展批評。有的同志在批評會上,只談及一般性、普遍性的無關痛癢問題,如“到基層調研少”、“學習不夠深入”、“工作不夠大膽”、“思想不夠解放”等等,不能結合工作崗位、“四風”問題來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導致“鏡子”沒照好,“衣冠”沒端正,“澡”沒洗干凈,“病”沒治徹底,失去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意義,影響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效果。
深層剖析
不能正確開展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綜合性的,既有黨性不強,又有私心過重,更有歪風作怪等原因產生。
1、黨性不強。在一些基層領導班子中,好人主義盛行,人情關系沖淡黨性原則,崇尚“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條,相互批評沒有開展起來。有些同志認為,大家在一起工作,低頭不見抬頭見,忍一忍,心寬;讓一讓,路寬,在組織生活會和民主生活會上總是抱著“一團和氣”的態度。部分黨員對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重要作用,還存在模糊認識,積極性、自覺性不高。有的黨員對黨內平等式、同志式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從理論層面到黨性修養,從認識水平到實踐經驗,從批評方式到接受程度,缺乏理解和把握,致使庸俗作風抬頭,黨內批評難以正常開展。
2、“怕”字當頭。部分黨員頭腦中,存在著種種影響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私心雜念。比如有的同志對待批評總是“怕”字當頭—批評上級,怕得罪領導,影響前程;批評同級,怕傷了和氣,不好共事;批評下級,怕鬧情緒,影響積級性;批評自己,怕丟面子,影響威信;批評單位,怕“被記賬”,引發眾怒。因而遇到問題輕描淡寫,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甚至把優點當成“缺點”,貌似批評,實是表揚。這就導致在批評會上,成績談得多、缺點說得少,自我批評多、批評他人少,談表面現象多、講實質問題少,論客觀原因多、析主觀因素少等春風拂面、滿座皆好的形式主義問題。
3、歪風作怪。在一些黨組織和一部分黨員中間,存在著遇事不論是非、上下一團和氣的庸俗之風。“上級對下級哄著護著,下級對上級捧著拍著,同級對同級包著讓著”,一些勇于堅持真理、堅持原則,敢于拿起批評武器講真話的同志,卻不一定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在這種氛圍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明明是思想道德問題,批評的卻是性格的問題;明明是業務能力的問題,批評的卻是工作態度的問題;明明是貪污腐化的問題,批評的卻是生活小節的問題。有的民主生活會往往成了工作匯報會、評功擺好會,對存在的問題要么避而不談,要么輕描淡寫。
4、民主缺失。在現實生活中,有些領導干部政治意識不強,唯我獨尊,不能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聞過則怒,聞過則跳,喜歡聽好話,聽恭維話,缺乏民主作風。特別是個別領導干部聽不得批評意見,不僅自己不愿作自我批評,有時甚至壓制批評,給提意見的同志“穿小鞋”,打擊報復,結果是言路堵塞,致使一些同志怕打擊報復而不敢開展批評,嚴重妨礙了黨內批評活動的正常開展。
對策建議
1、勇于自我批評。自我批評就像病人訴說病態,讓醫生“號脈”和“診斷”,檢查思想上和認識上的“細菌”和“病毒”,從而“對癥下藥”,解除“病痛”。因此,領導干部要襟懷坦蕩,從思想深處、靈魂深處查找“四風”問題根源,高標準、嚴要求地進行自我批評,勇于暴露自己的真實思想,鮮明地講出個人存在的突出問題,著重在剖析原因、吸取教訓上下功夫、出實招,這樣才能及時“打掃”思想上的“灰塵”、作風上的“污垢”,使自我批評的過程成為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在自我批評中,“一把手”要率先垂范,帶頭嚴以律己,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查自糾,不諱言自己的缺點錯誤,勇于承擔責任。
2、敢于開展批評。敢于開展批評,就要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堅定理想信念,就能克服私心雜念,提高批評質量。“心底無私天地寬”,心中無雜念,批評就不難。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過程中,要堅持“團結—批評—團結”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做到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以理服人,與人為善,不夸大事實,不無限上綱,不強加于人。要丟掉“怕”字,敢于打破情面,堅持黨性原則,不能輕描淡寫,遷就照顧。要克服好人主義和“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明哲保身態度,使開展批評的過程,成為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過程。
3、樂于接受批評。當前,有的領導班子成員不善于接受批評,接受批評缺少誠意的現象或多或少的存在。聽到表揚喜笑顏開,受到批評沉默不語,甚至反唇相譏,誤認為別人是在找茬子挑毛病,與自己過不去。我們要以真誠的態度,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的方法,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歡迎批評和虛心接受批評。對善意的、正確的批評要虛心接受,聞過則改;對有出入的、有偏差的批評,要耐心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即使是與實際不符、張冠李戴的批評,也要冷靜對待,作為一種提醒一種警示,使接受批評的過程成為提高認識、提高覺悟、提高素質的過程。
4、精于藝術批評。召開民主生活會前,要大力宣傳開好民主生活會的正面意義,班子成員之間特別是單位“一把手”,要廣泛深入地開展同志式的交心談心活動,溝通思想,融洽感情,解開疙瘩,工作上要多交換意見,思想上要多交換看法,生活上要多體貼關心,有針對性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創造團結和諧的黨內氣氛。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坦誠相見,出于公心、不泄私憤;才能營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聞過則喜、聞過則改的良好批評氛圍。在批評會上,要講究批評的方法和藝術,在和風細雨中展開思想交鋒,使人樂于接受,方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5、真于整改落實。問題查找出來了,承諾也已做過,廣大群眾在熱切等待“下回分解”,看整改是不是能落到行動上。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整改方案,認真細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任務書、時間表,真抓、真改、動真格。當前,特別要對準“四風”頑疾進行整治,哪個問題突出就著重抓哪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從具體事情抓起,抓一項成一項;要重拳出擊進行整治,狠狠地抓,用改革精神,拿出硬的措施治歪風、樹新風;要有一股韌勁進行整治,一天不放松地抓,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整治的目標和措施要向群眾公布,整治的過程和效果要請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判,群眾滿意的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