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爾·約翰遜
有個名叫卡莉·韋斯特的女生使我取得了一項大勝利。我第一天授課時,曾在班上宣布:“我只有一條規(guī)則———尊重你自己和教室里所有其他的人。”
后來,卡莉突然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種不好的行為:我講話的時候,她會直望著我的眼睛,大聲打呵欠。她的呵欠總是歷時長久又動作夸張,還具有感染力,會使許多別的學生也都打起呵欠來。
卡莉每打完一個呵欠,都會露出可愛的笑容,并且裝作很誠懇地道歉。當然,我和她都知道她一點歉意都沒有,這顯然是對教師的考驗。
經過慎重考慮,我寫了封短信給卡莉的父母韋斯特夫婦,告訴他們說,我對于有卡莉這樣的孩子在我班上,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她聰明伶俐、風趣可愛,而且成績不錯,總平均是乙。我沒有把信封口。第二天,卡莉第一次打呵欠之后,我就把信遞給了她,請她交給父母。她當然偷看了,這是卡莉最后一次在教室里打呵欠。
到了下星期一,她走到我的講臺前:“約翰遜小姐,謝謝你那封信,”她說,“我母親把它貼在了冰箱上讓大家看,在我家,那里就是光榮榜,不過我父親不相信我在你教的那科能拿到乙。”
“我看不出為什么不能。”我回答說,“你很聰明,總是最先交作業(yè)。”
“不錯,”卡莉說,“但是我從未得過甲。”
“那是因為你總是不把作業(yè)做完。如果你把作業(yè)做完,你會得甲的。”“可是我的測驗成績也從未得過甲。”卡莉說時,低頭瞧著她的筆記本,“我總是拿丙。”
“你是否從來不溫習?”
“是的。”
“我敢打賭,要是你肯用功溫習,就會拿甲。”我用手指輕敲她的筆記本,直到她抬起頭來看著我,“我是說真的。”
下一次考試時,卡莉拿到了乙上。到了年底,她英文的成績進步到了甲。
這個成就令我很受鼓舞,我決定給每一個學生寫信。我分三批寫。第一批寫給“壞”學生,因為我認為他們最需要鼓勵。我在每一封信里都說,由于這孩子品性純良、彬彬有禮、善于與人相處,我對于有他在我班上,感到很開心。
我的工夫并沒有白費,大部分都已改正了以往的不足。杰森不再是個貧嘴的小鬼,他已成為—個“聰明機智的年輕人。班上進行討論時,他的言論常常能夠提供一些受人歡迎的風趣”。雪莉是個成績只勉強及格的學生,但是她“總是把頭抬得高高的,充滿自信,覺得自己是個衣著不俗而舉止嫻雅的少女”。
給“模范學生”的信很容易寫,我贊揚他們字寫得好,不缺課,測驗分數高,而且我也沒有忘記稱贊他們的行為和性情,因為孩子對這些比對學業(yè)榮譽重視得多。我開始寫第三批信給那些既不特別好,也不特別壞的“中間”學生時,駭然發(fā)覺自己對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竟然毫無印象。然后,我驚悟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好孩子這么容易在我這兒被遺忘。他們說話不粗聲粗氣、舉止比較斯文、性格不偏激,他們不惹是生非,也不喜歡出風頭。他們在莘莘學子中默默無聞,而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往往是出于自愿,但有時則是因此被別人比了下去。
最后一批我寫得特別小心,花了許多時間。我把它們分發(fā)給學生時,雙眼一直看著他們的臉,直至看到他們也對我回看,才把視線移開。
給每個學生都寫信之后,到學生漸漸對我都親密起來。我發(fā)覺教室里的氣氛也已改變,那些學生真正相信我對他們每個人都有了認識,對我不再采取對立的態(tài)度了,我們互相尊重。
(摘自《中外童話畫刊·經典美文少年讀本》2013年第1期)
責編:熊春陽