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開業
(榆林市環境監測總站,陜西 榆林 719000)
1)在接通電源之前,電表的指針必須位于“0”刻度線,否則應旋轉電表上的校正螺絲調節到位。
2)打開比色皿室的箱蓋和電源開關,使光電管在無光照射的情況下預熱15min以上。
3)旋轉波長調節器,選擇測定所需的單色光波長。選擇適當的靈敏度,一般先將靈敏度旋鈕調至中間位置,用零點調節器調節電表指針至T值為10%處。若不能調到,應適當增加靈敏度。
4)放入空白溶液和待測溶液,使空白溶液置于光路中,蓋上比色皿室箱蓋,使光電管受光,調節光量調節旋鈕使電表在T值為100%處。
5)打開比色皿室箱蓋(關閉光門),調節零點調節器使指針在T值為0%處,然后蓋上箱蓋(打開光門),調節光量調節旋鈕使指針在T值為100%處。如此反復調節,直到關閉光門時和打開光門時指針分別在T值為0%和100%處為止。
6)將待測溶液置于光路中,蓋上箱蓋,由此時指針的位置讀得待測溶液的T值或A值。
7)測量完畢后,關閉開關,取下電源插頭,取出比色皿洗凈擦干、放好。蓋好比色皿暗箱,蓋好儀器。
1)使用比色皿,只能拿毛玻璃的兩面,并且必須用擦鏡紙擦干透光面,以保護透光面不受損壞或產生斑痕。在用比色皿裝液前必須用所裝溶液沖洗3次,以免改變溶液的濃度。比色皿在放入比色架時,應盡量使它們的前后位置一致,以減少測量誤差。
2)需要大幅度改變波長時,在調整T值為0%和100%之后,應稍等片刻(因鎢絲燈在急劇改變亮度后,需要一段熱平衡時間),待指針穩定后再調整T值為0%和100%。
3)當被測溶液濃度太大時,可在空白溶液處加一塊中性濾光片(所謂中性是指它們在很寬的波長范圍內的透光率基本相同),其A值有0.5、1和1.5三種。所謂A值為1是標稱值,實際在1左右,須經使用的儀器在實際使用的波長下測定其實際數值,例如∶測得吸光片的實際數值為0.95,在空白溶液處加此吸光片后,被測溶液在電表上的讀數為0.74,則該溶液的實際值為∶0.74+0.95=1.69
4)根據溶液的含量大小選擇不同光程長度的比色皿,使電表讀數A值在0.1~1之間,這樣可以得到較高的準確度。
5)為確保儀器工作穩定,在電源電壓波動較大的地方,應加一個穩定電源。同時儀器應保持接地良好。
6)在儀器的底部有兩只干燥劑筒,應經常檢查。發現干燥劑失效時,應立即更換或烘干后再用。比色皿暗箱內的硅膠也應定期取出烘干后再放回原處。
7)為了避免儀器積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時,應用罩子罩住儀器。儀器在工作幾個月或經搬動后,要檢查波長的準確性,以確保儀器的正常使用和測定結果的可靠性。
波長讀數校正的方法很多,例如:(1)可用波長精度很高的干涉濾光片;(2)已知吸收峰(λ最大)波長的有色物質的溶液等做標準來校正。前一種方法需要特殊的設備,其精確度較高;后一種方法簡易可行,精確度較差,但對721型分光光度計來說,這種方法已能夠滿足要求。
配制一已知λ最大的物質的適當濃度的溶液,用待校正的儀器在該物質的λ最大±20nm范圍內,用不同的波長測定其A值。可從小于該有色溶液的λ最大約20nm處開始,每隔2nm測定一次,至波長大于該溶液λ最大的約20nm為止。例如用高錳酸鉀溶液來校正,其λ最大為525nm。故在505至545nm之間,每隔2nm測定一次吸光度。將測定結果作吸收曲線,所得曲線有一吸收峰(若未所得曲線未呈現吸收峰,則表示此儀器波長讀數偏差大于20nm,應擴大測定的波長范圍),設此吸收峰的波長為λ′最大,將它與已知的λ最大比較,其差即為波長校正值,以λ校表示:

若波長校正值λ校很大,則需要重新調整勵光燈泡,或檢修單色器的光學系統。若波長校正值小于10nm,則可在使用該儀器時,用校正值來校正波長。當λ校為正值時,表示該儀器的波長讀數較真實的波長偏高。因此在使用該儀器時,若測定某一溶液時所需選定的波長為λ測,那么應調至的波長讀數(λ讀)則為∶

例如用高錳酸鉀溶液(其λ最大為525nm)校正一儀器,測得其吸收峰λ′最大為530nm,則:

用該儀器測定鄰菲羅啉鐵時,應選用的波長為510nm,其波長讀數標尺應旋至λ讀:λ 讀=λ 測-λ 校=510nm-(-5nm)=515nm
即波長讀數應調至515nm,而此時真實的波長為510nm,即鄰菲羅啉鐵的λ最大。
721分光光度計使用方便,能耗低,穩定性好,便于調校,準確度比較高,使用范圍比較寬,所以仍將在分析化驗領域內發揮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